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典故:千钧一发

郑懿 2023-04-15 20:07:1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26/100天

千钧一发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因不满朝廷逐步削弱诸侯王封地,纠集6个诸侯王的势力,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因为晁错力主削藩)的旗号,起兵叛乱。

刘濞的谋士枚乘得知后,坚决反对,写了《谏吴王书》来劝阻吴王叛乱。

他写道:“现在形势非常危急,好像一根细线悬于高空,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细线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

但是,吴王刘濞根本不听他的劝告,执意起兵叛乱。枚乘无奈之下,只好外出避险。

景帝为了求得一时苟安,诛杀了晁错,并下诏恢复被削藩地,要求吴王刘濞退兵。

但这时刘濞已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信心大增,自称为东帝。

景帝看到用牺牲晁错和恢复被削封地的妥协办法不能使吴楚七国退兵,就只有坚决使用军事手段,来平定叛乱。

在周亚夫等路军队的攻击下,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其他六个叛王有的畏罪自杀,有的被处死。

刘濞经过长期准备发动的叛乱,不到三个月就被彻底粉碎了。枚乘的话应验了。

后来,人们将枚乘《谏吴王书》中的“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缩成“一发千钧”,又作“千钧一发”,来比喻形势非常危急或极其危险。

出自《谏吴王书》

反思

汉景帝杀晁错,是因为成本小,不用大动干戈。

如果这样能让刘濞退兵,自然再好不过。

大家相安无事,谁也不用多操心,安安稳稳地不好吗。

就算杀了晁错,一个忠臣,可大臣有的是,天下皆为臣民。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如果达成协议,让他们退兵,也只是满足了他们这次的需求。

等到之后不满足了,又会卷土重来。

而且刘濞等人已经有了异心,想起兵造反,等于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

晁错削藩,是为了帝王好。

刘濞等人打着“清君错,诛晁错”的名义,实际就是在对抗皇帝的命令。

这时,就应该直接出兵镇压。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刘濞已经起兵了,而且意图很明显,就是谋反。

这时候去求和是没用的,只会一步步丧失主动权,一直被敲诈。

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迎难而上,反击;要么退无可退,失败。

与其这样,一开始就要采取正确的策略,直接出兵。

所以说,决策决定命运。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