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却忽略了内心的力量。
《幼学琼林》云:“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心态与境遇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哲理。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的意思是即便关进牢里,只要能悔过自新,牢狱未尝不是福堂;如果犯人真心悔改,在地上画个圈,也可以当牢房用。
从古至今,牢狱通常被视为痛苦和惩罚的象征,但也有一些名人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坚韧,将牢狱视为反思、学习和成长的“福地”。
说到把牢狱当成“福地”,我想到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出生于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早年,他游历各地,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为他后来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武帝天汉二年,汉武帝派遣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同时派李广的孙子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可是,李陵在孤军深入浚稽山时,遭遇了匈奴八万骑兵的围攻。尽管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奋力抵抗,但终因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而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也纷纷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不过,太史令司马迁却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
他竭尽全力为李陵辩护,称李陵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功劳。他认为李陵之所以投降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汉武帝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在狱中,司马迁遭受了酷吏杜周的严刑审讯,但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当时,根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即宫刑。
由于司马迁官小家贫,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最终,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和撰写《史记》的宏愿,他毅然选择了接受腐刑。
宫刑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不仅剥夺了他的男性尊严,还让他在社会上遭受了极大的歧视和排斥。
在狱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撰写《史记》。后来,他获赦出狱,入职中书令。
在封笔《史记》之前,司马迁写了一篇《悲士不遇赋》,此赋算是其对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经验所作的概括和总结。
此赋全文共一百八十余字,篇幅很短,但主旨很明确,叙述其身世遭遇和人生志向,抒泄自身现实不遇之悲、人生命运之叹。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美恶难分、有形不彰、有能不陈、人心邪恶、相互倾轧、好生恶死、好贵夷贱等丑恶现象。
同时,它也表现了司马迁为实现志向而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对穷达易惑、美恶难分的社会黑暗现实表示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
司马迁儒道兼用,在才韪世戾的逆境中,能用道家“逆顺还周”“委之自然”的思想,自我解脱,求得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了这部《史记》不朽的史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