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降伏恶龙是神话还是真实?你能猜到结局吗?

之间果实 2024-07-08 13:46:09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降伏毒龙

在久远的往昔,于罗阅祇城的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佛法正广泛传播。而在优连聚落,有一神秘泉眼,其中藏着一条唤作酸陀梨的毒龙。此龙异常凶恶,施展神通降下冰雹与霜冻,致使五谷受损难以成熟,百姓由此陷入饥饿的困窘之境。

壁画-毒龙

曾经,有一位婆罗门凭借咒术之力成功降伏了这毒龙,令其停止作恶,于是五谷得以正常生长,人们的生活暂且有了依靠。但时光无情,这位婆罗门渐趋年老体衰,无力再施展咒术。幸运的是,此时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其咒术精湛,一经施展,便能驱散乌云,阻止雹霜,让庄稼再度迎来丰收。

婆罗门教诸神

百姓们满心欢喜,诚恳地邀请这位年轻的婆罗门留下,并承诺会满足他的一切所需,让他生活无忧。年轻的婆罗门欣然接受,在此定居。此后,众人齐心协力供养他,从未让他有过物资匮乏之感。

婆罗门

然而,命运的走向总是充满变数。当佛来到摩竭陀国广泛宣讲佛法之后,整个国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受佛法的熏陶,纷纷受益,众多人得以悟道。

诸龙鬼神也受到感化,开始积德行善,不再胡作非为,危害百姓。国内变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物价低廉,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且安宁。

释迦摩尼像

或许是生活太过顺遂,人们渐渐忘却了曾经依靠婆罗门咒术才迎来的丰收。当婆罗门再次前来索要供养时,大家不仅拒绝给予,甚至还加以辱骂。

这瞬间点燃了婆罗门心中的怒火,嗔怒之情不可遏制地涌现:“你们曾经因我的帮助得以饱腹,如今却这般对待我!”

被嗔怒冲昏头脑的婆罗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一心想要报复,妄图毁灭这个国家,消灭这里的民众。

于是,他四处探寻如何才能达成自己的心愿。有人告知他:“若能斋僧供养佛的四位大弟子,必定能随心所愿,心想事成。”

婆罗门听闻后,毫不犹豫地设斋供养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连尊者、阿那律尊者。他虔诚地礼拜,祈求道:“愿以今日设斋供僧的功德,使我成为强大的毒龙,足以毁灭此国,一定要让我如愿以偿。”

舍利弗尊者以神通洞察了他的心愿,赶忙劝说道:“不要发这种愿。为何要化作龙蛇这般有害的凶恶之身?

若求作转轮圣王,或求作帝释天、魔王、梵王都可以;发愿求作龙蛇这样的凶恶之身,此愿不妥吧?”

可婆罗门却执拗地回答:“我求此愿已久,无需其他。”就在这时,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婆罗门举起手,五指竟有水流出,龙身的征兆已然显现。

舍利弗尊者见他心意坚决,深知无法再劝,只得沉默不语。

不仅婆罗门自己,就连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一同发愿化作龙。最终,他们死后皆投生为龙身,且拥有强大神力,性情极其毒恶。

他们杀死了酸陀梨龙,霸占了它的住所,而后呼风唤雨,降下雹霜,将庄稼破坏得仅余禾茎。百姓们因此称这条龙为阿波罗利,婆罗门妇投生的龙名为比寿尼,两个儿子所化之龙,分别叫玑鄯尼。

由于他们的恶行,人民因饥饿而死的不计其数,再加上疾病疫情的肆虐,死亡的人数更是难以估量。整个国度陷入了一片凄惨与绝望之中。

阿阇世王

阿阇世王目睹这一切,内心满是忧虑与悲痛。他前往佛所在之处,恭敬地顶礼,长跪在地,向佛禀报:“国中人民被恶龙、疫鬼所害,死者众多,唯愿世尊大慈大悲怜悯众生、救护众生,消除灾害。”佛慈悲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次日清晨,佛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来到龙泉处,用餐完毕、洗净钵盂后,将洗钵水倒入泉水中。这一举动激怒了恶龙,它瞬间冒出水面,向佛吐毒气、喷火。然而,佛以慈悲之力从身出水,轻易地将火熄灭。

恶龙见状,又降下冰雹,可冰雹在空中瞬间变成了天花。它仍不甘心,继续降下大石,结果大石却化成了美玉饰品。

恶龙依旧不罢休,又降下刀剑,然而这些刀剑却化成了七宝。接着,恶龙化身为罗刹,佛即化现成毗沙门天王,罗刹随即消失。

降服毒龙

恶龙又化身为大象,且象鼻上卷着利剑,佛即化作大狮子王,大象便消失不见。当恶龙刚变回龙身,佛即化现为大鹏金翅鸟王,龙只得仓惶逃窜。

尽管恶龙使尽浑身解数,却始终无法伤害佛分毫。无奈之下,它迅速遁入泉中。

此时,密迹金刚力士高举金刚杵击打山峰,山峰崩裂一半,堕入泉中。龙想要逃离,只得再次冒出水面,而佛轻轻踩住龙头,令其无法挣脱。

密迹金刚力士像

就这样,不可一世的恶龙最终被佛降伏。它长跪在地,向佛哭诉:“世尊!我今日遭遇大苦。”

佛问道:“为何心怀恶念恼害众生?”龙顶礼佛足、长跪回答:“望佛能放我而去,您的教敕我一定谨遵奉行。”

佛慈悲地说道:“你应当受持五戒,成为优婆塞。”

于是,龙和龙妻、龙子都受五戒成为优婆塞,从此心怀慈悲行善,不再施降雹霜,风雨适时,五谷丰收,诸疫鬼神尽皆退散,摩竭陀国百姓因此得以衣食富足,各种疾病得以痊愈,重新过上了安稳快乐的生活。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应当深刻反思嗔心的危害。嗔心,恰似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旦燃起,便会吞噬我们的理智,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与罪恶之中。

正如故事中的婆罗门,仅仅因为一时的嗔怒,发下恶愿,化生为毒龙,不仅伤害了无辜的百姓,也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佛的慈悲与智慧,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众生前行的道路。佛以无尽的慈悲和神通,降伏了恶龙,让它迷途知返,弃恶从善。这不仅拯救了百姓,也给予了恶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持戒不仅能够防止我们犯错作恶,更是一种行善利他的行为。

作为修行者,我们应当学会克制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善良,不因逆境而起嗔心,从而避免犯下不可挽回的过错。同时,我们也应当严持净戒,以慈悲之心关爱他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遭遇他人的误解、冷落甚至伤害。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心生嗔恨,而是要以宽容和理解去对待。嗔心只会让矛盾加剧,让问题更加复杂,而宽容和理解则能够化解怨恨,带来和谐与安宁。



1 阅读:5

之间果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