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雷家林诗歌集录十四》

笑笑雷家林 2024-09-10 13:04:28

赏析《雷家林诗歌集录十四》

(禅语)万道佛光照中华,鬼魅魍魉无处哗。人间苦楚千千种,请散慈悲般若花。

(嫦娥)夜夜思乡惜不能,芳心寂寂广寒风。玉兔不解主人思,闲听吴郎伐桂声。

这首诗以嫦娥的视角,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孤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夜夜思乡惜不能”:嫦娥夜夜都在思念她的家乡,但她却无法回到那里。这里的“惜不能”表达了她的无奈和遗憾,她深深地怀念着过去的生活和亲人,但却无法再回到那个温暖的地方。

“芳心寂寂广寒风”:她的内心充满了寂寞和冷清,就像广寒宫中的寒风一样刺骨。这里的“芳心”指的是嫦娥的内心,而“寂寂”和“广寒风”则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玉兔不解主人思”:嫦娥身边的玉兔并不理解她的思念之情。玉兔虽然陪伴在嫦娥身边,但它却无法理解嫦娥内心的复杂情感,无法给予她真正的安慰。

“闲听吴郎伐桂声”:嫦娥只能无聊地听着吴刚砍伐桂树的声音。这里的“闲听”表达了嫦娥的无奈和无聊,她无法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孤寂和思念,只能默默地听着这个单调的声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嫦娥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她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她无法回到家乡,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这首诗充满了对嫦娥的同情和理解,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张家界)轻烟袅袅梦里峦,疑是神仙栖身岩。身披翠色青云衫,相对樵语意态闲。

这首诗描绘了张家界的绝美风光,充满了诗意和想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轻烟袅袅梦里峦”,以“轻烟袅袅”形容山间的雾气轻盈飘渺,如同梦境中的山峦,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次句“疑是神仙栖身岩”,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诗人怀疑这山岩之中是否有神仙居住,表达了张家界山水之美的超凡脱俗。

第三句“身披翠色青云衫”,用“翠色青云衫”比喻张家界的山峦被绿树和青云所覆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其山色的青翠和云雾的缭绕。

末句“相对樵语意态闲”,则以樵夫(砍柴的人)的悠闲语态作为结尾,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张家界山水带给人的宁静与闲适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张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张家界山水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朝日)朝日冉冉浴轻红,青山明明淡烟笼。渔郎悠悠哼山歌,孤村隐隐鸡声闻。

这是一首描绘朝日初升、山村宁静景象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朝日冉冉浴轻红”:“冉冉”形容朝日缓缓升起的样子,“浴轻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朝日初升时,天空被染上淡淡的红晕,如同朝阳在红色的光芒中沐浴。

“青山明明淡烟笼”:“明明”表示青山清晰可见,“淡烟笼”则描绘了青山被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使得景色更加朦胧、神秘。

“渔郎悠悠哼山歌”:“悠悠”表现了渔郎哼唱山歌的悠闲自在,“哼山歌”则增添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氛围。

“孤村隐隐鸡声闻”:“隐隐”形容孤村在远处若隐若现的样子,“鸡声闻”则点出了乡村的清晨特色,鸡鸣声声,打破了宁静,也带来了生活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朝日初升、山村宁静的美丽画卷。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淡淡)淡淡银光溢清辉,潇潇天风扬叶飞。鳞鳞波光鱼龙睡,飘飘游子梦中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游子之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淡淡银光溢清辉”,首句以“淡淡”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轻柔、朦胧的氛围。银光,或许指的是月光,它淡淡地洒落,溢出清冷的光辉,给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幽静。

“潇潇天风扬叶飞”,第二句中的“潇潇”形容风声,天风吹拂,树叶随之飘扬,这一动态景象与首句的静态美形成了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叶飞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可能是秋日的景象,带有一丝凉意和离愁。

“鳞鳞波光鱼龙睡”,第三句转向水面,波光鳞鳞,形容水面在月光或灯光的照耀下闪烁。鱼龙睡,则是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水下生物以人的情态,它们似乎也在这样的夜晚陷入了沉睡,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

“飘飘游子梦中回”,末句点出了诗的主题——游子之思。飘飘二字,既形容游子的不定与漂泊,也暗含了梦境的虚幻与飘渺。游子在梦中回到了故乡或心中的归宿,这一笔触充满了深情与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传达了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意境的夜景图。

