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照1912年1月生于萍乡市莲花县湖上乡南村的一个贫困农户,他的祖辈们皆是穷苦的。
朱辉照的祖上,是被南村的一位地主买来当奴隶的“堕民”。在莲花中,奴隶们被叫做“手背上人”,他们都是跟着自己主人的姓氏,是主人的私人财产,不会出现在本地的家谱中。
一直到朱辉照祖父那一代人,才被列入到了朱氏家谱,并被朱家所承认。
朱辉照的父亲朱丰从,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因为出身贫寒,家里连一块地都没有,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在地主家里做长工。
为了不让朱辉照步自己的后尘,父亲于1918年不惜一切代价,将他送入私塾,两年后,由于无力负担学校的费用,只得退学,回到家中帮忙务农。
1926年,朱辉照因生活所迫,跟村里的竹匠朱运九学艺,三年之后,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如果朱辉照原本的生活计划是这样的话,那他大概就是去当一个勤劳的匠人,在贫困中度过余生。
然而,土地革命战争的爆发,却使朱辉照的一生发生了变化。
1929年8月,当彭德怀率领红军到莲花进行革命工作时,朱辉照得知“红军”就是一支“为贫民而战”的部队,他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匠人的工作,自愿加入了红军。
由于朱辉照还年轻,红军只把他送到担架队,并在这段时间里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1月,朱辉照加入了永新的红军,同年,他没有预备阶段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辉照因其优秀的成绩,经组织举荐,进入了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学习。朱辉照在那里学到了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阶级意识。
四个月之后,朱辉照成功地从部队里出来,因为他勤奋好学,有很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完成工作非常认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很快晋升为司务长、红八军22师宣传员。
1934年1月,朱辉照被任命为红八军的警卫连指导员,开始了他的军队政治和军事工作。
朱辉照一边做着思想工作,一边拿着刀和士兵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和士兵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并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政工工作方式:
政工干部要与士兵推心置腹,以爱换爱,只有这样,士兵们才会对你心悦诚服,发自内心地服从你,信服你;否则,士兵们会听你的话,却未必会服你,更不会让士兵低头去战斗,所以做思想工作很重要。
朱辉照在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任八路军120师第358旅第715团政委,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随后,朱辉照与师长王尚荣两个部队的编制,率领部队东渡黄河,前往晋西北,参与抗日战争。
这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大同,并且攻破了长城的防御,入侵到了太原。
朱辉照在第一次对日战争中,对驻扎在宁武县的日本人发动了进攻。军队以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在晚上向敌人发起突袭。
战斗到黎明时分,日军阵亡50多人。然而,由于不清楚敌人的据点和障碍物,也没有充分估计日本人的抵抗,这场战斗并没有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反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战后,朱辉照及时组织各单位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吸取了今后反日战争的经验。
1937 年 10 月,日本人大举进犯忻口。朱辉照和王尚荣为了支持国民党军队与日军作战,命令他们进攻日本军队驻守的大常和永兴村地区。经过一晚的激烈战斗,击毙了一百多名日本人,同时也击毁了日本的一台坦克、以及一台装甲车辆。
接着,朱辉昭率领715团,又消灭了一个骑兵中队。太原陷落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逐步越来越重要,游击战也就成了抗日战争中对日战争的主导形式。
朱辉照接到120师的命令,率领部队逼近太原,寻找机会消灭增援的日本援军。第二年二月,朱辉照骑兵中队,在忻县黄岭村伏击了一列日军的军车,歼灭了50多名敌人。
驻阳曲的日军700多人向八路军发动了报复,716团120师与敌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为了打退日本人的攻势,朱辉照、王尚荣接到命令,带领整个团加入战斗,从侧面向日本人发起了进攻
