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大战后北洋海军为何不退回比威海更安全的天津大沽军港?

豆豆评过去 2024-02-26 22:13:23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为何不退回比威海卫更安全的天津大沽口军港?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北洋海军黄海大战后退回的不是威海卫,也不是跑到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大沽,而是回到了有船坞的旅顺修船。

至于他们为何不去大沽口,很简单的一条,就是因为那里压根没有能够修复北洋主力舰的维修船坞。去了大沽口也是干着急,大家守着一群伤舰大眼瞪小眼吗?

一、首要任务是修船

首先说清楚,当时天津大沽口也是有船坞的。早在1880年的时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就根据北洋水师修理舰船的需要,在大沽口建成了北洋大沽船坞,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六坞,但是由于大沽口的水深只有5米,拦江沙“平水不过二尺,潮来水深丈余,涨不过时即落”,所以船坞的容纳量有限,最大的只能容纳2000吨的船只进坞修理。

这些船坞在北洋较为弱小的时候,在超扬、蚊炮船、军辅船的修理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北洋海军愈发强大,特别是在7300吨的定远级和2900吨的经远级服役之后,大沽船坞就显得落后了。到了黄海大战时。在北洋海军参战的12艘主战舰艇之中,作为主力的“八大远”就没有2000吨以下的。而两艘超勇级和广甲号都已经损失,广丙号又没有负伤,北洋大队哪怕是到了大沽口,受伤的战舰也是没法修理的。

那时候北洋海军的主要维修基地,其实是在旅顺。这座港口可是花费了139万两巨资,拥有当时国内唯一能够修理定远级铁甲舰的大船坞,是北洋海军大战后必去的唯一地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北洋水师大多数战舰吨位都在2100-2900吨这个级别,那么你战前将大沽船坞扩大到能修理3000吨级船舶这个级别,按理说也不费什么事啊。

同样的在威海的麻井子船坞,其实也应该相应扩大。这样的话一旦受损的话,其实有三个船坞可以修理,自然是比史实仅靠一个船坞来得快。而真要是那样的话,黄海大战后北洋分出几艘伤舰去旅顺,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清廷要的就是互相掣肘

要知道北洋从一开始创建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任务,那就是拱卫京畿。所以当时的战略构想,是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建设要塞修筑炮台,然后再组建舰队游弋其中,以舰炮配合岸炮进行作战。

所以从一开始,北洋海军的主要基地,就是从旅顺、威海、胶州湾三者之中选择的,这里是水师的防区所在。根据建军时候的战略构想,北洋海军的主要维修基地是在旅顺,也只有这里有容纳7335吨的定远级铁甲舰,遭受重创的北洋海军如果要恢复战斗力,那是只能在旅顺修理的。如果在黄海大战后北洋海军直接跑到天津大沽口去,那叫擅离防区,是要被严肃追责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清廷是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满人对军队从来都是不放心的状态,是需要相互制衡的——满清皇族的帝王猜忌之心甚浓,就连八旗兵都要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满八旗之外还要有蒙古八旗和汉军绿营,后来更是搞了湘军和淮军这样的地主团练武装,让各部互相制衡和掣肘,为的就是稳固清廷的统治。

而在海军的建设上,他们同样也是如此。不仅把全国海军分成了北洋、南洋、福建船政、广东四支,而且后面还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闽浙总督或福州将军兼任)、两广总督等不同的派系,要的就是互不统属别扭成一股绳。而要是对强大的北洋海军不加提防,那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花费巨资修筑炮台

所以在建成了比较强大的北洋海军之后,清廷对这支眼皮子底下的强大海军也并不放心,开始在沿岸花费巨资大修炮台。当时仅威海卫一处的要塞建设费用,据德国洋员、鱼雷教习哈孙估算,“威海布置炮雷,一切工程需银四百万两。”而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也不过只需要340万两银子而已!

当然了,这所谓的400万两只是工程预算,实际上由于采取了使用现役士兵施工、购买较便宜火炮、就地采购原材料等办法,节约了不少钱。据后来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在1896年《关于威海建筑炮台工程暨购买炮位收支各款造册报销折》中的记载,合计共开支库平银3,075,584两,比原计划节约预算近100万两,应该说是非常用心的。

而在实际费用的使用上,“购英、德各国新式炮位、药弹、电线、水雷,价值及运脚、保险等费,共支过库平银二百五十五万二百十七两有奇”(2,550,217两)。另外还有建造炮台21座及其他多项土木工程,材料费用共计用款468,657两。两者合计是2550217+468657=3018874两。

而这种花费巨资的要塞群,清廷就修了威海和旅顺两个,然后又花了40多万两开始营造青岛胶州湾炮台,并且开始整修大沽口炮台,而且全部装备当时最新式的火炮。这虽然是为了完成当初战略构想,同时也起到了防止海军有二心的意图。而这种前后不一的不同待遇,在北洋海军成军之后,是越来越明显的。

四、买了快炮不给海军给炮台

比如当时北洋海军由于缺乏速射炮,先后多次上表请求购买,购买资金从61万两降到34.5万两,购买的速射炮从21门降到12门,但经费却始终没有着落。而当时就在北洋大臣的管辖范围之内,其实是有不少先进快炮的。据不完全统计有:

