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吨产量,中美粮食战的隐形王牌?从畜牧到农业,再造一个东北?

文君侃历史 2024-10-12 11:32:0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作为世人印象中的传统畜牧业大省,内蒙古却在近些年于无人注意的角落,完成了向农业种植大省的华丽蜕变。

据统计,其在2023年交出了年产791.6亿斤(近4000万吨)粮食的亮眼成绩单,位居全国第六。

在中美博弈愈发深入,全球粮食供给在愈发激烈的地区冲突中,内蒙古在粮食生产上的异军突起,无疑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险。

内蒙古这一曾经的盐碱地草原,是如何蜕变成农耕大省的?

内蒙古农业的崛起,又对中美粮食战争有着怎样的意义?

华丽蜕变的内蒙古农业

内蒙古作为蒙古草原的一部分,一直以发达的畜牧业闻名于世。

2022年,其羊存栏数达到6124万头,牛存栏数达到820万头,两项数据均列全国第一。

但出人意料的是,内蒙古近些年在农业种植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2023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791.6亿斤,折合近4000万吨,高居全国粮食产量榜单的第六名,彻底刷新了国人对内蒙古的认知。

实际上,内蒙古在农业领域取得如此成绩,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因为从自然地理条件而论,内蒙古并不适合发展农业种植。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牧业以年均降水量(400mm等降水线)和温湿度两个重要指标,形成了以“贺兰山-阴山-燕山”为标识的自然分界线。

位于这条天然分界线以北的内蒙古,按照传统显然属于畜牧业发展区。

事实也的确如此,严重缺水是过去制约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蒙古的西部地区,毗邻河套平原灌溉区,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地。

但到了内蒙古西部,由于已经处于季风气候的边缘,导致西内蒙古的年均降水量瞬间由400mm以上暴跌至170mm以下。

唯一能解决西内蒙古用水问题的,便是从黄河引水,但此法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一定程度缓解西内蒙古的用水问题。

这是因为,黄河水一方面需要优先供给陕甘一带的河套平原,另一方面黄河自身的蓄水量也一般。

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黄河虽然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长河,但其蓄水量却十分一般,天然径流量仅有580亿立方米,仅排在全国的第16位。

相较于西内蒙古,内蒙古的东部地区情况要好得多。

东内蒙古以通辽、赤峰、呼伦贝尔和兴安盟为核心的“三市一盟”,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拥有着极为宝贵的黑土地。

除了拥有肥力极佳的土壤,东内蒙古的降水情况也要好得多。

尽管整体仍处于农牧传统分界线以北,但“三市一盟”的年均降水量基本保持在300mm以上,是西内蒙古地区的两倍。

其中条件最优异的通辽地区,其年均降水达到395mm,基本解除了用水之忧。

可即便自然条件十分不利,但内蒙古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在农业发展上交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异答卷。

从2000年到2023年,内蒙古的年粮食总产量从248亿斤,一口气飙升到了791.6亿斤,累计年均产量增长约550亿斤,折合2700多万吨粮食,大致相当于一个湖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那么,内蒙古到底是如何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最终实现了从传统畜牧业大省,向农业种植业强省的华丽转变呢?

内蒙古的法宝

内蒙古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第一大法宝,便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一方面,内蒙古在临近省份的帮扶下,兴修了大量饮水工程来解决缺水问题,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例如,在严重缺水的西内蒙古,内蒙古政府携手陕甘等邻近兄弟省份,打造了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将大量荒漠沙地变成了耕地。

另一方面,内蒙古政府也十分重视保护耕地,尽可能发挥东内蒙古“三市一盟”的黑土地的地利优势。

其大量采用免耕播种技术对耕地进行深松整地,又用生物有机肥和桔梗抛洒相结合,努力保持和提高耕地的肥力。

此外,内蒙古政府还将盐碱地治理当作重点要务予以重视。

通过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内蒙古在2020年至2022年的3年间,累计实现了12.2万亩耕地的盐碱化耕地改良,使得改良耕地的全盐含量降低0.38%、pH值降低0.21—0.4个单位,使得土壤肥力提升5.0%—9.5%,平均粮食增产量提高约25%。

