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过劳肥,富人健康瘦,针对糖尿病人如何控制体重?

每天讲讲糖 2024-08-05 21:04:53

曾几何时,肥胖是"富家千金"才有的奢侈现象,糖尿病往往被大家戏称为“富贵病”。然而,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大家都越发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不难发现,“有钱人”越来越瘦了。像大多熟知的大老板们,像李彦宏、马云、王健林、雷军等,有没有发现都不是胖子。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越是有钱人,越注重体重管理。体重管理不仅能够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大大降低他们患上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进行体重管理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只需拿起计算器,算出自己的BMI(身体质量指数)。通常来说,当BMI值在18到24之间时,我们的身体状态属于正常范畴。但是,如果你的BMI值超过了24,那就意味着你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减肥了。

(注: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比如糖友小王 身高165cm, 体重70kg,那他的BMI是:70÷(1.65X1.65)=25.71,超重啦!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他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具体来说,体重管理可以带来以下益处:1. 改善胰岛素抵抗;2.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3. 降低血压以及改善血脂;4. 减少血管受损的风险等等。

那么糖尿病人,如何进行体重管理?

1、首先,我们需要保证饮食的均衡。

主食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五两至六两的食物,每顿饭摄入二两左右。在刚开始控制血糖的阶段,每天的主食摄入量不应超过五两,并且应采用1.2.2的方式分配三餐,绝对不能过量食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地摄取莜面、荞面、白面以及五谷杂粮等食物。

蔬菜方面,我们可以在感到饥饿时以蔬菜作为替代食品。例如,苦瓜、生菜、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洋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豆类和奶制品方面,我们可以每天适量食用豆制品,同时每天饮用五两牛奶或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饮用羊奶。鸡蛋方面,我们每天只需要食用一颗,而对于血脂较高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则不宜食用蛋黄。

肉类方面,我们每天最多只能食用二两,并且尽量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以及脑部组织。

水果方面,除非在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否则我还是坚持每天食用水果,而且各种水果我都会尝试,只是要注意适量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或者加餐时间食用,而不是在饭前或饭后食用。

至于甜食、甜点心、糖果以及白酒等食物,我建议各位糖友们尽量避免食物摄入。总的来说,在饮食方面,我们既要避免因噎废食,也要避免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

2、其次,我们需要坚持运动。

我已经坚持每天运动长达九年之久,不论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从未中断过。在诸多运动项目中,我选择了快走和跑步,因为它们既简单易行,又能让我感受到自由自在的感觉。

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运动,早晨我会进行2—3公里的跑步,以及1—2公里的快步走。晚餐结束半小时之后,我会开始进行约30分钟的快走活动。

但对于跑步这项运动来说,相较于快走,让人更加难以坚持下去。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由简入繁的策略,逐步增加跑步的强度和距离,这样会让你越跑越有劲头!

我深信,跑步是治愈百病的良方。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减肥、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还有着诸多其他的好处。可以说,运动锻炼无疑是控制血糖最为有效的手段。

3、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减肥。

我个人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以及糖耐量减低的人群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由于过度肥胖导致的,尤其是那些拥有“鸭梨肚”和“将军肚”的人,他们面临的健康隐患更为严重。

如今的现代化社会中,许多人都过着较为优越的生活,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下班回到家中也是继续坐着,只有到了疲惫不堪的阶段,才会选择休息。因此,肥胖的人数逐年攀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刷新纪录。

4、不断学习,自觉进行自我管理

我发现,现在糖尿病人逐年增多,而多数人对糖尿病知识却缺乏解。

有的糖友患了病只知道吃药,却不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血糖高了也不知是何原因;有的医生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看病开药,却不跟患者强调如何运用五驾马车控好血糖;有的人仅靠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住了,仍不吃药打针;有的发现血糖高了,仍不控制饮食,不锻炼,更不吃药治疗,任其发展……

这种状况真的很令人担忧,建议糖友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电脑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抗糖主动权

因此,对于每一位糖友,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都应当成为一项积极主动的事业。

虽然,很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糖尿病仍然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疾病的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患病的朋友们,请务必勇敢面对现实,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0 阅读:45

每天讲讲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