团长王尚荣在战役中受了伤,朱辉照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了第二天,日本人的进攻被击退,八路军趁机反击,消灭了400多名日本人,摧毁了一辆列车,同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此后,朱辉照又参与了粉碎日本“五路围攻”的战斗,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朱辉照在战斗中,从来不独断专行,他提倡军队的民主,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有一次,在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的时候,有个干部说,军队里没有一个能说日语的,这对瓦解日本人、活捉俘虏都是不利的。
朱辉照觉得这个提议很好,立即向旅、师政治部汇报。
上级领导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立刻安排了一个日语训练班,并迅速训练了一批日语翻译,为以后的战斗,减少了伤亡,瓦解了敌人,教育了俘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5月,八路军120师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决定以358旅第715团,第4支队,以及师骑兵营的一部分,共计2300多人,成立了大青山支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就在军队即将开赴大青山的时候,驻扎在绥远的日本人忽然进犯雁北,朱辉照、王尚荣等人奉命前去支援,并将日本人团团围住,最后迫使他们撤退。
为了挫败日本人的嚣张气焰,朱辉照率领部队在台子村设下埋伏,消灭了日本一支队伍,杀死了51名日本士兵,其中有一名还是少佐。
附近的日本人得到消息,派遣了700多人前来支援,朱辉照等人与之激战,又打死了50多名日本人。八路军进军雁北以后,两战两捷,大大地打击了嚣张跋扈的日本侵略者,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抗日积极性,提高了我们战胜敌人的信心与勇气。
朱辉照是一位政治工作者,他在工作中注重灵活变通,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有一次,当他看到士兵们列队高唱抗日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时,他深受感动,立即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开展学习唱抗日歌的活动,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唱比赛,以此来提高士兵的斗志和士气。
8月,朱辉照、王尚荣按照中央的命令,率领一支部队进入绥南一带,准备渡平绥线,却被日本人的兵力包围。为了掩护该支队的主力转移,朱辉照等率领715团一营在大同一带埋伏了一列日本人的火车,却在执行完任务之后,被日伪军团团围住。
面对危险,朱辉照沉着冷静地分析敌我形势,终于在敌军薄弱的地方顺利突破重围,并取得了胜利。
进入大青山地区以后,朱辉照率领各级政治干部,对抗日的方针、民族政策、军纪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为广泛抗日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了开辟抗日根据地,朱辉照率领715团夜袭桃林镇,夺取了乌兰花,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俘虏了日军200余名。此后,他率部频频出击,扫荡了阴山方圆百里。
到了年底,日伪军集结了五千多人,包围了大青山,企图消灭大青山的大青山纵队和大青山的抗日根据地。
朱辉照等领导715团在毛泽东“游击”思想的指导下,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利用有利时机,配合友军歼灭敌军700多人,打破了敌军的包围。
1940年8月,这支军队向北进发,参与了“百团大战”。战前,朱辉照亲自到各兵团进行动员,指出:日本侵略者既要打太平洋,也要打我们后方,这次百团大战的目的,是要牵制敌军,与国民党部队共同抗击日本,同时也要表现出,在敌后仍有强大的八路军。
这一点,既增强了全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也增强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信心;另一方面,切断日本侵略者的后路,把他们逼上绝路。现在,我们在战争中遇到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克服困难,珍惜每一粒米,打一枪,打死一个。
我们坚定地相信,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的通力合作下,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在朱辉照的强力鼓动下,所有士兵都递交了请战书,每个人都有一种同仇敌忾、斗志高昂的感觉。独一旅参与百团大战,分为两期:一期是旅各出两个团到岚县和临县地区进行骚扰,共8场战役,歼敌156人;第二旅接到命令,由北至南分别进攻忻口的同蒲路。
九月八日由临县一带北上,十八日进入宁武一带,在上庄村遭遇日军四百多人,伤亡二百多人。
