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跑赢未来产业发展第一棒

平松通通 2024-03-06 23:41:07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自2020年开始,“未来产业”一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词。它指的是由重大科技创新推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未来产业并非是空中楼阁,技术的前沿性、需求的突破性、影响的颠覆性、价值的战略性和前景的爆发性构成了未来产业的基本特征。为了抢占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地,赢得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世界各国都纷纷布局未来产业。

如何拿下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上海临港有天然的优势。目前,临港新片区已构建成以“4+2+2”为重点的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八大”前沿产业集群;建设了“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AI创新港”“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示园区;2023年3月,临港还成为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纵观全国未来产业发展,临港在未来产业赛道上已经抢跑一段距离。

01

临港成为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2022年10月,上海印发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明确了上海市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按照国家和上海赋予的战略任务,临港把发展前沿产业作为践行使命重要体现。我们将以方案落实为契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汇聚高端科技资源,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上海未来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策源地。”在方案发布一个月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就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回答,临港新片区在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上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彼时,临港已初步形成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数据便利的“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创新体系,“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AI创新港”“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示园区,也已成为临港前沿产业集群发展的靓丽名片。可以说,临港在培育发展壮大未来产业上有天然的优势。

时间来到2023年3月,一场以“打造创新主引擎 抢占未来新机遇”为主题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正式将临港、张江、大零号湾确立为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在会上,临港承担责任,亮出决心: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开放优势和前沿产业集群优势,以国际开放创新为引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重点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重点领域。

在这之后,临港集团加速全力聚焦新技术、新赛道,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建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园区,吸引了一批有想法、有活力的企业,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临港道路。

02

未来产业“五大领域”

谁布局最早、发展最快?

在临港布局的五大未来产业中,未来智能和未来能源产业布局最早,发展最快。

纵观临港的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信息飞鱼”产业园区和“滴水湖AI创新港”。2021年6月,“信息飞鱼”项目正式落地临港,其定位于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重点发展云计算、智能网联汽车、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方向,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跨境数据应用全面融合,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经济发展高地的平台。

2022年8月,临港新片区“滴水湖AI创新港”正式启动。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机器人、算力算法、数字孪生等多个热门领域超4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入驻,包括图形引擎头部企业Unity中国、自动驾驶知名企业商汤绝影、汽车电子领军企业特斯拉、AI芯片头部企业沐曦电子等,合计投资额超过300亿元。

除了布局人工智能,临港还着力未来智能中的元宇宙赛道。一方面,临港在元宇宙的底层技术和内容领域发力,建设市级特色园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在人工智能、游戏产业、交互技术、区块链等核心领域集聚重点企业超过百家。

另一方面,临港推进产学研龙头共同组建元宇宙联合实验室,攻坚开发下一代元宇宙交互软件平台,开放场景搭建标准化元宇宙测试体验中心,建立扩展现实(XR)行业数据标准,成为下一代元宇宙人机交互的示范应用高地。同时,在元宇宙的硬件终端方面,集聚舜宇光学、鲲游光电、显耀显示、韦尔股份等一批核心环节头部企业,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效果,打通元宇宙终端的最后一公里。

在临港的未来产业中,与未来智能的发展齐头并进的是未来能源。2021年7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临港新片区首次明确将氢能列入“未来产业”,“十四五”时期将建设“国际氢能谷”,计划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2022年6月,“国际氢能谷”正式入选上海市第三批特色产业园区。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开放优势和制度优势,现已聚集康明斯、陕汽德创、氢晨科技等30余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检测认证为一体的全产业格局,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之一。

在示范应用方面,已推广氢能公交118辆,中运量T2、T6线已全部实现氢能化,160辆氢能渣土车也将陆续投运,并将持续推动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同时积极发挥标准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牵头成立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软硬兼备的氢能支撑服务体系,打造辐射全球的氢能枢纽门户。

同时,临港聚焦高温超导应用的技术突破,推动国内第一家可控核聚变商业公司能量奇点落地,建造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聚焦储能数字化,推动储能安全与数字能源领域独角兽企业美克生储能和新型研发机构“伏达数字储能研究院”落地。

在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空间三大未来产业中,临港不断加快发展速度,助力不少相关企业落户。

在未来材料领域,临港大力发展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先进膜材料、非硅基芯材料为代表的未来材料。其中纤维复合材料是临港的新材料产业强项,目前园区已落地了中复神鹰、晋飞碳纤维、道生天合、华峰集团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园区内先进膜材料企业较为分散,目前已落地的企业包括:乐凯新材、东方雨虹、3M、汉丞科技、耀阳科技、施恺新材料、乐纯生物;非硅基芯材料产能在临港有集聚效应,例如已在园区落地了积塔半导体、上海瞻芯电子、镓特、邦芯半导体。