除了努力提升耕地质量,内蒙古实现向农业强省的华丽蜕变的第二大法宝,则是重点投入种子科技。

种子是农业的核心财富密码,种子的优劣好坏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产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的“四三方案”中,优良种子和育种技术便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最重点项目。

为了孕育良种,内蒙古政府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投入大量资金和政策倾斜,重点开展了11个育种联合攻关项目和13个“揭榜挂帅”工程。

时至今日,内蒙古全区总共建成了8个农牧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60个高产、优质、绿色的“看禾选种”平台。

强大的技术赋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内蒙古的农业产量。

例如,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的六合村,其万亩片的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96.54公斤、小城子村的千亩区玉米每亩平均产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246.65公斤,双双取得东北春玉米万亩区和千亩区的单产纪录。

若非强大的技术优势,自然禀赋远逊于东北的内蒙古,何以在每亩平均产量上反而略胜一筹?

除了农业技术上的大力投入,内蒙古取得如今的成绩,也离不开内蒙古政府在产业链构建上的付出。

众所周知,单纯出卖原产品的利润是十分微薄的。

因而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利润,提升农民的收入从而刺激其积极性,内蒙古政府努力搭建出了一整套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通过拉长产业链长度来整体提升内蒙古农业的利润水平。

例如,仅是玉米的相关加工产业,就让农户的每亩玉米地收入达到1500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残酷的粮食战争

内蒙古在粮食生产上的异军突起,对于我国提升整体的粮食安全,打赢与外部垄断巨头的粮食战争,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在历史上,是吃过粮食战争的大亏的,大豆战争的失利,便是血的教训。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大豆消费大国,以其为原材料的豆浆、豆腐一直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宠儿。

在1994年以前,我国的大豆消费一直能自给自足。

但时至今日,我国每年的大豆消费有超过80%都仰赖于外部进口,使得我国在大豆消费上不可避免地被外国粮商“卡了脖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窘境,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世纪之初,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于豆制品和以豆羹残渣为主要饲料的肉制品的消费急剧攀升,使得我国的人均大豆消费量出现数倍增长。

巨大的消费需求,让外部的垄断粮商嗅到了牟利的机遇。

当时的世界粮食市场,基本由美国的ADM、邦吉、嘉吉和法国的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所控制。

为了摧毁我国从种植到加工的大豆产业,从而彻底掌控中国大豆消费市场的命脉,四大粮商合谋开始了一场针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商战。

从2001年开始,四大粮商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炒作大豆价格,短短5年间,就在2004年将大豆的国际价格从415美分/蒲式耳拉升到了1064美分/蒲式耳。

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被冲昏了头脑的国内大豆产业商家开始疯狂扩产,通过各种加杠杆手段来抢占市场、囤积货物。

可就当国内的大豆产业商家们准备狠赚一笔时,眼见时机成熟的四大粮商便转而在高位抛售,开始了做空大豆价格的反向操作。

在四大粮商的操盘下,国际大豆价格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便几近腰斩,单位价格从1064暴跌至500以下。

这使得国内的大豆产业商家纷纷暴雷,大多都因巨额亏损导致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就在这一片狼藉之时,四大粮商趁机进入国内市场抄底,彻底控制了我国的大豆产业。

大豆战争的失败,使得我国的大豆消费完全依赖于外部供应,每年都需要耗费大量外汇来购买外汇,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

这还只是可有可无的大豆,如果被外国卡脖子的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粮,那么由此引发的粮食危机将给我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想象的。

而想要打赢事关国家稳定的粮食安全,我国就必须将主粮和大部分辅粮的生产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非传统农业生产大省的内蒙古的异军突起,无疑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险锁。

结语

在一个人口膨胀的时代,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国民的人口大国。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内蒙古,凭借技术和产业手段上的进步来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餐桌安全。

参考文献

央广网《内蒙古:让“中国碗”盛更多“塞外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791.6亿斤!北疆“粮仓”交出“二十连丰”成绩单》

0 阅读:26

文君侃历史

简介:每天说点不一样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