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女王吴健雄,为美国造原子弹,墓碑却刻着: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阿光说史 2024-02-07 12:21:34
阅读此文之前,阿光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向您推荐最新内容,喜欢阿光创作内容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感谢!感谢!

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象征着绝对毁灭的爆炸声响彻云霄,一位身着传统中式旗袍的婉约江南女子盈盈一笑,美国研发出的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竟然出自这个女子之手。

这名一生都只穿旗袍的江南女子正是吴健雄。

1956年,全球物理界将迎来巨大震荡,因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二人合力发现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物理学理论,“宇称不守恒”设想。

尽管理论很惊人,但是想要说服世界其他物理学家必须要拿出足够的实验数据和证据,一向只搞理论物理的二人犯了难,关键时刻,正是吴健雄的出现才帮助杨振宁和李政道成功验证理论猜想,也将杨振宁和李政道一举推向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宝座。

掀开历史的面纱,属于过去的故事逐渐水落石出。

出生于中国,却帮助美国造原子弹,甚至成为了美国著名计划“曼哈顿计划”的直接推动者之一;实践能力强大,为杨振宁和李政道彻底解决卡住他们的实验数据问题。

江南女子吴健雄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在那个性别歧视严重的年代,一度成为和居里夫人齐名的女子科学家。

被誉为“核弹女王”的她又为何坚持在死后的墓碑上写下“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核弹女王,“曼哈顿计划”直接推动者

和众多历史留名的天才学者以及科学家一样,吴健雄属于那种生下来就展露出绝对天赋的聪明孩子。

拥有了绝对的学习天赋,吴健雄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了解和领会,她从小就执着于将每一份学会的知识都应用到实际当中。

22岁那年,吴健雄从南京大学毕业,在大学期间她文理双修,是闻名整个南京城的彻头彻尾的“学霸”。

在那个年代,社会总是对女子学者抱有极大的敌视,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吴健雄这种“抛头露面”的行为会让她“嫁不出去”。

既然世人如此看我,那我就拼了命也要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尽管眼前是龙潭虎穴,也要一往无前!

1936年,吴健雄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出国,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深造,并且选择的研究方向还是最艰难的“原子核物理研发”。

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吴健雄永远都是一副江南水乡的打扮,最初的一段日子吴健雄生活的相当艰难。

不过转机来得很快,吴健雄凭借自己的牢固的物理学知识储备和天才一般的学习能力迅速崭露头角,在放射性气体氙的吸收截面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这让吴健雄彻底俘获美国人的信任,她也正式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任为讲师。

一名能力出众的物理学教授,而且研究领域是关于核物理研发的,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人才。

吴健雄也不例外,她来到美国后做出的研究成果吸引到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青睐,甚至一向高傲的奥本海默邀请吴健雄加入他的团队,共同研发核武器。

科研之路越来越顺遂的吴健雄逐渐吸引了美国国防部的视线,此时正值二战胶着期,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了大量利益,一项在未来震惊全球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那就是“曼哈顿计划”。

作为二战时期美国军方保密级别最高的秘密任务,“曼哈顿计划”几乎倾注了美国整个国家的物理学领域的力量。

最初的研发进程还算顺利,但是进入到最关键的搭建核反应堆步骤后,美国人犯难了。

按照最初的计划,核反应堆只要能够正常运行,自如产生原子核连锁反应就意味着实验已经成功一半了,可现实却是,反应堆总是“走走停停”,反应上几个小时就自动停止,过上几个小时又重新启动。

经过研究,美国方面的物理学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反应堆中的气体氙本身的半衰期正好是9.4小时,这就导致反应堆总会在九个小时内自动停止,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就会彻底泡汤。

“上校,或许我们可以寻求吴的帮助,她对氙的研究十分深入。”

美国军方在得知反应堆运行受阻后立刻派出负责跟进的军官尼柯斯上校联系吴健雄,在和吴健雄简单交涉之后,国防部直接将她吸纳进了“曼哈顿计划”中,吴健雄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人,而且还是负责军方绝对秘密的重要科学家之一。

有了吴健雄的加入,“曼哈顿计划”得以顺利延续,核反应堆时常自动重启的问题也被彻底解决。

直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核能电厂都采用了当年吴健雄对于放射性元素会自动衰变问题的解决模式,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世界核物理的进步。

1945年7月16日,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远程控制室里唯一一名身着旗袍的华人女子面带微笑,人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你不认为原子弹会把人类推向毁灭边缘吗?”

多年后曾经有记者采访吴健雄时如此问道。

“我不介意,人类需要进步,原子弹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没有我,还会有下一个,何况原子弹并不一定会毁灭人类,反倒是能让战火燃烧的更困难。”

一直以来,吴健雄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帮助美国研究原子弹正确与否,她坚信自己凭借双手创造出的成果一定是对的,正如她当年求学时那样,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着自己,只管向前就是了。

石破天惊,颠覆世界的物理学理论

时间转瞬即逝,伴随着原子弹在日本炸响,世界人民也都知道了吴健雄这个“核弹女王”的响亮名号。

除了“核弹女王”,吴健雄还有一个外号,那就是“绝对的实践物理学者”。

相较于纯粹的理论研究,吴健雄非常擅长也是为数不多的实验学者,她的动手能力极强,所以很多理论物理学家都想和吴健雄合作。

其中便包括著名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1956年,“宇称不守恒”设想问世了,这一设想简单来讲就是“互为镜像的物质在弱相互作用中运动并不对成”。