在未来健康领域,临港大力发展以mRNA、合成生物学、基因与细胞治疗为代表的未来生物技术产业。目前,临港在mRNA领域已落地了斯微生物、康希诺、迈科康等国内龙头企业;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落地了凯赛生物、锐康生物、百开盛生物等具有量产产品能力的优质企业;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落地了和元生物、信念医药、鸿声医药、天泽云泰等代表性企业。

在未来空间领域,上海市提出以临港为核心打造“全球动力之城”的目标。2022年6月,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提出临港要加快全动力领域发展,打造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空天陆海能”动力集群。

03

2023年

临港未来产业合计融资201.15亿元

从产业类别来看,未来产业的融资主要集中于未来智能,共有19家企业完成融资,具体涵盖了智能计算、通用AI、XR技术、量子科技等产业,合计披露的融资金额达42.31亿元。

其中,明星企业智元机器人完成的融资最多,共完成5轮融资,披露融资金额超6亿元。

智元机器人由前华为“天才少年”的稚晖君在今年2月成立,其投资团队汇集百度、英特尔、比亚迪等大厂。今年8月,其还推出了一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备受业界关注。

在未来能源产业中,共发生融资事件10起,涉及企业9家,分别为唐锋能源、电管家、文景能源、能量奇点、锦源晟、思格新能源、ROTOBOOST、莒纳科技和芯享程半导体,披露融资金额9.54亿元。其中,在已披露的融资金额中,能量奇点的融资金额最高,其于2023年4月完成4亿元的Pre-A轮融资。

能量奇点于2021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探索可商业化的聚变能源技术,聚焦于研制有商业发电潜力的高磁场、高参数、标准化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软件系统。2023年8月,由能量奇点设计的洪荒7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总体安装正式启动,2024年1月全部安装完,这也将是全球第一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

未来材料产业的披露融资总额在所有未来产业中遥遥领先,披露融资金额147亿元,共有8家企业完成融资,分别是上海翊科、有机高科、瞻芯电子、凌锐半导体、瀚薪科技、积塔半导体、艾里奥斯生物和邦芯半导体。

未来材料的融资金额体量如此之大,主要得益于积塔半导体于2023年9月完成的135亿元战略融资,且已披露金额的每笔融资都达到亿元级别。以积塔半导体为代表的非硅基芯材料产业已经在临港新片区形成集聚效应,成为临港未来材料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未来健康领域,共有6家企业完成融资,披露融资金额2.3亿元,涉及领域包括合成生物、细胞治疗以及装备制造。其中,依诺基科连获两轮融资,总金额约1.25亿元。依诺基科成立于2022年9月,创始团队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一家致力于绿色生物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合成生物学公司,产品覆盖天然香料、营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

未来空间有3家企业完成融资,分别是:诺倬力、上飞装备和清申科技,融资金额均未披露。

04

目标指向千亿元

成为中国未来产业的“领跑者”

“未来产业”这个概念从正式提出到落地临港不过短短两年多时间,与其他产业相比,未来产业的价值更多在于——今天布局的产业能够在未来15至30年之后替代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战略新型产业群。

那么,临港“未来产业”的未来在哪里?吴晓华曾在2022年11月接受媒体采访中详细介绍临港的五大未来产业的规划。

在未来健康领域,临港将建设集“高端服务、精准医药、尖端器械”为一体的“生命蓝湾”,发挥顶科国际联合实验室、临港药物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有机所等平台优势,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实现突破;在未来能源领域,将建设集研发、制造、检测、设施、场景、制度创新为一体的“国际氢能谷”,在核能、氢能、储能等领域提前布局。

在未来智能领域,临港将打造集算力、算法、终端、场景为一体的“滴水湖AI创新港”,做好元宇宙、软件信息、服务机器人等“五大新赛道”的布局;在未来空间领域,临港将发挥临港“空天陆海能”高端装备优势,在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等领域集聚一批“国之重器”,把临港打造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动力之都的核心动力之城;在未来材料领域,临港将聚焦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新材料创新引领智造高地。

在确定为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的那场大会上,临港也立了下了它的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尽管距离2030年只有不到6年的时间,可纵观临港对于五大未来产业的布局及对于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心,未来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未来产业发展中,临港始终会跑好第一棒!

0 阅读:35

平松通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