(戏蝶)柳条依依意娇娘,蝶占先机翩翩忙。芳草离离欲沾裙,娟娟莲步闲还慌。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与女子步态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柳条依依意娇娘”,以柳条之柔美,比喻女子之娇艳。柳条依依,随风摇曳,如同娇娘之婀娜多姿,情意绵绵。

次句“蝶占先机翩翩忙”,描述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抢占春光的情景。蝴蝶的翩翩之姿,与首句的娇娘相呼应,共同营造出春日里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同时,“占先机”也暗示了蝴蝶的敏锐与勤劳,为春日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第三句“芳草离离欲沾裙”,通过芳草的茂盛与欲沾裙的细节,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色的宜人。芳草离离,绿意盎然,仿佛要沾上衣裙,为女子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韵味与春日的浪漫。

末句“娟娟莲步闲还慌”,则是对女子步态的细腻描绘。娟娟莲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优雅如莲。而“闲还慌”则捕捉到了女子步态中的微妙变化,既显得悠闲自得,又略带一丝慌乱,或许是因为春日的美景让她心生欢喜,又或许是因为蝴蝶的翩翩之姿让她略感羞涩。这种矛盾而细腻的情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柳条、蝴蝶、芳草与女子的描绘,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情感细腻的春日画卷。

(友情)只咏风月意甚驰,壮心映月愧故知。天下一家亲兄弟,对月能饮一杯无?

这是一首充满友情与豪情的诗。我们可以这样解读:

“只咏风月意甚驰”:诗人开始时只是在吟咏风月,但思绪却因此而飘得很远,意驰神往。

“壮心映月愧故知”:当映照在月光下的壮志雄心,却让他对旧日的知己感到愧疚。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壮志还未实现,或是因为与旧友的交往中有未尽之意。

“天下一家亲兄弟”:诗人转而提出“天下一家”的理念,认为四海之内皆是兄弟,表达了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对月能饮一杯无?”:最后,诗人邀请友人,对着这轮明月,是否能共饮一杯呢?这既是对友情的呼唤,也是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风月、壮志、天下一家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待。

(嫦娥)水浸广寒宫,嫦娥寂寞红。思乡浩盈把,悔贪灵药呑。

这首诗以嫦娥为主题,描绘了她身居广寒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她对吞食灵药的悔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首句“水浸广寒宫”,通过“水浸”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广寒宫的冷清与孤寂,仿佛整个宫殿都被冰冷的水所包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次句“嫦娥寂寞红”,这里的“寂寞红”既表达了嫦娥的孤独之感,又暗含了她内心的哀怨与愁苦。红色通常与热情、活力相关联,但在这里却与“寂寞”并列,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嫦娥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第三句“思乡浩盈把”,直接表达了嫦娥的思乡之情。她身处广寒宫,远离人间烟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滔滔江水,浩渺无垠,难以抑制。这里的“浩盈把”形象地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浓烈与无法把握。

末句“悔贪灵药呑”,揭示了嫦娥内心的悔恨。她因为贪图长生不老而吞食了灵药,结果却孤身一人被困在广寒宫,与亲人、故乡永隔。这里的“悔贪”二字,表达了嫦娥对过去选择的深深懊悔。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嫦娥身居广寒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她对吞食灵药的悔恨。这首诗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天下)天下兄弟姐妹星,星星挂在苍穹中。不耐寂寞便下凡,借我一生众生同。

‌《天下》诗句解析‌

此诗以“天下兄弟姐妹星”开篇,寓意广泛的人际联系与共鸣。

‌兄弟姐妹星寓意‌:指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姐妹,彼此相连,共同构成人类社会这片星空。‌星星挂在苍穹中‌:象征着每个人的独特与高远,虽远却相互照耀。‌不耐寂寞便下凡‌:暗示着人们不满足于孤独,渴望相互理解与交融。‌借我一生众生同‌:表达了诗人愿以自己的一生,去体验、理解和共情于所有众生的情感与经历。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间温情、相互理解与共鸣的深切向往。

(浪浪)浪浪天风月东上,苍苍海涛拍岸响。鱼龙寂寞波心冷,心潮逐浪助波澜。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想象力的诗歌,描绘了海天相接、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同时也寓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浪浪天风月东上”:首句以“浪浪”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翻滚、连绵不绝的景象。接着,“天风月东上”勾勒出一幅天风浩荡、月华初升的壮美画面,为全诗奠定了辽阔而深远的基调。