应用到生活当中可以理解为“站在镜子前的自己做同一动作会产生不一样的运动轨迹”,当然这和实际的物理规则并不一样,但是可以用作通俗理解。

在当时的物理学世界当中,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这一论点几乎被视作“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在美国遭到了大量的斥责和质疑。

但是从理论上来讲,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设想是具备存在可能的,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份足以“说服听众的证据”。

同为中国人出身,尽管为了科研事业的继续国籍被迫更改,吴健雄在得知他们需要帮助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实验工作当中。

彼时“曼哈顿计划”对于吴健雄的人身限制刚刚结束,虽然不能变更回中国国籍,但是吴健雄拥有了回国探亲的机会。

可是在和杨李二人交涉过之后,她义无反顾的放弃了回国,她知道这是绝无仅有的机会,一旦理论被证实,整个物理学界都将被颠覆,甚至世界物理学都要重新“审视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吴健雄不负众望完成了实验,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被证实为真,二人共同撰写的《弱作用中宇称守恒质疑》论文也如同投入湖泊中的巨石一般,立刻掀起惊涛骇浪。

“嘿,吴,你真很出色,我相信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定有你的名字!”

“宇称不守恒”证实之后,吴健雄的老师奥本海默特意打来电话恭喜她。作为实验证据的提供者,吴健雄绝对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1957的诺贝尔奖评选中官方竟然只赋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奖资格,吴健雄的名字被彻底抹除,只因为她是“华人面孔的女性物理学者”。

这份针对性十足的傲慢和偏见也成为了吴健雄一生的遗憾,甚至到晚年她还不断感叹自己错过了诺贝尔奖。

尽管外界无数物理工作者为吴健雄鸣不平,甚至奥本海默公开质问瑞典评选团队为何把吴健雄的名字删去,但是最终并未得到正式回应,吴健雄也只能吞下这“遗憾的果实”。

家国梦想,为了科研只能留在美国

“我并不是为了拿到什么才选择搞科研,我只是想走出一条路,想为祖国走出一条路。”

每每有人问到“为何你要加入美国国籍”这一问题时,吴健雄总是淡然一笑,她明白变成美国人这件事情十分敏感,但是她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过,只是大胆承认后再强调自己和祖国的联系从未改变。

事实上吴健雄之所加入美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年的“曼哈顿计划”。

要知道这是美国总统直接下达的指令,属于美国军方的最高级别秘密,美国难道会愿意相信一个中国人吗?

从吴健雄自己的角度出发,她的目标就是把科研搞到底,而且当时中国饱受日本战火摧残,吴健雄能做的就是加速科研进度,加快原子弹的问世。

1971年,中美关系终于破冰,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化,一直以来都被美国军方严密监控的吴健雄也得以获得自由来去中国的权力。

阔别家乡三十余载,吴健雄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后她哭得泣不成声。

走时鬓间黑发犹在,返乡早已物是人非。

过往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江南水乡,亭台楼阁,全都变得陌生起来。吴健雄第一次感到后悔,或许应该早些回来的。

但是想到现在的自己身怀先进的科研技术,吴健雄又坚定起来,她暗自下定决心,必须要趁着如此良机,为祖国做些什么。

荣归故里,为祖国科技力量注入活力

“少小离家老大回啊!”

来到北京后的吴健雄第一时间就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接见,这位享誉世界的“核弹女王”重归祖国,能书写的东西太多了,中央十分重视她的回归,甚至特意安排周恩来总理和吴健雄洽谈了整整6个小时,为中国未来原子核研究事业奠定了绝对的大方向。

如何促进国家科研事业的进步?如何让中国彻底迈步到自主研发的新时代?

吴健雄很清楚当下的中国绝对不缺少人才,只不过缺少一个“合格的科研培养环境”。

既然缺少,那我就做,吴健雄撇下手中的一切工作,彻底投入到为祖国的人才培养道路上。

“中国的科技能否飞速提升,靠的是什么?是技术吗?不,一定是人。”

为了帮助中国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深入了解世界顶尖技术,吴健雄不断奔波于中美两国,借助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举办了许多大型交流会。

经过和美国顶尖科研人员的交流和洗礼后,那些重新回到祖国的人才对科研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中国的科研之路迈向新的征程。

“我认为,中国人一定可以自主研发出属于中国的技术,这是毫无疑问的,花钱买的东西不是中国的,我能提供技术支撑,但是提供不了实践经验,想要突破技术封锁,我们必须要自主研发!”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为祖国科研事业建设奋战近十年的吴健雄看到了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弱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中国具备了人才环境,又陷入了没有研发能力的困境当中。

为了帮助祖国摆脱这一局面,吴健雄不断强调青年人才“要学会做错、敢于做错”。

正如吴健雄一直以来坚持的那样,她相信自己的双手,也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只要勇敢去做,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1997年,吴健雄在美国逝世,火化后她嘱托家人将自己的骨灰带往江苏老家,一座小小墓碑上清晰刻着一行字“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写在最后

新中国如今在科研领域已经取得瞩目成就,属于中国的未来也越来越清晰。我们不但跨过了“自主研发弱”的阶段,甚至走向了“引领世界科学研发”的新征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属于吴健雄的故事结束了,但属于中国未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铭记这位向祖国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吧!她永远都是中国人!

0 阅读:202

阿光说史

简介:史海泛舟,细数历史沉沦;古今往事,尽付笑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