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不齐,调整名不其实:德械师和德盔师?

正大光明老王 2024-06-27 15:17:08

图1:1942年杂志封面上的德械师

图2:换装德式装备的教导总队

图3:国军在使用法国M1922哈奇开斯轻机枪对空射击准备

图4:德械部队正在练习使用德国pak37战防炮

图5:德械部队实际装备数据

图6: 淞沪会战期间,影星胡蝶、陈燕燕代表上海市民慰问部队

图7: 佩戴M35钢盔的年轻中国军人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头戴德国造M1935钢盔、肩扛德国造1924年式毛瑟步枪或捷克造ZB26轻机枪、身着黄绿色驼绒夹衣军常服(春秋季)或草绿色卡其布衫军常服(夏季)、腰佩铁制饭盒水壶及防毒面具的军人形象,无疑代表了当时中国军队中的精锐力量。他们身着独具特色的德式装备,因此被赋予了一个新名词——“德械师”。

需要强调的是,“德械师”并非特指某一部队,宪兵部队同样佩戴德盔。随着抗战全面爆发,蒋介石还向晋绥军赠送了一批德盔。军事委员会为应对中日战争,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编计划,预期在1939年前完成60个调整师的改编工作,这些师将在德国军事顾问的训练以及德国装备的武装下,成为抵御日军侵略的中坚力量。

然而,实际执行过程并不顺利。前两批调整还算比较顺利,编制上的调整结束后,装备问题也在后续的一到一年内陆续得到解决。然而,“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使得第三批调整师在1937年3月才开始调整,重武器缺乏,只完成了轻武器的换装;而第四批则在6月开始的调整师则只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严格来说并不存在。最终,只有20个调整师完成了改编。剩余部队损失惨重,装备得不到补充,面对日军侵袭,各部需积极调整战略,全力以赴抵御外敌。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调整师需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开赴不同的战场。他们不仅要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还需面对装备、物资的匮乏和损耗问题。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各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军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正是他们用热血和汗水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与德国的军事合作中断后,逐步调整了军事装备,转向了国产武器。这一转变在战场上逐渐显现,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1939年,中国再次与苏联展开紧密的军事合作,苏械师应运而生,德械师则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0 阅读:9

正大光明老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