“苍苍海涛拍岸响”:第二句进一步描绘海浪的汹涌澎湃,“苍苍”形容海色的深邃与苍茫,与“海涛拍岸响”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浪涛声,感受到大海的磅礴气势。

“鱼龙寂寞波心冷”:第三句笔锋一转,从壮阔的自然景象转向了内心的感受。“鱼龙寂寞”寓意着深海中的生物也感到孤独与寂寞,而“波心冷”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凄凉之感,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心潮逐浪助波澜”:末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大海的波涛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心潮逐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助波澜”则寓意着这种内心的激荡与大海的波涛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歌的宏大与深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海天相接、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象,寓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它既表现了大海的壮阔与美丽,也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想象力的佳作。

(三言)西风急,秋草黄,大漠冷,塞上寒,木叶落,洞庭波,雁飞南,人字翔,故园梦,心似箭,云与雾,莫遮眼,水与山,只等闲,千万里,不为难,展翅雄,奋心壮,心齐一,归故乡。

(词牌)柳梢青里醉花阴,临江仙子绮罗香。轻扑团扇玉蝴蝶,花犯六丑满庭芳。

这是一首将多个词牌名巧妙串联在一起的诗句,每个词牌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象和美感。下面是对这句诗的解读:

“柳梢青里醉花阴”,这里的“柳梢青”和“醉花阴”都是词牌名,前者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柳色或离愁别绪,后者则多用来表达女子的柔情与醉态。此句仿佛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柳丝轻拂,花间女子微醉的画卷。

“临江仙子绮罗香”,“临江仙”即“临江仙子”,是一个充满仙气的词牌名,而“绮罗香”则常用于形容华美的服饰和芬芳的香气。此句将仙子与绮罗的香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香气袭人的氛围。

“轻扑团扇玉蝴蝶”,“团扇”是古代女子常用的扇子,而“玉蝴蝶”则是一个轻盈、美丽的词牌名。此句中的“轻扑”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女子轻轻挥动团扇,仿佛要扑捉那飞舞的玉蝴蝶的场景。

“花犯六丑满庭芳”,“花犯”和“六丑”都是较为独特的词牌名,前者可能暗含对花的某种“冒犯”或“挑战”,后者则可能寓意某种不完美或别致的美。而“满庭芳”则是一个充满芬芳和喜悦的词牌名。此句将这三个词牌名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美感体验,仿佛庭院中花香四溢,但同时也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句通过巧妙地将多个词牌名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象和美感体验。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词牌名的独特理解

(戏蝶)满身绮罗香,招来蝶舞狂。团扇轻扑走,那知更身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主要围绕“戏蝶”这一主题展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满身绮罗香”,以绮罗之香代指人身上的香气,形象地描绘了人物身着华丽服饰,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种香气吸引了蝴蝶的注意。

接着,“招来蝶舞狂”一句,进一步描述了蝴蝶因香气而狂舞的情景,蝴蝶仿佛也被这香气所迷,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姿态。

第三句“团扇轻扑走”,描述了人物用团扇轻轻扑打蝴蝶的动作,试图将蝴蝶赶走。这一动作既显得优雅,又带有一种俏皮和可爱的意味。

最后一句“那知更身沾”,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原本以为用团扇可以轻易地将蝴蝶赶走,却没想到在扑打的过程中,蝴蝶的翅膀或身上的花粉反而沾到了自己身上。这一细节既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也寓意着生活中的一些小意外和惊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人与蝴蝶互动的有趣画面,同时也寓含了生活的哲理:有时候,我们试图去改变或摆脱某些事物,却反而会被它们所影响或改变。

(天鹅)心心相印两天鹅,戏日西山一银河。寒江亦有孤鸿影,顾影自怜奈若何。

这是一首描绘天鹅情感的诗歌,充满了深情与哀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首句“心心相印两天鹅”,以“心心相印”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两只天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它们心灵相通,彼此理解。

“戏日西山一银河”,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天鹅们的快乐时光。它们在夕阳西下、银河闪耀的时刻嬉戏,画面既美丽又浪漫,象征着它们生活的幸福与和谐。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却转向了哀愁。“寒江亦有孤鸿影”,这里的“孤鸿”与前面的“两天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其中一只天鹅可能遭遇了不幸或离别,使得另一只天鹅孤独地留在寒江之上,形单影只。

