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期:阶级固化的社会,不用努力,坐享其成|资治通鉴

稽圣 2020-12-24 22:31:45

阶级固化的社会,不用努力,坐享其成 | 资治通鉴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六年

【原文翻译】

初,酂侯萧何之子孙嗣为侯者,无子及有罪,凡五绝祀。高后、文帝、景帝、武帝、宣帝思何之功,辄以其支庶绍封。

酂(zàn)侯,指的是刘邦给萧何定下的封号。

一开始,萧何子孙的封地,被撤销了五次之多。因为这些子孙,要么没有嫡长子,要么犯法。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思念萧何之前的功绩,都同意让萧何的庶子庶孙,有资格继承爵位与封地。

是岁,何七世孙酂侯获坐使奴杀人,减死,完为城旦。先是,上诏有司访求汉初功臣之后,久未省录。

公元前一六年,萧何的七世孙萧获,因为指使家奴杀人,被判处死刑。但是,后来又减免死刑,判了三年的劳役。在此之前,汉成帝曾经下令,让有关单位去寻找功臣的后代。这件事情拖了很久,没有办理。

杜业说上曰:“唐、虞、三代皆封建诸侯,以成太平之美,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

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百馀年间,而袭封者尽,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以往况今,甚可悲伤。圣朝怜闵,诏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徒设虚言,则厚德掩息,吝简布章,非所以示化劝后也。虽难尽继,宜从尤功。”

伊祁放勋,指的是尧。姚重华,指的是舜。

杜业上书给汉成帝,说了一番话。

杜业认为,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都分封了功臣、亲属的后代,并以此来实现天下太平,例如燕国、齐国,与周王朝的香火,同时延续着。在当时,也有犯法的人,但是君主思念他们先祖的功绩,都保护着他们的后代。

汉朝的功臣后代,也像是之前一样,爵位世袭,接受山河之誓。山河之誓,指的是刘邦对萧何的承诺,就算是泰山崩塌、黄河决水,萧何的封国也永远存在。

杜业认为,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能够继承爵位的人,已经很少了。功臣的尸骨孤独地躺在坟墓里面,他们的后人只能够在社会上流转。活着的时候当差役,死的时候连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比起古时候,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令人感到北上。

杜业赞扬了汉成帝寻找功臣后代的做法,认为这样能够让社会上的人都感觉到欢心,并忠心于朝廷。但是,这件事情却拖了这么久没有结果,是因为办事的人没有重视,只用虚掩对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皇上的恩德,就会消失。就算是不能够全部封爵,也应该选择功劳最大的人进行分封。

上纳其言。癸卯,封萧何六世孙南疖长喜为酂侯。

汉成帝同意了杜业的话,并封了萧何的六世孙,南疖的县长萧喜为酂侯。

【通鉴解析】

萧何这个人我们都很熟悉,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评价萧何,说他“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如果没有萧何守住后方,源源不断地给刘邦提供后勤保障,刘邦很难打赢项羽。也正是因此,刘邦曾经给萧何一个山河之誓,要让萧何的子孙,世世代代继承他们的封国。

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没有问题吗?

一、汉代的政治制度

汉朝建立之初,天下刚刚太平,百姓急需一个稳定的社会来恢复元气,因此汉朝施行的政治制度,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郡县制,一条腿是分封制。汉初,刘邦为了安抚异姓功臣,将土地划分给了功臣,例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但是,为了解决这个异姓诸侯王做大威胁中央,刘邦花了极大的力气,将他们进行翦除,并定下了“异姓不能为王”的规矩。可以看出,刘邦的目标,还是尽可能地往郡县制去走。

我们知道,周王朝就是采用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就像是一个家庭里面的分家。随着家庭的发展,家里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因此家长给了孩子本钱,让孩子去外面发展。周天子将天下的土地,分封给了后代,并让他们去当地生根发芽。这种做法,提升了开疆扩土的效率,因此我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是,随着分封的土地越多,各地的发展水平不均匀,并且嫡长子继承制度,又无法保证出现一些歪瓜裂枣的嫡长子。因此,有些诸侯王做大了,钱多了,发展快了,就出现了兼并。为什么呢?因为诸侯王只需要向周天子缴纳一定的钱财,剩余的都是自己的。因此,有钱的地方越来越有钱。而为了更有钱,就必须把土地兼并到自己的国家里面,战争就出现了。

春秋时期,有些兼并战争,还是以天子的名义,还要天子点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出有名”。到了战国时期,大家直接把天子抛在脑后,哪一方变弱了,就成为其他国家眼中的肥猪肉。在不断地打打杀杀之下,一个最不被看好的秦国,统一了中国。

