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红学家:四大名著都以女娲补天统括全书,难道都是写的清朝?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6-11 15:23:16

《石头记》以女娲补天神话开篇故事,迄今,仍无红学家解释清楚这是为什么。与《石头记》几乎同时期的《西游记》,也以这段神话为全书开篇,花果山上的石猴,就是老子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的补天石。

再往前看,《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中则以大量的隐喻符码,暗藏了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也是女娲补天。

四大名著都以女娲补天统括全书,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机密呢?如果说,《石头记》以此神话开篇,写的是清朝历史。那么,《西游记》也是写的清朝吗?如果《西游记》也是,成书于明初(至成化年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又当怎讲呢?

朱元璋自比颛顼,四大名著因此以女娲补天神话统括全书?

这件事,我已经讲过多次,在此,再从四大名著的角度,解读《石头记》开篇之谜。

女娲补天神话,出自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这部书的本名是《淮南鸿烈》。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中说:“鸿,大也;烈,明也”,《鸿烈》即“大明”。四大名著以《鸿烈》为全书主线,就是借别朝历史隐写“大明”。

在《淮南子·览冥训》中,就有一段女娲补天的事迹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这段神话的背景是三皇五帝之颛顼时期,因为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等等天文变化,以及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等地理变迁,导致了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苦难人文历史。因此,女娲前来救颛顼之民。

那么,这段神话与四大名著所隐写的大明历史有什么关联呢?《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太祖)出自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姓”。以朱元璋之说,他们家是颛顼帝的后裔。再往前追溯,颛顼帝是黄帝的爷爷,黄帝则是风姓娲皇氏的后代。

因此,《明实录》讲述了这样一段太祖降世的神话: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尝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因此,从西北来到朱元璋家舍南麦城的“黄冠”,就是朱明先祖黄帝,也就是说,朱元璋是黄帝赐予朱家的“冷香丸”,也就是《石头记》中的冷子兴。这段神话十分厉害,朱元璋就把自己说成了黄帝“禅让”之颛顼帝。

舍南麦场,在《水浒传》中就是史家庄、桃花村、柴家庄、穆家庄中的“打麦场”。陈氏太后吞了这粒“冷香丸”,“口有香气”,天历元年朱元璋诞生,就是四大名著中都写到的“天香”。颛顼是黄帝之孙,《水浒传》中因而写了个“孙立”,朱元璋立孙子做皇帝的机密原来就在《明实录》中。

女娲补天,补的就是颛顼之天。朱元璋化身帝颛顼,或者说是颛顼“转世”,受了黄帝的禅让。但大明太祖依然不满足,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议定“洪武”年号,给儿子以“木”取名,以“水木火金土”五德为朱家立字辈,暗喻他们家就是中国皇帝正统,可与五帝齐名。

于是,《水浒传》就塑造了一个“太祖五德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故又谐音“太祖武德皇帝”。“朱李石刘郭”,五代朱家五代,五代是朱温开启,书中所写的嘉祐三年瘟疫就是朱温(瘟)。

女娲补天补的就是颛顼之周天,四大名著相继以女娲补天统括全书,无论从上古神话还是朱明家史角度解读,都是隐写的大明历史。

朱元璋即淮南子,女娲补天隐写大明家史?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因其父刘长而由阜陵侯复立淮南王。期间,召集门客“八公”著《鸿烈》。古之淮南,指的是淮河以南到长江沿岸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等区域。而淮南王刘安的封地,则以寿春为都邑,辖九江、庐江、豫章三郡。明初,淮南全境隶属凤阳府。如此,“淮南子”被借喻为朱元璋。

“淮南子”聚八公编《淮南子》,淮南便有八公山。八,即重八之八。公,“平分也。从八从厶”,《淮南子》与八公,也就隐写了淮南子重八。

“重八”的隐写符码,四大名著中不仅以“公”为喻,还有“松”,“十八”等等。更有直接写“重八”者。《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如反复写典韦铁戟“重八十斤”,《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在伏魔之殿大门上见到“重重迭迭”的封皮,是八九代祖师贴的,宋江江州“装风”说风话:玉皇大帝赐给他一颗金印,“重八百斤”。