“顾影自怜奈若何”,这句诗表达了孤独天鹅的无奈与自怜。它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哀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份痛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鹅的情感变化,从幸福到孤独,再到无奈与自怜,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以及生活中的无常与变迁。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是最美好的爱情,也可能遭遇挫折与不幸,而面对这些困境时,我们往往只能默默地承受,无力改变。

(词牌)南浦临江仙,瑶华柳梢青。天香虞美人,西河醉花阴。疏影双双燕,薄幸忆王孙。秋霁阮郎归,八归喜迁莺。

这是一首列举词牌的诗,每一句都提到了一个或两个词牌名,充满了文学韵味。以下是对这些词牌的简要解释和赏析:

‌南浦临江仙‌“南浦”和“临江仙”都是词牌名。南浦常用于表达送别之情,临江仙则多用于描绘仙境或高洁之态。‌瑶华柳梢青‌“瑶华”和“柳梢青”同样为词牌名。瑶华象征着美丽而高贵的事物,柳梢青则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柳树,寓意青春或美好的时光。‌天香虞美人‌“天香”和“虞美人”都是著名的词牌。天香常用来形容极其芬芳或高贵的事物,虞美人则与古代美女虞姬有关,多用于表达哀婉或美丽之情。‌西河醉花阴‌“西河”和“醉花阴”都是词牌名。西河多用于描绘壮阔的河流景色,醉花阴则常用于表达沉醉于美景或爱情之中的情感。‌疏影双双燕‌“疏影”和“双双燕”都是词牌,也常作为诗词的题目或意象。疏影多用于形容稀疏的树影或月光下的景物,双双燕则象征着爱情或伴侣的亲密无间。‌薄幸忆王孙‌“薄幸”和“忆王孙”都是词牌名。薄幸常用于表达不幸或薄命的情感,忆王孙则多用于怀念故人或往昔的美好时光。‌秋霁阮郎归‌“秋霁”和“阮郎归”都是词牌。秋霁常用于描绘秋天雨过天晴的美景,阮郎归则与古代爱情故事相关,多用于表达思念或归来的情感。‌八归喜迁莺‌“八归”和“喜迁莺”都是词牌名。八归可能寓意着八方归来或多次归来,喜迁莺则常用于表达喜庆或春天来临的欢乐情感。

整首诗通过列举这些词牌名,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词牌都蕴含着特定的情感或景象,是古人表达情感和描绘世界的独特方式。

[徐渭]山林野狐青滕树,平倭奇策一壮夫。诗酒生涯非本意,笔底明珠似泪珠。

徐渭:多才多艺,命运波折‌

‌才情横溢,涉猎广泛‌诗酒生涯,艺术造诣深。“山林野狐”,喻其才思敏捷。‌平倭奇策,一壮夫形象‌智谋出众,助平倭寇。“平倭奇策”,彰显其英勇与智慧。‌诗酒非本意,命运多舛‌虽享诗酒之名,实则生活困顿。“笔底明珠似泪珠”,抒发心中之苦。

徐渭,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与谋士,他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与波折。他以“山林野狐”自喻,展现出才思的敏捷与艺术的深厚造诣。同时,他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壮夫,曾助平倭寇,立下奇功。然而,诗酒生涯并非其本意,生活中的种种困苦使他内心充满哀愁,笔下的明珠也似泪珠,流露出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八大]破国亡家一头陀,禅耶颠耶可奈何。血泪江山谁看取,途穷日暮落山阿。

这首诗似乎是对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与评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破国亡家一头陀”:这里的“头陀”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也用作僧人的代称。此句意指某人或某势力导致国家破败、家庭离散,而他自己却如僧人一般,似乎对世事无所挂念。

“禅耶颠耶可奈何”:这句中的“禅耶”与“颠耶”形成对比,前者代表禅定、清心寡欲的僧人状态,后者则可能暗指疯狂、颠倒的行为。整句表达了对这种矛盾、反常现象的无奈和感慨。

“血泪江山谁看取”:这句描绘了国家经历战乱或动荡后的凄凉景象,江山如画却浸透了血泪。同时,也暗含了对于谁能够真正看到、理解并拯救这片苦难江山的疑问。

“途穷日暮落山阿”:这句中的“途穷日暮”象征着困境和末路的到来,而“落山阿”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山河沦落的悲凉画面。整句表达了对局势无法挽回的哀叹。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导致国家破败、家庭离散的深刻感慨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江山社稷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然而,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所指人物,则需要结合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进行解读。