1890年进口10门35倍瓦维萨尔炮架的150毫米半速射炮,分别装备威海卫各炮台。(南帮赵北嘴1,龙庙嘴2,谢家所1,杨枫岭2,莲子岭2,北帮祭祀台2)。

1890年进口2门35倍瓦维萨尔炮架的150毫米半速射炮,装备威海卫炮台(九峰顶陆地炮台2)。

1892年进口2门35倍瓦维萨尔炮架的150毫米半速射炮,装备烟台通申岗炮台(现西炮台)。

1892年进口2门40倍120毫米克虏伯速射炮。装备烟台东炮台,另外该炮台还有3门210架退炮,由嵩武军孙金彪部使用。

1892年进口5门40倍克虏伯式150毫米速射炮,安装在胶州湾炮台,由广武军章高元部使用。

1894年从江南局调拨4门40倍仿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射炮,分别安装在刘公岛炮台和日岛炮台,由护军和绥巩军使用——日岛炮台后由上岸水兵接防。

另外根据明治26年(1893年)9月的日军调查,当时威海卫各炮台还有其他速射炮。这些炮台放置在刘公岛南北两帮六个对海炮台的后路,分别部署在四个陆地炮台之中:

北岸九峰顶陆地炮台:35倍150毫米中心枢轴炮(中国称为磨盘架式)2门,120速射炮2门。

北岸柏顶陆地炮台:35倍150毫米中心枢轴炮(中国称为磨盘架式)2门,120速射炮2门。

南岸谢家所陆地炮台:35倍150毫米中心枢轴炮4门(中方资料为1门,另有1门装在龙庙嘴、2门装在莲子岭),120速射炮2门。

南岸杨枫岭陆地炮台:35倍120毫米中心枢轴炮4门(中方资料为150毫米2门),120速射炮2门。

概算下来,当时共有14门150毫米35倍半速射炮、8门120毫米35倍早期速射炮、2门120毫米40倍速射炮、5门150毫米40倍速射炮,4门40倍仿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射炮,合计33门中口径先进快炮。而这么多的先进火炮,其实足够给北洋舰队换装了。如果当时买的是舰用型直接装备战舰,再把船上的旧炮拆下来给炮台用,其实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五、客观环境不允许啊

所以这种宁可把先进火炮给炮台,也不给战舰的做法,只能解释成为满清政府非常官僚,而且是对舰队有防范之心的。而除了炮台之外,清廷还在海军的后路,同样安排了大批的陆军。其中仅旅顺、威海两地的绥巩军、护军、亲庆军等部队,每年的军饷费用就需要大约100万两以上。而在两地的后路,还驻扎了嵩武军、铭军、楚军、拱卫军、毅军等部队,每年也要花去200多万两银子军费。

尤为过分的是,这些部队还和海军互不统属,需要各自为战的。比如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就根本指挥不动南北帮炮台的绥巩军。那些朝廷每年花费重金维护的岸防大炮,反而成了日军打击北洋舰队的工具。最后还是丁汝昌派出了自己的红衣亲兵队,冒死冲锋击毁了几门威胁最大的重炮,才拖延了舰队毁灭的时间。

所以说,在当时清廷那个政治环境之下,你北洋海军一支黄海大战后的新败之兵,突然开去了京畿附近的大沽口,你是想干什么呢?特别是当时大沽并无能够修理北洋战舰的船坞,大沽炮台装备的还多是老旧岸炮,战时也帮不上什么忙啊。你舰队跑到这里,除了说你有谋逆之心,还能说啥呢?

当时唯一有可能的机会,那是在威海卫要塞陷落之后,如果有战舰侥幸突出重围,那逃往大沽口还算是一个路子。不过北洋水师战舰吃水普遍超过5米,定远级吃水甚至达到6米,而大沽口水深只有5米,除了一些鱼雷艇、蚊炮船、以及吃水3.96米的广丙号、吃水4.4米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号之外,别的战舰是没有办法躲进大沽口的。

而到了那个时候,你哪怕是躲过了日军的大炮,又能躲过朝廷的刀吗?丧师失地狼狈而逃之余,还要逃到皇帝驾前添堵,不怕被直接开刀问斩吗?所以北洋海军哪怕是最后突围,目标还是南逃胶州湾甚至去投奔南洋水师,要是能开到李鸿章哥哥的两广最好。但凡是个精明人,就没有主动跑去大沽,让皇帝太后当出气筒泄愤的道理。

当然了,如果当时清廷能够现实一点,在构筑舰队之初就放弃两半岛防御的构想,老老实实只建设旅顺一个基地,那么省下的300多万两威海卫建设经费,加上后路陆军的维持费用,已经足够再采购至少两艘定远级铁甲舰了。

而要是拥有四艘大铁甲舰的话,日军是绝对不敢在1894年开战的。那时候双方将陷入新一轮的造舰竞赛,而在1898年之后再见分晓了。

0 阅读:50

豆豆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