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然而一款受到市场关注且受到消费者喜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通过降价以及终端优惠促销的方式,是能够换取一定的销量。相反,如果一款新能源车产品力不足以支撑车辆本身,并且不能解决用户在用车方面的需求,这款车即使降价,也很难市场上走量。
比如,上汽推出的新能源品牌飞凡汽车,虽然布局20-4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比较遗憾的是,作为上汽新能源转型路上的排头兵,飞凡依旧是调子起的很高,市场销量却不够出彩。
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份,飞凡F7的销量为190辆,相比今年8月份的销量286辆,环比下滑33.56%。
要知道一台车身达到5米,轴距达到3米的中大型车,且入门级别的售价不足18.99万元的车型产品,不能在销量上有所突破,这意味着飞凡F7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本身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尤其是强调“巴赫座舱”,拥有“巴赫人体工程学座椅”、“巴赫贵宾后座”、“巴赫歌剧院静音”、的飞凡汽车在产品力方面更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在竞争对手都把目光锁定在性能、续航、自动驾驶、安全、三电系统等方面的时候,飞凡却把功夫花在驾乘体验的包装上。
另外一款车型飞凡R7的销量为152辆,相比今年8月份的销量293辆,环比下滑48.12%。
同样,飞凡R7已经用尽浑身解数,但市场反馈依旧比较冷淡,说明低价策略和错位竞争并没有奏效,市场效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也说明飞凡F7并没有足够的产品力来支撑。
写在文末
可以看出,一心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的飞凡汽车,无论是在口碑方面还是市场认可度方面,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价格战”一直延续的市场环境,如果飞凡依旧销量成绩,那即使是高端品牌,也很难在市场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