秦朝建立之后,按照秦始皇的规划,应该是以和平养无限天机,创下千秋伟业,却没想到二世而亡。二世而亡之后,农民起义、各地诸侯后代纷纷起兵,又逐步回到了战国状态。战国状态持续到后期,就剩下刘邦与项羽两家。刘邦打赢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创建了汉朝。

郡县制的好处,就是化家为国,将原本天下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变成了郡县,都直归中央管理。这是为了防止诸侯王做大,威胁到中央。伴随着这种底层思维,就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治理制度。除了皇室之外,其他职务不再有继承、世袭权利。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与发展,也是提升社会发展效率的手段。

但是,汉高祖刘邦,为了安抚萧何,显然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如果他活的时间长一点,应该能够把这个坑填上。无论是吕后、还是后来的皇帝,都把刘邦这句话当成是金玉良言,这个坑也就一直保持着。到了汉成帝这一代,这个坑不仅没有填上,反倒是继续发展,一步一步变成了许多坑。我们往下看杜业的话,就知道这个坑,有多大。

二、杜业的私心

杜业认为,以前的太平盛世,不是因为天子励精图治,而是因为分封了功臣后代。这种看法,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分封制度,在前期能够引导后人开疆扩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在后期,却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

用马克思的话来讲,杜业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就是说,他只看到了过去,看不到未来。只看到静止的,看不到动态的。只看到片面的,看不到全局的。

杜业还认为,当时的王朝并不是没有犯法的人,而是天子看重了他们先祖的功绩,因此才赦免了他们。这种观点,显然是在为违法犯罪分子狡辩。我们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子犯法了都要受到惩罚,更何况是一个诸侯呢?

换个方面来看,如果诸侯就可以犯法,为所欲为,那么受到欺负的,将会是底层的百姓。而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看贵族、诸侯王,更重要的是看底层的劳动百姓。底层百姓犯法了,就要受到惩罚。而王公贵族犯法了,却能够得到赦免。这种错误的做法一旦起了头,到后面要想纠正,就难上加难了。

杜业可怜这些功臣的后代,认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只能够充当差役,死的时候连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这种看法,又是一种十分片面的看法。功臣贵族的后代如果不努力,单纯地想躺着发财,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社会要想发展,就势必要让能者上,去打破这种阶级的固化。而如果整个社会变成了阶级固化,也就意味着社会失去了活力。

用一个盖子去捂住源源不断产生的蒸汽,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内部的蒸汽急剧充斥,当盖子掩不住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就是变革的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萧何的后人都有了封国,只不过是家族内部那些犯罪的,无能的人被淘汰了。这能说是只能够当差役,死后无葬吗?明显是杜业的危言耸听。

接着,杜业还认为,要想社会进步发展,就要把那些功臣的后来给找回来,重新给他们封地。这种做法,就像是回到了封建时代,无异于开历史的倒车。就好像法国的波拿巴,窃取了社会变革的果实,重新回到了帝制。

从这个事情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个寻找功臣的事情,并不受到重视,也不受到待见。为什么呢?当皇帝颁布了一个法令,说要去寻找功臣,结果这件事情拖了几年,都没有效果。这说明,政令不通,到了下面,根本没有人想去做。大家都不重视这件事情,而朝廷之上,也没有人对这件事情的结果进行监督。也就是说,政务出现了滞后。

三、阶级固化

列宁说过:“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显然,杜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不仅杜业是如此,连汉成帝也是如此。此时的汉朝,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动荡。而朝堂之上,又充斥着外戚。汉成帝的解决思路,是把这些功臣后代给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呢?分封他们土地,并借用他们来改变一下僵住的局势,实现千秋大业的梦想。这种做法,无异于是抱薪救火,釜底抽薪。

汉成帝并不是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因此只能够对这种制度,进行妇人般的修修补补。如果从上层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那么难度是非常大的,危险也是非常大的。例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京房想要改革一下人才的选拔制度,马上就被外戚给干掉了。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并逐步形成大网,例如法制、意志形态。这张大网,由人构成,却又凌驾于个人的意志之上。我们常说,被社会压得透不过气,就是这样的原因。而上层的改革,如非遇到一个雄才大略的着手,在危机到来之前进行疏导与改革,是很难自发进行的。

但是,底层的不满显然是不会等人的。一个受到压迫的人产生了一点不满,一群受到压迫的人就会产生大量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无处可发,就会一步一步传递到上层。上层不能疏导,而是盖住、捂住,那么最后面临的将会是无可阻挡的爆发。

秦朝后期就是如此。秦朝的终结,是凝聚着百姓的不满,官僚、军队对赵高等奸臣的不满。这种不满的力量,显然不是赵高等人能够阻挡的。因此,不满的力量冲破了阻碍,直接把桌子给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战争就出现了。

只不过,受苦的,总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触类旁通】

汉成帝:要善于接受批评 | 资治通鉴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4 阅读:85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