[石涛]奇峰淘尽苦瓜僧,墨点泪点满眼中。扬州胜事传千里,怪底层云时时生。

奇峰淘尽苦瓜僧,墨点泪点满眼中。扬州胜事传千里,怪底层云时时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苦瓜僧”的人物形象,以及他所在扬州的胜景与奇异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奇峰淘尽苦瓜僧”:“奇峰”可能象征着艰难险阻或世间的种种挑战。“淘尽”意味着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和洗礼。“苦瓜僧”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角色,可能代表着历经苦难、内心充满愁苦但仍坚守信仰或追求的人。“墨点泪点满眼中”:“墨点”可能代表着学问、文化或书写的痕迹,也可能象征着智慧和知识的积累。“泪点”则明确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满眼中”意味着这位“苦瓜僧”的眼中充满了墨点与泪点,既体现了他的学识与才华,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扬州胜事传千里”:“扬州”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代表着一种文化或地域的象征。“胜事”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值得称道的事迹。“传千里”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或事迹声名远播,广为人知。“怪底层云时时生”:“怪底”可能表示对某种奇异现象的探究或疑问。“层云”象征着变幻莫测、层出不穷的事物或情境。“时时生”意味着这些奇异的现象或事物不断出现,给扬州增添了更多的神秘和魅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苦瓜僧”的形象和扬州的胜景,展现了一个历经苦难但仍坚守信仰或追求的人,以及他所处环境的神秘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苦瓜僧”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扬州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

[板桥]为民小令可爱怜,辞帽扬州作画师。胸中有竹三千竿,五笔生篁满眼诗。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叫“板桥”的人物,他身为小令(可能指地方官员或文人)却深受民众喜爱。他辞去了官职,选择在扬州作画为生,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情怀。他的胸中仿佛藏着三千竿竹子,每一次挥毫泼墨,五笔之下便能生出满目生机盎然的竹林,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板桥弃官从艺、胸中藏竹、五笔生诗的形象,表达了对板桥高洁情操和艺术才华的赞美之情。板桥以画竹为寄托,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融入画中,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杜甫吟]大星沉埋在吾乡,灵气煌煌散四方。布衣诗人慰唐民,四夷之人亦应响。东瀛粉丝远千里,不畏泞泥道路难。汩罗有魂相为伴,古今同一永绵长。不知商贾名与姓,英雄风骨散丘山。文昌一脉胜船炮,唯有李白杜甫郎。诗情永存浩气旺,鲁殿重光五洲海。愿吾民诗心常开启,文艺复兴振宇寰。杜甫墓在平江,当为衣冠坟。

水面出芙蓉,一一清圆样。如佛千万身,又似众身相。西洲有佳人,东园可采莲。佳人与莲花,相映亦相象。(仿六朝民歌)

(桃源)烟树婆娑屋舍俨,良田美景桃花艳。远山环抱秦人村,武陵渔人误仙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般的桃源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烟树婆娑屋舍俨”,通过“烟树婆娑”描绘出了一幅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而“屋舍俨”则表现出这里的房屋整齐有序,显得十分庄重和古朴。

次句“良田美景桃花艳”,进一步描绘了桃源的优美景色。这里的田地肥沃,景色宜人,尤其是那盛开的桃花,更是鲜艳夺目,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第三句“远山环抱秦人村”,将视角拉远,展现了桃源的地理环境。远山环抱之中,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村落——秦人村,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历史感和神秘感,让人不禁对这里产生无限遐想。

最后一句“武陵渔人误仙境”,则巧妙地引用了典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深的意境之中。武陵渔人误入仙境的故事,让人们对这个桃源产生了更多的向往和想象。这里的“误”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现出了渔人的惊喜和意外,也暗示了这个桃源的非凡和神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般的桃源景象。这里的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环境古朴,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引用典故和巧妙的用词,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对桃源的无限向往和遐想。

(山泉)龙转蛇曲弯,幽兰迎道旁。泉声与鸟鸣,回音落深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生动的山泉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山泉)龙转蛇曲弯”,以“龙转蛇曲”形容山泉的路径曲折蜿蜒,如同龙蛇般盘旋,生动地描绘出山泉的流动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美感。

