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警惕“热射病”

玉平健见 2024-07-27 03:16:46

入伏后,全国多地均进入了“蒸烤模式”,而重庆作为远近闻名的“火炉”城市,独特的“湿”“热”加剧了环境的闷热,体感温度更加明显。因此,高温高湿的气候导致每年夏天重庆热射病高发,连日高温让重庆正式进入火炉模式,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截止今日已连续接诊多例中暑甚至诊断“热射病”的患者。近日气象台也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必须高度重视“热射病”防治,因其是可防可治的危及生命的“急症”。

张大爷(化名),82岁,独居重庆,平素生活简朴,7月23日冒着37℃~38℃的高温在室外拾荒时昏倒,被热心群众拨打120后送至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抢救室。

医生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核心体温高达41.7℃,心率快,结合患者长时间处于户外高温高湿环境,诊断为“热射病”。立即快速给予冰帽头部降温,冰袋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降温及冰毯机全身降温,冰盐水胃管注入降温补水,早期静脉快速补液等积极迅速抢救治疗及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约30分钟体温降至39℃,约1小时后体温降至38℃以下,意识恢复清醒。随后患者家属才赶到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知道事情经过后一家人庆幸感叹“遇到好心群众和专业医生护士,才挽救了老人家的生命”。

夏季酷暑高热,

下面这份专业的

“热射病防治科普”

今天也给大家安排上啦!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经常快速导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死亡,总病死率约10%~30%。

中暑需要早期识别,这非常重要,夏季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就是中暑的先兆——心慌胸闷、头晕脑胀、肢体乏力、四肢沉重、颜面发红、皮肤发烫、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突发昏迷等,尤其是身边的年老体弱人群,别误将早期症状以为是“感冒”。

一旦身边人发生热射病,如何应对?(注意,其他中暑的处理方式也是这样的!)

一、现场急救六步法

(1)立即脱离热环境;

(2)快速测量体温;

(3)积极有效降温;

(4)快速液体复苏;

(5)气道保护与氧疗;

(6)控制抽搐。

其中最关键的处理措施是:快速、有效的降温。而且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均需持续降温,不能因转运患者而延误降温治疗,推荐“先降温后转运,护送途中持续降温”,当降温与转运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尽量在 30 min 内将直肠温度降至 39.0℃以下,2 h 内降至 38.5℃以下。

二、具体操作方法

1、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腰带,脱去外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有条件可送至有电风扇或空调的房间;

2、有条件者立即测量体温(核心温度更准确,腋温可能不准确,腋温不高不能排除中暑);

3、因地制宜灵活采用水浴、喷洒凉水、冰水擦浴、冰袋置于大动脉体表,加用风扇可加速体表水分蒸发散热,有条件时可以使用调节温度的电子冰毯、冰帽降温,不提倡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避免患者产生寒战。

4、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溶液,清醒者多饮水,以冰凉、多次、缓慢饮用为佳,如不能配合或者昏迷者,不可强行灌水,避免误吸窒息,加重病情。应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

5、一般中暑,休息10-30分钟症状完全缓解,可以停止工作后居家观察,否则需到医院就诊;

6、体温>39℃或者有意识改变(精神状态与平时表现不同均属于此种情况)需立即就诊。

三、转送诊治

对于确诊热射病或疑似患者,在现场处理后应尽快组织转运后送至就近有救治经验的医院,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救治。转送过程中,应反复评估体温、意识、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有无呼吸道梗阻、心律失常等情况,是否适合转运。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成立于1987年,是重庆地区创建最早的急诊学科之一,拥有基于陆地、空中和水上快速高效救治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还集合有“120”院前调度云平台及“渝视救”视频120急救系统,覆盖了全市3200万人口。为更有效地应对热射病等高温相关急症,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部成立了热射病专家团队,由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疗专家组成,致力于热射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指导。专业的团队协作和高效的医疗流程,使得该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热射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四、热射病院前急救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 只有体弱者在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才会发生热射病

误区二 院前测体温<40℃不会是热射病

误区三 只有出现昏迷才是热射病

误区四 轻症热致疾病不会演变为热射病,更不会危及生命

误区五 怀疑热射病而没有第一时间降温

误区六 没有对热射病患者现场进行冷水浸泡

误区七 热射病院前未进行补液治疗

误区八 热射病未达降温目标便急于转送医院

误区九 热射病转运途中没有持续降温

误区十 未对热射病患者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

(摘自:项楚涵,宋青.劳力型热射病院前认识和处置十大误区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

五、预防措施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夏季出行应避免太阳直射,做好防晒措施。高温下作业需多饮水,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可以选择运动饮料。

注意工作时长,根据自我感受确定持续工作时间及强度,不要盲目坚持、盲目自信。即便以前在相似情况下从未发生中暑,但此次也有中暑的可能。

在高强度户外工作前,尽量经过逐渐耐热训练,有利于预防中暑。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年老体弱者,即便不在室外、没有晒太阳、没有劳动等,也同样容易中暑,而且年老体弱者早期症状更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经常到了比较明显的症状才被重视。且抗“打击”能力弱,特别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更要特别注意防护。

来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责编:阳光

0 阅读:1

玉平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