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回家,看见所有航天员状态都非常好,全国人民都放心了!
众所周知,我们的神舟飞船执行飞行任务可不只是轮换上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的乘组人员,而且还要执行多个太空实验任务。
可以说我们的神舟飞船每次回家都是满载而归,而每次的实验样品和涉及的领域都有所不同。
记得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开展了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等共计33项空间科学实验(试验),并完成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项目。
这一次神舟十八号太空任务同样也不例外,算起来这已经是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返回。
那么这一次又带回了哪些科学实验样品呢?小编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个大类别。
第一个大类别是生命类样品。
这些样品主要用于宏基因组测序、表型遗传分析、蛋白组与转录组分析,共有24种,包括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耐辐射微生物、石生微生物和地衣等。
第二个大类别是材料类样品。
这些样品包括高温难熔铌合金、FeSi基软磁合金、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润滑材料、光纤和光学薄膜等30种。
这些样品可就不简单了,毕竟这些材料是受到过重力影响,科研人员通过对这些实验材料进行分析后,就可以得出很多重要数据。
比如对材料生长、成分偏析、凝固缺陷及性能的影响及规律,以及材料在空间特殊环境下的使役行为和使役性能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耐用性、耐高温程度等重要数据。
有了这些实验数据,就能为我们高精尖技术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掌,比如下一代航发涡轮叶片、太空用光纤激光器、精准医学修复等领域都有可能被使用。
同时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研制出更长寿命的空间润滑材料、精密电子设备中子屏蔽材料、隔声隔热金属多孔材料、高性能金属软磁材料等,为我们探索太空任提供更坚实基础。
第三个大类别是燃烧类样品。
据了解,这是一种基于甲烷燃烧合成的纳米颗粒材料样品,主要研究重力对前驱物液滴蒸发、纳米颗粒聚并生长以及结晶等过程的影响机理。
新闻中说的是为地外环境气相合成关键颗粒材料的技术发展基础。
众所周知,人类深空探索都希望能够构建再生循环式保障系统,比如在月球、火星、小行星等近地天体资源上实现原位利用、原位生产生活必须材料。
这时就需要一种地外环境中快速精准地合成实现能量和物质转化的关键材料,这种材料一旦获得成功,解决地外环下的生存和活动所需能源、燃料、氧气和水等基本能源物质的供应就不成问题。
而我们计划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小编个人猜测这项技术应该是为今后登月计划做准备,很显然是一种尖端技术。(纯属个人看法)
据了解,这一次神舟十八共带回来了55种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燃烧科学等领域28项科学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4.6公斤。
目前这些实验样品已经转运至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经检查确认后,将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由此可见,我们的神舟飞船每一次执行任务都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鼓舞人心的消息,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