次句“幽兰迎道旁”,点出山道旁生长的幽兰,幽兰的高洁与清雅,为这幅山泉图景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色彩,也暗示了此地的清幽与宁静。

第三句“泉声与鸟鸣”,将山泉的流水声与鸟儿的鸣叫声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声画并茂的画面。泉声潺潺,鸟鸣啾啾,两者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生动的自然氛围。

末句“回音落深潭”,以“回音”和“深潭”作为结尾,既表现了山泉流经深潭时产生的回音效果,也给人一种深远而悠长的感觉。回音在深潭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在低语,增添了整首诗的意境与韵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山泉图景。诗人以山泉、幽兰、鸟鸣等元素为媒介,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雪岭)雪岭之雪云兄弟,悠悠闲去还相依。皓皓仙侣欲化水,润物无声济华裔。

这是一首描绘雪岭之雪的优美诗篇,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深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雪岭之雪云兄弟”,以拟人的手法将雪与云紧密相连,如同兄弟一般,共同悠游于天际,相互依傍。这种描绘不仅赋予了雪和云以生命和情感,也展现了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句“悠悠闲去还相依”,进一步强调了雪与云的悠闲自在和相互依存。它们悠然地飘荡,无论去向何方,都始终相依相伴,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第三句“皓皓仙侣欲化水”,将雪和云比作皓皓的仙侣,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洁白无瑕和超凡脱俗。同时,“欲化水”一词也暗示了雪和云最终将融入大地,化作滋润万物的甘霖。

最后一句“润物无声济华裔”,则是对雪和云化作水后润物无声、滋养万物的赞美。它们虽然无声无息,但却在默默地滋润着大地,为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为华夏大地带来了丰饶和繁荣。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雪岭之雪的美丽和神奇,以及它们对大自然的贡献和滋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巍巍明珠,立浦之东。独立高标,寰惊海宇。传播文明,发扬精神。引领群楼,世纪龙腾。(登东方明珠电视塔有感)

(云中)云中翠郁郁,青山相拥护。茅舍隐贤哲,百鸟鸣空谷。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逸生活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云中翠郁郁,青山相拥护。”首句“云中翠郁郁”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翠郁郁”形象地表达了山林的茂盛和生机勃勃。接着,“青山相拥护”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峦的连绵和相互依偎的姿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茅舍隐贤哲,百鸟鸣空谷。”第二句“茅舍隐贤哲”将人们的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了山中的人文景观。这里的“茅舍”代表着简朴的生活,而“隐贤哲”则暗示着有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最后,“百鸟鸣空谷”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回到自然之中,百鸟在空旷的山谷中鸣叫,声音回荡,增添了山中的生机和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隐逸的生活氛围。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贤哲”和“百鸟”等元素也寓意着人与自然、智慧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屈原)大夫见放离国朝,茫茫江潭自泛舟。衣荷佩兰自馨香,不作世间一醉豪。沅湘画卷动诗骚,山鬼湘妃皆美好。问天奇章并九歌,沉沙汩水任江滔。

(屈原)大夫见放离国朝,茫茫江潭自泛舟。衣荷佩兰自馨香,不作世间一醉豪。沅湘画卷动诗骚,山鬼湘妃皆美好。

这首诗是对屈原境遇与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描绘了他与沅湘自然风光的紧密联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大夫见放离国朝,茫茫江潭自泛舟。”这句描述了屈原被放逐离开国都的遭遇。他孤身一人,在茫茫的江潭上泛舟漂流,显得孤独而坚韧。

“衣荷佩兰自馨香,不作世间一醉豪。”这句描绘了屈原的品格。他身着荷叶,佩戴兰花,自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他不愿沉溺于世俗的醉酒狂欢,保持了高洁与清醒。

“沅湘画卷动诗骚,山鬼湘妃皆美好。”这句则是对沅湘风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屈原诗歌的赞誉。沅湘的画卷仿佛因屈原的诗歌而更加生动,山鬼与湘妃等传说中的形象也显得更加美好。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屈原诗歌魅力的颂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屈原的遭遇、品格以及与沅湘风光的紧密联系,展现了他高洁坚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伟大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诗歌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崇高敬意。