《西游记》写的稍微隠涩,自八百里福陵山之后,猪八戒遇八百里通天河、七绝山、狮驼岭等等,就是“朱重八”。《石头记》的作者是大明朱家之后,“重八”就写得更加隐晦了。《石头记》中是如何隐写大明太祖的,当另外行文解读,此处按下不表。

上文女娲补天总共做了四件事,这四件事都被四大名著点化而隐写朱明家史。以下,逐一解读。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五色石点化为朱家五德字辈,色,“从人从卪”,卪,瑞信也,以玉为信物之意,指的是皇帝使臣所持之符节。朱元璋,字国瑞,年号洪武,故而,《水浒传》中误走妖魔的洪太尉名叫洪信。太尉为武职,洪太尉本身就是“洪武”。

《石头记》中有贾瑞字天祥,贾天祥即“假天香”,瑞,即国瑞之“瑞”。石涛告诉读者,这回书是假借大明太祖之名,隐写大明“淫丧天香楼”。“石即豕,亥字寓焉”,《石头记》总括四大名著,终于解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石”的寓意。关于四大名著中的“石”,将另辟文章解读。

《石头记》即“豕头记”,也就是朱家皇帝之“传记”,书中写作“记传”。“无才可去补苍天”,则是点化了“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句诗出自八大山人的《自画题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蒴源应太古,坠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消酒做顽仙。”

八大山人这首诗,就是以女娲补天神话来写自己的家史。我在很多文章中讲过,《石头记》是以石涛家为主线,以南明为主背景隐写的大明家史,大明宁王之后朱耷是第二作者。八大山人比石涛的辈分高,批注中透露出的作者长辈即此人。

脂批有两人,一个是脂研斋,另一个是脂砚斋,大致是石涛与八大山人的又一隐藏身份。

断鳌足以立四极。“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邓伯言这句诗,为朱元璋定鼎南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四大名著以女娲补天神话统括全书,就是写的大明家史。《三国志通俗演义》:“安排香饵,以钓鳌鱼”,《水浒传》中,宋江夜看小鳌山,《西游记》中则有东胜神洲傲(鳌)来国。“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则是《石头记》中的句子。

鳌,大海龟,龟是玄武的形象,隐喻《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的“首戴一龟”者,也就是以玄武大帝转世自称的永乐皇帝。“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薛蟠粗鄙的酒令,其实道尽了大明兴亡历史。

杀黑龙以济冀州。冀州为古代九州之首,“九”在四大名著中隐写的就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建诸子所封之九大皇子藩王。比如,九大王、九纹龙、九尾龟等等。九大藩王原本以秦王朱樉为首,但朱棣最终做了皇帝,岂不就是九头虫之首?

冀,谐音姬。朱元璋家出自高阳氏姬姓,因而,自称金鸡,作《金鸡报晓》诗。大明国号出自吴回祝融(融,大明也),朱元璋因此先做吴国公,后称吴王。吴,谐音“乌”,乌鸡国即吴姬国,无稽崖即吴姬鸭。

积芦灰以止淫水,就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石头记》明确以女娲补天开篇,所隐真事,就是大明兴亡家史。《西游记》第三十五回,银角大王说紫金葫芦:“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紫金,即紫金山,葫芦,在四大名著中反复出现,就是以女娲补天隐写大明以及大明来历。

《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只字不提女娲补天,其中的原因应当是明朝当时已经对这段神话与大明的关系非常熟悉,作者用的是其他符码,暗藏了“鸿烈”。《西游记》、《石头记》则是在大明灭亡后成书的,也就直写了“淮南子”。

《三国志通俗演义》有38处写了“芦苇”,其中,“葫芦”10处。《水浒传》则有142处写到了芦苇,其中“葫芦”25处。这就是这两大名著以“芦苇”隐写的“积芦灰以止淫水”,暗藏了女娲补天神话,写的也是“鸿烈”、“淮南子”。