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两个团向忻口南北段的铁路发起进攻,这一仗打了五场,杀伤敌人三百多人,俘虏五人,破坏了一条铁路四公里,一条公路四十多公里。在这场战役中,朱辉照都是亲自上阵,日夜未曾下火线。
在率领红军抗击日本人的艰苦斗争中,朱辉照还积极动员人民开展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协助地方组织建党,组建民兵、游击队伍。
他要求政治部成立各地区的工作团,配合区委的工作,并开办了一期党员干部培训班,朱辉照在培训班里,为军队的政治、军队建设做了一次培训。
1940年夏,为配合部队文教事业之需,另设全旅文化教师训练班。
那时候,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很差,朱辉照趁着战斗之余,从驻地下西坡,步行六十多公里,专门到训练队那里,询问他们的学业状况,并指出,在革命战争时期,军人要接受政治教育,扫盲,帮助学生解决训练上的困难。
同时,在军队财政紧张的时候,还拨出30元钱,做为培训资金。朱辉照十分注重军事文化教育,而这也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
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经过朱辉照的努力,无论是军队还是当地的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蒋介石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一连下了好几道命令,一方面命令八路军和新四军原地待命,不准没收日伪军的枪炮,一边命令国民党部队向解放区挺进,并命伪军坚守阵地,不让红军接受降兵。
对于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国民党下达了就地“防卫”的命令,不许他们投降中共军队。于是,蒋介石与美帝,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一出蒋、日、伪三国大河流的丑戏。
蒋介石急忙将阎锡山的7个军团派往同蒲路一带。一部向晋东南进军,傅作义以四个兵团攻占归绥和集宁五个城市,沿着平绥路向东推进到张家口,胡宗南以8个军则越过黄河到晋南,美帝的空军和战舰也相继把国民党的部队送到平津前线,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就此爆发。
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政策。独立旅和三五八旅在晋北的云支县会合,准备和傅作义的军队会击。傅部迅速撤退到集宁,卓资山,归绥。
晋绥军立即消灭了刚刚撤退到卓资山的党新二十六师,同晋察冀军队汇合。
那时候,毛主席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了会谈,中央提出要集中力量,消灭傅作义的军队。
十月二十六日,傅部全部撤到归绥、包头,我军集结重兵包围归绥,敌人仗着要塞顽强抵抗,坚持了半个月之久。
聂荣臻和贺龙两位司令商量后,决定以独一旅、绥蒙骑兵团、冀察骑兵团,组成挺进军,直逼包头,攻占包头。同时任命王尚荣为司令员,朱辉照为政委。
那时候独一旅的主力连四千人都不到,朱辉照就曾提议过,攻击的人数会不会太少不过由于战事紧迫,各个战线都要增兵,上面也没有多余的人手来支援独一旅,为了大局着想,朱辉照还是毅然接下了攻打包头的重任。
接下来,西进部队集中于归绥西城,临行之前,朱辉照再三吩咐:沿路贴安民告示,加强军队的民主、宗教和纪律。
十一月上旬,在克毕克齐车站发起了一次进攻,打败了骑兵第四纵队。后攻至克察素齐,歼灭了敌骑兵第四纵队千余人,活捉了敌人697名。沿途,我们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势如破竹,人民的军纪严明,城镇商店照常营业,军队秩序井然。
1951年,朱辉照看着军队有条不紊的运转着,终于放下心来,向中央提出了请假的要求,打算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
“领导,要不要跟县委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帮个忙?”警卫说道
朱辉照听到警卫这么说,便说道:“不用了,咱们去路边摊吃个面就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辉照身居要职,却从来没有动用过公家资源,除了工作上的必要,他很少动用国家给他的私人车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也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他们勤俭节约,不占老百姓的一分钱。
“母亲,这些年来,您一直在等我,是儿子我不孝顺啊。白发苍苍的妇人双目失明,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他却是一时间未能认出来,朱辉对此心中充满了愧疚,跪倒在地,叫出了几十年来一直在期待着自己的母亲。
1964年4月,53岁的朱辉照,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
人物春秋——我党优秀的政工干部朱辉照中将作者:邹子平陈琳
《党史博采》|2019第11期——出身司务长的杰出政治工作者朱辉照中将作者:马荣升
红色莲花主编:陈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