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女子安乐死全过程:从清醒到结束仅4分钟,一句遗言令人泪目

给你壹点料 2024-05-19 12:19:3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面对生命,你是否热爱?面对死亡,你又是否害怕?生与死自古以来便是人们面临的人生课题。

当你身患重病时,无法忍耐痛苦时,对于生或死又会怎么选择呢?52岁的小岛美奈最终选择了安乐死,今天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艰难成长,自立自强

小岛美奈来自日本,与大多数人不同,她出生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里,年幼时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美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三姐妹的父母很早便已经离婚,而对于美奈和两个姐姐也是只生不养的态度,于是美奈从小便跟姐姐们相依为命长大。两个姐姐也是十分争气,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去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姐妹三人只能挤在狭小的出租屋,但是彼此相互支撑,日子也能过的下去。姐姐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东京大学,并且后来逐渐有了稳定的工作。

而对于这个最小的妹妹,两位姐姐也从不吝啬。美奈心里也知道姐姐们十分不容易,从小就很懂事,也时刻为姐姐们分忧。

于是在姐姐们的帮助下,美奈经过不懈地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韩国的名牌大学,开启了美好的校园生活。

到了大学以后,美奈也没有松懈。总是能很好的完成各项任务,并且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美奈的长相也不差,那时就如同“白月光”的存在一样,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和追捧。面对大大小小的追求,美奈确实动心过,也十分羡慕校园里的情侣。

但由于家庭的缘故,美奈心里其实一直有伤。对于亲密关系很渴望,但又害怕。对于婚姻,她觉得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所以一直到后来,美奈也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一直是一个人。毕业之后,美奈回到日本,并且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都在慢慢的变好。

虽然没有爱人,但她却有“孩子”,小岛美奈工作之余一直有在进行公益事业。虽然未婚未育,但她也很喜欢与孩子们待在一起,当地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的称呼她为“美奈妈妈”。

孩子们身上的纯真热情总能给美奈带去温暖和快乐,同时也缓解了美奈孤独的情绪。

二、身患重病,选择死亡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但意外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在小岛美奈50岁那年,她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起初,美奈只是感觉使不上力气,她认为可能是工作太过劳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了。但过了几天以后,情况还是不见好转,于是美奈便去到医院检查。

抽血化验、拍CT等等一系列检查下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种罕见病——多系统功能萎缩症。

这种病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延缓病程。刚开始只是浑身酸软无力,到后面美奈渐渐地只能瘫痪在床上,无法动弹。

不幸中的万幸是,美奈的两个姐姐并没有因为她身患绝症便抛弃她,两个姐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顾着她。

对于美奈来说,姐姐们没有放弃她,她心里是开心的。但同时她又感到很愧疚,认为自己拖累了姐姐们,但最后也难逃一死。

她不想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想拖累姐姐们,于是“安乐死”的想法就这样在她脑海里萌生了。

两个姐姐听到的时候很震惊,很生气但同时更多的是心疼。姐妹三人相依为命多年,一起吃过这么多苦,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才能走到今天。

姐姐们从来没有觉得美奈是累赘,相反,姐姐们始终相信只要坚持,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美奈却跟姐姐们解释到,自己之所以想要安乐死,除了不想拖累姐姐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治疗的过程很痛苦,但也无济于事。

就这样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生命耗尽,她不想这样,她想她有选择生或死的权利。

两个姐姐虽然不同意美奈的做法,但最终还是妥协了,毕竟美奈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安乐死”在日本是不被允许的,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也没有明文规定可以进行安乐死。

经过挑选,最后美奈决定在瑞士的一家机构进行安乐死。2018年,美奈如约而至。

安乐死的方式很简单,将药物用输液的方式输进身体里,4分钟以后人便会像睡着一样毫无感觉的死去。

安乐死全程都有录像,开始前,工作人员问了美奈的名字、生日和到这里的目的,在问完问题之后,美奈便打开了开关。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说到:“谢谢你们各方面的帮助,真没想到能被大家这样守护着走到人生终点,我觉得身体并没有那么难受,因为你们总是来医院看我,真的特别幸福。”

说完这几句话,美奈便彻底睡了过去,而此后,再也不会醒来。姐姐们一直在流泪,也在道谢,谢谢美奈的坚强,谢谢美奈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自己的妹妹。

亲人的离世不是狂风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只希望下辈子健健康康,彼此还能相见。

三、安乐死之争

美奈的做法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指责她这种行为是不尊重生命,也有许多人表示理解。

那么“安乐死”究竟是什么?安乐死本意上就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的发展其实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最早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曾表示过支持这种做法,柏拉图也表示赞成这种解决痛苦的办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文化和人文主义逐渐兴盛,自杀这种行为被许多人认为是对神明的背叛,或者是对人权的不尊重。

16世纪以后,安乐死便没有出现在公众眼前。直到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实行灭种政策时,安乐死再次活跃在公众眼前。

在1935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此后,欧洲各国也相应的成立了一些委员会尽管大多数国家没有法律明确立法规定,但是支持的人却很多。

这些机构协会的成立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安乐死能够合法化,不过提案却总是被否决。直到1987年,荷兰成为第一个开始在法律明文中规定医生可以为绝症患者实行安乐死的国家。

而在我国,安乐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肆讨论,也没有立法同意。但从1994年开始,每年人大代表都会收到关于安乐死的立法提案。

在没有合法的情况下,安乐死在我国算是故意杀人罪。1986年在陕西汉中,医生蒲连生应患者儿女要求为其执行了安乐死,但却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逮捕,经历6年的艰难诉讼,才被无罪释放。

这也是我国首例安乐死的案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同样事情在发生,这也警示着国家加快安乐死立法的过程。

不过安乐死涉及广泛,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在不断讨论中,立法之路遥遥无期。

安乐死作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在社会上的争议也是不断的。最大的争议便是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的问题。

生命神圣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是伟大的,珍贵的,擅自结束生命是对神明的背叛与亵渎。

这一结论主要基于宗教信仰的人群,由于世界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盛行,在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十分认同这个观点。

而生命质量的问题则更多注重人的实际情况,强调人权。活着或者死亡,都是人可以选择的权利。

比如身患绝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们,有一部分人确实很乐观,积极配合治疗想要活下去;但有一部分人,他们承受不了治疗的痛苦,强行治疗只会让其的痛苦加重,而生命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于生命质量的评估,其实不是靠别人的评价,而是自己的感受。这就好比“以中有足乐者,不止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或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生命质量说也包含了生命自主和生命尊严的观点,例如古代屈原为心中大义英勇殉国,抗日战争期间先辈英烈为民族舍生取义等等,不能单纯的把他们的死去认为是对神明的背叛。

还有的社会争议便是资源分配问题,这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救治或者维系,实际上没有任何结果,反而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安乐死可以更好的节约资源。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每个人平等的享有活下去的权利,以“节约资源”的名义放弃治疗那些绝症患者,实际上是剥夺人的生存权,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对于安乐死之争还有很多。尊重人权与情境选择之争、传统孝道和现代亲情之争、救死扶伤与减轻痛苦之争等等,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探究与思考。

结语

安乐死不仅涉及医疗方面,也与人权、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息息相关。这也关系到人性道德的深层矛盾,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问题。安乐死立法之路道阻且长,相信有一天针对这个问题会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日本纪录片

https://www.nhk.or.jp/

【NHK特别篇 她选择了结束生命 ~日本女性安乐死纪实~】

2 阅读:25
评论列表

给你壹点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