前面的文章中讲过,《石头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解读为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纯属无稽之谈。这种解读完全无视了《红楼梦》开篇立意本旨,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的臆想。四大名著都写了“淫”,这个字不是说的男女不良私情,而是出自“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洪水,隐写的就是洪武。

淫,是“寅”的谐音,是大明兴亡的一个重要符码。以下,撷取四大名著中的“寅”,简要说说“虎兔相逢大梦归”。

《三国志通俗演义》写了很多“寅日”,最典型、也是写得最多的是“丙寅”。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至二十二日丙寅乃风息”,“先主于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征伐东吴,诸葛亮“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北伐,孙权“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称帝,司马懿擒获公孙渊,对众将说:“吾前夜丙寅日,见那星落于此处,今夜壬申日应矣”。

朱棣修订《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永乐元年六月丙寅,太祖实录成”。以《太祖实录》修订完成,隐写了大明太祖已经驾崩。丙寅这天,大明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有一笔记载:吴元年(1367年)冬十二月,“丙寅,命世子及诸子名”。原来,朱元璋家的五德字辈是在这一年的一个丙寅日确定的,大概,“洪武”年号也是在吴元年才议定的。

朱元璋,本不在“五行”之中,因以五德为字辈,象征朱明五德循环生生不息,即以“洪”为水,第二代就是木字辈。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说潘金莲年龄:“那娘子属虎,戊寅年生,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此处的戊寅,指的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这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在七日后登基,第二年改年号建文。建文元年是大明新的年号,故是“新年”,这一年朱允炆恰好是二十三岁(九、十、三相加)。

《西游记》第一回多处写到寅,比如“故曰人生于寅”。人生即壬申,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司马懿说的“壬申”,都指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这一年三月,朱标薨逝。这件事在大明历史上影响深远,若是朱标在,也就不会有《水浒传》中所写的“孙立”,也不会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隐写的靖难之役。

《西游记》、《石头记》都以靖难之役为重要历史节点,四大名著中的“桃”就是木兆,寓意朱棣起兵谋反,而终将亡于木字辈。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只见到了大明太祖戊寅年“闻雨降而喜形于色”驾崩的历史,是大明第一次“虎兔相逢大梦归”。《西游记》、《石头记》则完全见证了大明以及南明灭亡。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月,顺治诣北京南郊告祭天地,遣官告祭太庙、社稷,正式取代大明。顺治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农历戊寅年。巧合的是,大明太祖崩于戊寅,取代大明的顺治则生于戊寅。这是四大名著中第二次“虎兔相逢大梦归”。

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以弓弦将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缢杀于金禅寺,四月二十六日搬运柴薪焚化。至此,大明彻底灭亡。这一年,则是农历壬寅年。朱由榔“烈火烹油”的时间,写在了《石头记》第二十七回书中。《西游记》中的金山寺金蝉子,以及布金禅寺,也是交代了南明灭亡之地。

《石头记》第一作者是靖江王之后石涛,他们家于顺治七年(1650年)灭亡,这一年是农历庚寅年。第二十六回,薛蟠把唐寅说成“庚黄”,其实,隐写的就是靖江王灭亡的庚寅年。

明为日月,月在四大名著中都是明的隐喻意象。以兔喻月,大明遇虎年而遭遇重大变故,乃至皇朝终结,就是贾探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的终极寓意。

娲皇氏是伏羲氏之妹,风姓。所以,《石头记》中的香菱便是“羲皇上人”。风流、风月、风情、风话、阴风、鸹风,以及借东风,等等,三大名著中的“风”都是写的大明源流。

大明朱家因娲皇氏补天而立四极,又因“淫水”而亡,这就是三大名著以女娲补天统括全篇,以及开篇全书的寓意所在。包括《石头记》在内的四大名著,都是隐写的大明兴亡历史,与清朝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说《石头记》写的是清朝江宁织造府曹寅家事,那么,敬请红学界解读,这部小说为何以女娲补天开篇、统括全书?

0 阅读:1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