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骏,湖南浏阳人,生于地主之家,家境十分优渥。苏先骏自幼过着白米饭管饱的日子,不知民间疾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风潮波及湖南。正在私塾读书的苏先骏目睹百姓因战争流离失所,萌生了弃文从武的想法。恰在此时,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苏先骏登上南下的列车,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与王耀武、黄公略结为密友。
在校期间,黄埔学生成立孙文研究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苏先骏受黄公略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与胡宗南等右派学生展开斗争。双方围绕国民大革命展开论战,苏先骏熟读《六韬》、《孙子兵法》,在论战中占据上风。一年后,北伐战争爆发,黄埔学生组成教导总队,攻打吴佩孚重兵驻守的丁泗桥、贺胜桥。苏先骏身先士卒,抱着炸药包将桥涵炸塌,北伐军蜂拥入城,占领汉口、武昌、战后,苏先骏被调至武汉行营,担任警卫团团长。
恰在此时,国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野心迅速膨胀。不久之后,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查封商务印书馆,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消息传到武汉,苏先骏怒不可遏,联合蒋先云等青年军官东征讨蒋。谁知,部队尚未出发,汪精卫破坏革命,革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将苏先骏的部队调至湖南,准备发动秋收起义。苏先骏将部队带至铜鼓城,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武力进攻长沙。
长沙守将许克祥是蒋介石的嫡系干将,部队装备迫击炮、马克沁机枪等先进武器。起义军兵分三路,与敌人激战三昼夜,终因实力悬殊撤围而去。此役中,苏先骏所部损失过半,被迫转移至文家市休整。在文家市,毛主席果断做出决策,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此举遭到苏先骏的强烈反对。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出面协调,苏先骏勉强答应,将部队转移至莲花县。行至永新县三湾镇,毛主席对部队进行改编,确立党指挥枪的治军原则。苏先骏对革命失去信心,暗中联络黄埔同学,企图叛变革命。
9月下旬,起义军抵达井冈山,立刻开展土地革命。百姓箪食壶浆欢迎起义军,根据地迅速扩大。苏先骏出身地主家庭,拒绝执行土地政策。不久之后,苏先骏借口回家探亲,秘密潜回岳阳。可是,国民党特务早就掌握苏先骏的行踪,将其秘密逮捕。被捕后,苏先骏坏事做尽,出卖了工农领袖郭亮。郭亮被捕牺牲,苏先骏谋得民团团长的职务。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苏先骏干了许多坏事,最终迎来凄惨下场。1930年,红三军团攻克长沙,抓获并枪毙了苏先骏。纵观苏先骏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黄埔军校中,谁最坏?毫无疑问是苏先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