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昧平生到华语入境——画家吴宇华作品清赏

6号收藏 2020-06-11 19:42:04
编者按

在创艺十年之际,丹青海藏网推出《丹青百家》系列微专题。十年艺术沉淀,为藏友、艺友们推出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情怀,他们艺术功底扎实,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他们持续三十年以上一直埋首艺田、辛勤耕耘,他们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愿与诸君同享他们的艺术。

今天的这位画家:他出生在文化世家,滋养于太湖灵秀,临习过名家碑帖,经历过市井伦常,进修于国府厅堂,钟情过民间美术,志向趋写意人物,辅教于大家范扬。他笔下的写意人物,高古清逸、静睹苍茫,空山未远、文质悠扬。抚琴对饮啸林去,谦谦君子入境来!他就是画家吴宇华。

我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可以发思古之幽情,但更要画出时代赋予他的感受,要有现代性和当代性的体现,即:吸收传统绘画的精华,表现一个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我称之为:“文人画的现代化”。

《饮香浴露》42x42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中国画很有味道,

深植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土壤中,

卿荏与共,淡隐光华。

观吴宇华的作品,

就像品一杯茶,

细细感触那似有若无的醇香,

自口鼻直入肺腑的清润之气,

回味绵长。

在见到吴先生前,

我是先读过他的画,

无论是四时树木、山色湖光,

还是写意高士、现代人物,

从简率笔法到设色构图,

都给人一种不事张扬、静雅素朴、

似曾相识的感觉。

纤细的镜框、薄薄镜片下,

一双深眸似在追忆,

带有苏南口音,

说话却不急不缓的吴宇华先生,

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感觉。

对,原来这就是:

画如其人,人如其画。

简素质朴的画风与含蓄儒雅的士气,

隽意蔻阖,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也许这就是吴宇华的艺术,

准确的说

是他笔下的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绿绮新声》 34.5×34.7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吴宇华,1961年生于无锡。

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

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

脑海中回想着他的履历,

当面聆听着他的艺术历程,

看似平静谦和的外表下,

原来也隐蓄着众多曲折与不凡。

“我的祖父吴复初(1896-1988),

早年教过私塾,

民国时期在常州教了四十多年国文,

学问好,书法风骨独具。”

毋须多言,

仅就此寥寥自述,

足以令同时代的许多人艳羡,

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

吴宇华是幸运的。

有这样学识渊博的祖父教导,

吴宇华在幼年时代

就受到了传统艺文的滋养,

对书法、文学、诗文产生了特别的向往,

个人品行修练也弃浊滤清,

隐隐然蒙养出一丝君子之气。

吴宇华

八十年代前后,

高中毕业的吴宇华

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尾声,

做好了插队准备的他虽然没有成行,

但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周折”。

《茶禅一味》 35.3cm × 34.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染整工、浇铸工、机修工、泥人生产......

一个个活计做过来,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经历过这些不平凡的“写生历练”的吴宇华

思索变革,笃定艺途。

经过充分的准备,

1984年

吴宇华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自此伊始,“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南师大的求学生涯是吴宇华艺术的转折点,

在这里,

他幸遇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伯乐,

国画大家范扬先生

也从此开始了与他三十多年的师友之谊,

深深的影响了吴宇华的绘画艺术。

吴宇华随范扬看展

随后,

吴宇华又先后赴京在中央美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深造,

画风渐趋成熟。

多年的生活磨砺、

学府修养和“跨时代”的经历,

令吴宇华的艺术和人生一样

充满了诗性与精彩。

他艺趣宽博,

为了努力突破艺术自我,

遍览古今:

秦砖汉瓦、汉赋晋文、唐诗宋词、

敦煌壁画、书法碑帖、青花古瓷......,

无一不令他痴迷。

《水流无声 花开有香》 42.1cm × 7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尤其是对民间瓷绘的青睐,

