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管理大于经营时,你的企业离死期不远了

蒋钦聊聊 2024-08-04 10:31:07

✎ 导语

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而不是凌驾于经营之上的。

你是否曾经疑惑,为何一些企业明明管理严谨、制度完善,却仍然难逃衰败的命运?

你是否发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往往在管理的“勤奋”中,悄然失去了经营的灵魂?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当管理大于经营时,企业离死期真的不远了。

01

过度管理,会严重拖垮经营

当管理过度时,它不仅无法为经营提供助力,反而会成为经营的绊脚石。

1. 高成本:过度管理,经营成本会猛增

过度管理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经营成本的猛增。

当企业沉迷于管理的繁琐和复杂时,它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持这种管理。

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是决定企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成本高昂的企业,即使其产品再好,也难以在价格上获得优势。

而过度管理正是导致企业成本高昂的罪魁祸首之一。

2. 低效率:过度管理,员工效率会猛降

过度管理的另一个后果是员工效率的下降。

当企业被繁琐的管理制度和复杂的组织架构所束缚时,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抑制。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各种管理要求和考核标准,而真正用于创造价值和工作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还会引发员工的抵触和反感。

因为,没有人愿意被繁琐的管理所束缚,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被压抑。

当员工对管理产生抵触和反感时,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02

经营>管理

管理勤奋掩盖不了经营懒惰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我们常常看到管理者们忙得不亦乐乎,会议连连、报表堆堆、制度条条框框。

然而,这种表面的“管理勤奋”往往掩盖了经营上的懒惰。

这是为什么呢?

1. 管理永远是为经营服务的

经营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

而管理,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看到,许多企业沉迷于管理的“勤奋”,忘记了经营的初心。

他们热衷于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热衷于构建复杂的组织架构,却忘记了去关注市场的变化,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如果管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营上的成果,那么这种管理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它可能让企业陷入繁琐的事务中,失去了对市场的敏感和对客户的关注。

2. 管理永远要走在经营后面

经营是开拓,是创新,是引领企业前行的力量。

而管理,则应该是跟随经营的步伐,为经营提供支持和保障。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我们却看到了一种颠倒的现象:

管理走在经营的前面,甚至取代了经营的地位。

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当管理成为企业的主导力量时,它往往会抑制经营的创新和活力。

因为管理总是倾向于稳定和秩序,而经营则需要变化和突破。

当管理过于强大时,它就会成为经营的枷锁,束缚企业的发展。

03

5个建议培养你的经营思维

要避免“管理大于经营”的陷阱,企业领导者必须培养正确的经营思维。

以下五个建议,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1. 价值论:用户第一,客户第二

在企业的经营中,我们常常听到“客户至上”的口号。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往往发现,企业更关注的是客户的订单和利润,而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体验。

这是一种短视的经营思维,它会让企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

正确的经营思维应该是“用户第一,客户第二”。

企业首先要关注的是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只有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才能赢得客户的订单和利润。

因为,用户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只有真正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企业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实现持续的发展。

2. 利润论:降本增效,平衡发展

在企业的经营中,降本增效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许多企业却往往只关注降本或增效的单一方面,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这是一种片面的经营思维,它会让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

正确的经营思维应该是既关注降本又关注增效。

企业要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来实现降本;同时,也要通过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拓展市场等方式来实现增效。

只有实现了降本和增效的双重目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事实论:务实求真,现场主义

在企业的经营中,我们常常听到各种数据和报告的分析和解读。

然而,这些数据和报告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的反映,而真正的经营实况却往往隐藏在现场之中。

因此,正确的经营思维应该是“事实求是,现场主义”。

企业要深入到现场中去,了解真实的经营情况和问题。

只有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企业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成绩也不掩盖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经营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4. 格局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在企业的经营中,战略思维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企业却往往缺乏这种思维,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目标。这是一种短视的经营思维,它会让企业失去未来的发展机遇。

正确的经营思维应该是“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要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变化。

同时,企业也要深入思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5. 未来观:吃在碗里,看在锅里,想在田里

在企业的经营中,持续的创新和拓展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许多企业却往往满足于现状,忽视了未来的发展和拓展。这是一种保守的经营思维,它会让企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正确的经营思维应该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想在田里”。

企业要在保持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新的市场和业务机会。

同时,企业也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拓展策略,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 写在最后

当管理大于经营时,企业离死期真的不远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的警醒。

记住: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而不是凌驾于经营之上的。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点,并付诸实践时,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0

蒋钦聊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