基辛格如何评价斯大林与戈尔巴乔夫?

听白聊国际 2024-01-11 04:22:23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2023年11月29日),本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 ,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裔政治家、外交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及地缘政治学者。基辛格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理查德·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杰拉尔德·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

基辛格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三角外交”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并在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铺路,促成新的战略性反苏中美联盟。他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一同获得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1976年在福特总统连任失败后,基辛格成为乔治城大学沃尔什外交学院的教授。

基辛格于2023年6月庆祝百岁生日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关系学中世界秩序与现实主义权力平衡大师,其理论主要聚焦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即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基辛格理论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理论来源;典型的表现在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罗纳德·里根的外交政策之中。

基辛格与罗纳德·里根在白宫会面,1981年

基辛格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对国际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深刻分析了国际变局的来龙去脉、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同时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1994年,基辛格出版了关于国际关系的一部著作《大外交》。全书以“21世纪世界新秩序”开篇,以“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结束,共分为三十一章,从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一直写到20世纪末冷战结束,纵横三百年历史,刻画了俾斯麦、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戴高乐、尼克松、里根、戈尔巴乔夫等各国政治人物的风采。

《大外交》

在书中,基辛格曾如此评价斯大林与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

斯大林的确是个难猜之谜。他自视为历史真理的仆人,时时刻刻不忘研究权力关系,再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他是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 ——耐心、精明、不妥协。

斯大林在掌权前的几十年里他曾因信仰坐牢、流亡,备尝艰辛。他将在早年的宗教训练中学到的严格诘难法,应用于冷酷地演绎苏共世界观,并将意识形态转换为政治控制的工具。这位意识形态高手,事实上是以意识形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在斯大林冷静的算计中有一个不变的原则:绝不为尚不明确的动机打没有把握的战争。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生长在苏联权力、声望空前鼎盛的年代,和他之前的历任苏联领导人一样,他令人惊惧,也给人以希望。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

他是另一个人,与斯大林阴影下的苏联领导人不同,但他缺乏前任的强悍作风。非常聪明而又温文尔雅的他,像是19世纪俄国小说中的抽象人物——既见过大场面,又不脱乡村气息;聪明绝顶,但又不专精一技;有远见,但见不到眼前的两难困境。

苏联的结果绝非戈尔巴乔夫本人所规划的。他要促成现代化,不是自由化;他想要苏共与外部世界接触,不要固步自封;可是,他却推动了把他送上权力宝座的苏联体制的覆灭。

1 阅读:173

听白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