不知不觉中,

他累积了两万多片青花瓷残片,

细细研琢,

将其中的色调与图饰、纹理与笔意,

梳解圆融到他的绘画中,

将民间艺术的“原生态”

与文人画的“诗逸”相融合,

创作出了写意高士、现代人物、

工写花鸟、四时树木等

众多独具情致格调的作品。

吴宇华笔下的写意高士,

学习了范扬老师的大写意笔风,

但又基于自身颇显细腻的江南人文性格,

将笔力线条为之一收,

整体轮廓约略施以高华格调的浅黛,

简笔点触的眉宇间

流露出五代石恪《二祖调心图》的“静、酣”,

传递出一种淡远、随性、禅定的清雅之意。

《坐爱林泉》29×6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就像英国艺术教父大卫·霍克尼

热衷于表现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一样,

吴宇华把他的艺术视角

投瞩到格调悠远的高士系列小品上,

画中人物亦师、亦友、亦己,

或坐而抚琴、或凭栏思索、

或凝神静坐、或对饮而和、

或文笔相会、或煮茗而作;

简笔勾勒的人物,

面容沉静、思绪畅然,

写意笔法点缀的流水、山石、草木

怡然自得。

《松下独咏》 12.8×16.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在这里,

天与地、人与物、

古与今、动与静,

达到了和谐统一。

腹气自华,静从中来。

吴宇华先生通过他的艺术作品

向广大素昧谋面的朋友们

传递了一种心境,浅述着一种情绪:

似曾相识满天下,

黛染风物宜性情。

鸥鸟忘机翻浃洽,

交亲得路昧平生。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斗胆古意新解之,

吴宇华浸染于国学世家,

自策天成:

培炼淳谆之艺术真性;

《壶觞雅游》74×42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饱历“周折”的时代,

变革于庙堂学府,

艺途初成于盛世中华天命之年,

坚韧与率意:

觅得心仪之艺术泰道;

师于范扬等一批名家,

又授业于江南大学和范扬艺术工作室,

将自身所思所学反哺吐育后进学子,

寓师道于艺术之教。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素昧平生的我们走进吴宇华的作品,

漫随劲健的书风,

透过淳厚的色调,

与名士抚髯对弈、长啸山林之际,

归来颇似曾相识,

分明看到一个学者正坐悟其间,

仰观宇内,入境中华。

文/ 主编杨公白

名 家 点 评

吴宇华的笔下大都是一些高人雅士、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等,这些内容和形式跟传统整个是接气的,也跟大众审美是接气的。既接了天气,又接了地气,又有了人气,这也是三才在宇华作品中的体现,我觉得这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子。他走的正好!他会走的越来越好!

——博导、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 范扬

《月夜清谈》34.5×52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吴宇华的写意人物画、写生作品秉承了他的一贯精神面貌,追求一种神清气爽的意境。他的人物画一方面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另一方面则着意于画面独特意境的营造,刻画人物造型简洁概括,笔法洗练,画面质朴而练达,虽有古韵,却又不失时代气息。这些作品恰 如一阵清风拂面,令人如饮甘泉,沁人心脾。这不能不说是吴宇华的独造。

——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郭晓川

观吴宇华的画,就产生被引领到无锡山水里面的感觉,在他营造的艺术氛围和境界里,你能很清晰、也很深地感受到无锡山水人文的原质之美。吴宇华的作品所洋溢的质朴与天真,实质是对生活与自然情趣表现的结果,在他对绘画艺境的自觉追求中,他从艺术形式的本身理解到这种意趣并有效地传达出来,这是更为根本和对我们有启示的方面。

——美学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赵建军

《听琴图》 138.5×6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吴宇华汲取青花瓷画精髓以文人笔调创作的小品画,以率意简练的笔触表达他对民间文化的体悟和理解,简雅而天真,质朴而生动,简远的意境中传达出活泼泼的天机逸趣。

——著名诗学、美学、美术史论学者 楚默

吴宇华

吴宇华,1961 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8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太湖画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墨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