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让这首难得的好诗,带给你夏天最珍贵的凉意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7-23 13:16:47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爱听夏雨弹敲窗棂,爱看夏风吹拂麦浪,爱嗅夏荷香浸池塘……。

一梦之余,时间的齿轮便转至大暑。

大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和小暑相比,大暑节会显得更加热情火辣。

不过有“暑”才要追凉,“追凉”方配夏天。

走进古诗词,在最美的文字中,寻觅最美的夏天,感受夏天最珍贵的美好与凉意。

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宋朝诗人真山民的一首诗。

这首诗句句美到极致,它与这个炎热的大暑节尤其匹配,读完后,能让人的身心得以安抚与滋养。

三峰寺

宋· 真山民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出,日转还移塔影斜。

廊下蜗黏松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

真山民,我国宋朝末年的诗人,他曾自称“山民”,不过关于此诗人的真实姓名还尚存争议,有人认为他或名桂芳。

这首《三峰寺》是真山民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首意境优美的七言律诗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作者的不凡才华。

诗的首联初步勾勒出一个幽寂且朴素的画面: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在寂静的烟霭飘浮的树林中,可以听到乌鸦啼叫的声音,作者穿着草鞋走进了僧家。

环境的静僻不一定非用“无声”的情景刻画才能够体现出来。在格律诗写作中,诗人们则往往会通过“有声”的情景刻画,去烘托环境之静谧。

真山民此诗的首联就是如此,作者选择了物象“鸦”,用一个“噪”一个“乱”把乌鸦啼叫的场面予以生动地展现,在这种声音的烘托之下,野外的“烟林”也便显得更加寂静。

就如曾几之名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正因为有了黄鹂的啼叫,作者笔下的绿荫之路才静得纯粹,静得富有诗情画意。

“青鞋”指草鞋,它道出了作者山野之人的身份。

“僧家”一词在切住题目的同时,将诗中的“幽静”氛围再次进行了渲染。

颔联描写的是作者在“僧家”之所见所闻:云深不碍钟声出,日转还移塔影斜;钟声从厚厚的云层里传出,随着太阳位置的转移,高塔落下斜斜的影子。

颔联好美,它的美集视觉、听觉与感觉于一体。

作者在写作时过程中,也是选择了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出发,也是借助“声音”去有效衬托诗中的静谧氛围。

但与首联不同的是,颔联中的声音因为物象的不同而显得无比空灵和悠远。

所以在品读颔联的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一种远离俗世的超脱之感。

接下来的颈联继续裁剪景色:廊下蜗黏松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廊房下的蜗牛静静地黏在石砌边的苔藓上面,佛像前有蜜蜂停留在瓶中所插的鲜花上。

这首诗的每一联都美得让人赏心悦目。颔联从大处下笔,而到了颈联处,作者又将镜头缩小,对具体的微小物象做出刻画。

无论是蜗牛黏苔藓也好,还是蜜蜂恋瓶花也罢,都无不诠释出一种饱满的生命力。

而且在颔联的画面中,还有鲜明的色彩搭配与动静融合,这足以说明作者独具匠心的审美水平与别具细腻的捕捉能力。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住床与纸帐清洁如水,松风从枕上吹过,作者悠闲地躺在那里听着煮茶的声音。

尾联的空间从之前的室外转到室内,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闲适安逸的画面。

“竹床纸帐”已足够富有静雅之味,再加“清如水”三个字的补充,诗中的那份静与雅就得以加倍放大,可谓静到了读者心中,也凉到了读者心中。

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作者则是高枕而卧,吹着松风,听着茶水沸腾都声音……。这般情景真是好不洒脱自在,真是让人心生羡慕。

从作者吹松风、听茶声的举动上,我们看到的是他置身世外的脱俗形象,是他与“禅”相契的淡泊心境。

景美、境雅、心静,三者皆备,岂无“凉意”之说?

读这样的诗,的确让人浑忘俗事与暑热,的确让人的精神得以美的滋养。

松风吹枕何知暑,真个布衣比散仙;读完一首,久久沉醉。

追逐诗词之脚步,提高自己,探寻大美,将读写进行到底;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一期精彩不见不散!

0 阅读:8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