(田田)田田清荷叶,盈盈一水间。清圆自净洁,珠玑映红颜。一珠一莲红,珠珠一化身。本自污泥中,出水不染尘。四处溢馨香,千里一处凉。人间有炎热,此即须弥山。

(田田)田田清荷叶,盈盈一水间。清圆自净洁,珠玑映红颜。一珠一莲红,珠珠一化身。本自污泥中,出水不染尘。

这是一首赞美荷花之美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花清雅、高洁的形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田田清荷叶,盈盈一水间”,以“田田”形容荷叶茂盛、相连的样子,展现出荷塘的广阔与生机。“盈盈一水间”则描绘了荷叶与水面之间的轻盈姿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清圆自净洁,珠玑映红颜”,进一步描绘了荷叶的形态与色彩。荷叶清圆而洁净,如同珍珠般熠熠生辉,与荷花的红颜相映成趣,更显荷花的娇艳与高雅。

“一珠一莲红,珠珠一化身”,这两句通过比喻,将每一颗荷叶上的露珠都比作一颗珍珠,与每一朵红莲相映成辉。同时,也暗示了荷花与露珠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荷花在露珠映衬下的更加美丽多姿。

最后,“本自污泥中,出水不染尘”,这两句揭示了荷花的生长环境与品质。荷花虽生于污泥之中,但一旦出水便不染尘埃,保持着自身的清净与高洁。这也是对荷花坚韧不拔、洁身自好的品质的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荷花的清雅之美与高洁品质。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荷花的独特魅力。

(团团)团团清圆散珠玑,红粉一枝碧波里。红瘦绿肥凉初透,叶底鱼儿任天机。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生物和谐共处的优美诗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团团清圆散珠玑”,以“团团”形容某物的圆润形态,可能是指荷叶或花朵的簇拥之态。“清圆”进一步强调了其清澈而圆润的特征,“散珠玑”则比喻露珠或水滴在荷叶上散落,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

次句“红粉一枝碧波里”,“红粉”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但在这里借用来描绘一枝鲜艳的花朵,它在碧绿的波涛(可能是指荷叶或水面)中显得格外醒目。

第三句“红瘦绿肥凉初透”,“红瘦”可能指花朵因季节或时间而稍显凋零,“绿肥”则形容荷叶或植被茂盛。“凉初透”暗示着初秋或清晨的凉意开始渗透。

末句“叶底鱼儿任天机”,“叶底”指的是荷叶之下,“鱼儿”在荷叶下自由游动,“任天机”表达了鱼儿顺应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圆润清澈的荷叶上散落着晶莹的露珠,一枝鲜艳的花朵在碧波中亭亭玉立,季节的变换带来了一丝凉意,而荷叶下的鱼儿则悠然自得地生活着。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物和谐共处的向往。

(禅语)庄严佛土莲花香,杨枝一叶水一团。苦海众生盼得渡,莲瓣舟行须弥山。

这段禅语富含深意,描绘了一幅庄严而慈悲的佛教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众生得救的深切期望。以下是对这段禅语的解读:

“庄严佛土莲花香”:“庄严佛土”指的是佛教中理想化的净土,是佛陀教化众生的理想场所,充满了祥和与慈悲。“莲花香”则象征着净土的美好与纯洁,莲花在佛教中是圣洁、清净的象征,其香气四溢,代表着佛土的庄严与芬芳。

“杨枝一叶水一团”:“杨枝”在佛教中常用于清洁,代表着去除污垢、净化心灵;“一叶”可能指的是微小的杨枝叶片,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也能带来净化。“水一团”则可能象征着佛法如甘露,能滋润众生心田,带来清凉与解脱。

“苦海众生盼得渡”:“苦海”是佛教中对尘世苦难的一种比喻,众生在尘世中挣扎,如同在苦海中漂泊。“盼得渡”表达了众生对脱离苦难、达到彼岸的深切期望。

“莲瓣舟行须弥山”:“莲瓣舟”可能指的是以莲花为舟,象征着依靠佛法的力量可以渡过苦海。“行须弥山”则寓意着即使面临如须弥山般巨大的困难,也能凭借佛法的力量将其克服,最终达到解脱的彼岸。

综上所述,这段禅语通过描绘佛土的庄严与芬芳、佛法的净化与滋润、众生的苦难与期望以及依靠佛法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念,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净土、修行、救度与众生解脱的深刻思想。

0 阅读:0

笑笑雷家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