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培养出无刺草鱼!是转基因技术产品吗?你敢放心吃吗?

蝉说春秋 2024-04-03 03:50:41

中国是全球鱼类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但鱼刺一直是很多网友的“心头大患”,想吃鱼又怕鱼刺!

2024年2月2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待了一名齐女士(化名),患者一直咳嗽不止,经过CT检查后才发现,原来齐女士在半个月前吞了根鱼刺,距离肺部动脉仅有2毫米,最后经过手术才有惊无险的取出来!

还有位男子因误吞鱼刺,从200斤暴瘦到70斤,被鱼刺卡喉咙的案例数不胜数,我们小时候就曾经历过。

此时,我们不禁在想,如果没鱼刺该有多好?

看似天方夜谭,可如今却被中国科学家做到了。

早在2009年,中国科学家已经致力于研究“无刺鱼”,直到近些年有所突破。

高教授和团队耗费2年时间,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代少刺鱼苗,从中挑选中优质鱼苗继续培育,一直培育到全部“无刺”,并且无刺鱼的后代不需要培育,就会自然而然的变成“无刺鱼”。

同一种鱼,无刺鱼和有刺鱼吃起来有什么差异呢?

高教授团队将无刺草鱼和有刺草鱼进行烹饪,清蒸后有刺草鱼的肌间刺拔出,最后得到102根肌间刺,而高教授团队培育的无刺草鱼,愣是没挑出一根肌间刺。

为了验证有刺鱼和无刺鱼的口感,同学们纷纷参加实验,他们夹起筷子品尝,大概的意思是“无刺鱼吃起来更加鲜嫩细腻,有点像鲈鱼的蒜瓣肉质感”。

平常需要小心翼翼吃15~25分钟的草鱼,这才不到5分钟,一条无刺草鱼就被吃完了,以前讨厌鱼刺的同学都纷纷赞不绝口,以后吃鱼再也不用担心“扎嘴”了,也不用担心“卡喉咙”。

在一片赞叹不绝于耳的呼声中,部分网友却心生忧虑,无刺鱼到底属不属于转基因产品?

肌间刺是我们口中常说“鱼刺”的科学名称,是肌肉隔膜中膜性骨化的结缔组织,主要分布在鱼脊柱的两边。

至于为什么有些鱼有肌间刺,有些鱼却没有肌间刺?

有人说,这些肌间刺属于鱼类不完全进化的表现,但主流的说法是,部分鱼类体内有肌间刺,能降低被天敌吃掉的风险,一条鱼体内都是鱼刺,你更喜欢吃有刺的还是无刺的?

举个例子,无刺鱼A一年被天敌吃掉50000条,而有刺鱼因为“扎嘴”,一年只被天敌吃掉10000条,剩下的40000条有刺鱼就可以继续壮大族群发展。

那么中国科学家新研发的无刺鱼,到底属不属于转基因产品,首先就得知道研究过程。

高教授团队提取肌间刺中的基因,挑选出携带遗传因子的RNA,接着对大量RNA进行筛选,之后利用“CRISPR-Cas9”精准找到负责肌间刺生长的目标基因。

科学家通过人为改变基因排列,再经过一代代培育,最后得到了无刺鱼。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转基因”的概念。

所谓转基因工程,是将生物A的一个或多个基因转移到生物B体内,例如将生物A的优质抗病虫基因,转移到玉米上,那么这个玉米就可以说是转基因玉米,国际上的说法是基因改良、基因修饰,我们习惯叫“转基因”。

要判断无刺鱼是否属于转基因产品,还是得回到“研究过程”这一阶段来,通过上文得知,肌间刺是鱼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获得,也就是说,肌间刺是鱼的内部产品。

而生物特性受基因影响,科学家只要找到“肌间刺基因”,对这些特定基因进行人为抑制,就可以让肌间刺基因从“1”变成“0”。

当然了,这个过程肯定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所以在“1”到“0”期间,会有“0.9”、“0.8”、“0.7”这类,随着肌间刺数量越来越少,直到变成“0”,最后将“0”繁衍下去,这样无刺鱼的培育就成功了。

科学家抑制的有刺鱼的内部基因,并没有将其他生物基因转移过来,所以无刺鱼不属于转基因产品,大家可放心食用。

虽然解决了有刺鱼的肌间刺问题,吃起来更加顺畅安全了,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正是有了肌间刺,鱼脊柱两侧的肉质才如此鲜嫩紧实,这是大自然漫长演化的结果,现在一下子把肌间刺去除了,鱼肉没准会缺失了以前的鲜味。

延伸阅读:鱼刺卡喉咙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先来辟谣。

1.喝醋基本没用,因为鱼刺需要浸泡在醋中起码15分钟才有软化效果,你得狂喝多少醋才行?不现实。

2.吞饭很容易导致鱼刺划破内部黏膜组织,大点的鱼刺更危险。

正确的做法如下:

1.尝试咳嗽,如果细软的鱼刺没有太深入喉咙,可能会被咳出来。

2.咳嗽不行的话,张开嘴巴找家人帮忙取。

3.如果还是不行,及时前往医院,让医护人员用专业工具取出鱼刺。

0 阅读:1

蝉说春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