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忆我的中师生活

凉州文化 2024-08-04 20:26:40

(图片源自网络)

一九八八年九月,我考入了天祝县民族师范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学制三年。毕业后全都分配到本县各个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按当时大家的说法就是端上了铁饭碗。怀着欣喜与期待,我开始了三年的中师学习生活。

那一届我们普通班共招收了四十二名学生,女生十七名,是历届女生人数最多的一个班。学校还有藏语班和民办教师进修班,全校约四百多名学生,全都住校。宿舍里是五个高低床,每间住十人,空间狭小,冬天还要生炉子来取暖。现在回想起来条件相当简陋,但在当时一点都没觉得苦,满心都是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那时还没有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除了上课、写作业、看书,大家共同的爱好就是打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女生们大都喜欢打乒乓球。但乒乓球台数量有限,全在室外操场边摆放,都是用水泥板搭成的。球网破了,就用几块砖头横立在中间,依然打得难解难分。课余时间,每个乒乓球台边都围满了人,大家轮流上场比赛。轮不上时,我们几个女生就找一块人少的空地打羽毛球,反正不会闲着。男生们大都打篮球或排球,也有喜欢踢足球的。每个学期,学校还会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总之,课余时间的操场上总是热火朝天,欢呼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正是青少年们应该有的蓬勃朝气呀!

或许是活动量大的原因吧,记忆中肚子老爱饿。那时也没有五花八门的零食,学校的小卖部里只有五香瓜子和鱼皮花生,偶尔会买一包解馋。学校每月给我们发饭票,管一日三餐。早上开水花卷,中午一般是炒菜馒头,下午多数是臊子面。偶尔也会有包子、米饭等。上完早操,两个花卷下肚后去上课,等不到中午肚子早饿了。同学们都把饭盒带到教室放在桌子里面,放学铃一响就拿出饭盒冲向食堂,都想排在前面早点打到饭。记得我们的教室在靠近食堂的那面,最后一节课时,饭菜的香味会从窗子里飘进来,感觉更饿了。大家都盼着早点下课。遇到认真的老师铃响了还想多讲几句,下面就有男同学用勺子敲饭盒。老师会意地笑笑,很配合地立即下课。往往他还没出门,男生们早从教室的后门飞奔而去了……食堂打饭的师傅谁都得笑脸相迎,他手里的饭勺可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胃,深与浅全看他的心情。

那时最怕上音乐课。从来没接触过音乐知识的我们,被要求尽快学会唱曲谱和学会弹琴。初学第一年,大家都五音不全、跑调离谱。教音乐的俞老师是个毫不留情面的人,他常常把我们一部分“后进生”留在琴房反复练习,然后逐个检查,过不了关不允许去吃饭。没办法,大家饿着肚子边唱边弹。我好不容易弹唱熟练了,被他检查时又紧张的出错了,又得重练……沮丧、绝望地直掉眼泪,他也不为所动。在他的严格要求下,第二年我们就都能熟练的弹唱曲谱了。三年级时,他还让我们给新来的学弟学妹们去上音乐课,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自信心。

那时学校里没有洗衣机,衣服、床单脏了要在星期天时到水房里用手洗。洗衣盆接上水,或用手揉,或用洗衣板搓。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女生喜欢结伴去洗。往往刚开始大家都在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洗。后来不知谁先带头突然把水往别人脸上泼。于是,在一片尖叫声中,大家就开始了嬉水大战,互相泼成了落汤鸡。那次恰巧被管后勤的老师碰到了,还挨了一顿批。可这也影响不了我们的快乐呀,看他走远,继续开战……

记得学校的教师家属院后面有一块菜地,种着各种蔬菜。那年秋天,同宿舍的一个女生不知何时偷偷“侦察”后告诉我们,里面有萝卜!于是我们几人悄悄商量下晚自习后去拔。放哨、动手,分工明确,很顺利就拔回来了两根。清洗、切片,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但仅拔了两次后,就被发现了。幸亏校长只是在大会上批评警告了一下,没有细查,不然多丢人呀!

那时每年春天,老师们都要带我们去植树。学校后面的山上,当年我们种的树早已是成片的林子,郁郁葱葱。如今,闲暇时经常去那儿散步,抚摸着粗壮的树干,眼前总会浮现出正值青春的我们挥汗如雨的情景。

一九九零年九月,亚运会在北京举办,举国欢庆。当时正上中师二年级的我被选为了火炬传递手。记得当时全县只有两名,另一名是天祝县第一中学的一个高三女生。我们俩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到武威参加传接仪式,接到火炬后坐车返回到了天祝县城。那天,大街小巷挤满了兴高采烈的男女老少。我们两个火炬手沿着主街道,边跑边向欢呼的人群展示着亚运圣火,内心无比自豪、荣耀。颁发给我们俩的火炬手证书,上面有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三十多年了,我一直精心珍藏着。

一九九一年六月,全班同学都顺利完成了学业。隆重的毕业典礼上,每个人在接过沉甸甸的毕业证书的瞬间,神圣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大家都明白,我们的青春结束了。像即将出征的将士,等待着号角吹响,奔赴各自的战场……

光阴荏苒、青春不复。在如歌的岁月里,无数次回忆着这段在最好的年龄,度过的最美时光……

作者简介

丁丽,小学教师,爱好文学,喜欢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生活。

1 阅读:7

凉州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