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哪三个军歼敌最多?第一并非“万岁军”!

香巧说过去 2024-08-05 22:22:41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有27个军另一个师进入朝鲜战场,并为祖国与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那么,你知道在这些部队当中,歼敌最多的是哪一个军吗?

也许很多人在听到这个问题后,都会脱口而出:“万岁军!”

诚然,被誉为“万岁军”的第38军是抗美援朝中最负盛名的一支部队,但是其实他们并不是歼敌最多的。

今天,我就为大家好好讲一讲,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歼敌最多的三个军!

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一、歼敌第三的部队:上甘岭的英雄——第15军

第15军在入朝作战之前,原在我国的西南执行解放云南和剿匪的任务。

1950年,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第15军开始准备入朝作战。是年11月,第15军由川滇黔边地区调往河北进行整训和改装,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战争。

1951年3月25日,经过充分准备的第15军正式入朝参战。部队由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率领部队,下辖第29师、第44师、第45师。

1952年10月,朝鲜战局进入相持阶段,敌我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而上甘岭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为了防止美军夺取上甘岭,第15军根据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命令, 率先进入上甘岭阵地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准备。军长秦基伟和政治委员谷景生更是亲赴一线对广大指战员们进行战斗动员,确保每位战士都能明白明白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性。

秦基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美军调集了他们能调来的所有火力,对上甘岭地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面对敌人的密集炮火和空袭,第15军依托事先挖掘的坑道系统进行了顽强防御。

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如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以及在火中坚持不动直至牺牲的邱少云,他们的英雄行为极大地激励了指战员们的士气。

战役期间,双方对上甘岭的两个高地进行了反复争夺。第15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攻防战。

11月初,第15军在志愿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成功收复了失地,巩固了上甘岭的防御。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第15军成功守住了上甘岭,为朝鲜战争的最终停战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英雄阵地

上甘岭战役后,第15军后撤至元山以南地区,担负起朝鲜东海岸的防御任务。在此期间,第15军继续加强阵地建设,准备应对可能的敌军进攻。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第15军并未立即撤离,而是参加了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工作,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1954年4月,在完成了各项任务后,第15军凯旋回国。在两年多的赴朝作战中,第15军共计歼敌72068人,位列各军歼敌数第三,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歼敌第二的部队:久负盛名的“万岁军”——第38军

第38军是人民军队当中非常著名的一支主力部队,它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的延续,以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而闻名。

在参加完辽沈战役后,它于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兵力近5万人。

随后,第38军参加了天津、宜沙、衡宝、广西、滇南等战役,从松花江畔一直打到云南中缅边境,纵横万余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

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朝鲜战局的恶化,我国的东北边境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需求,第38军被调往在鸭绿江边,进行集结整训。

1950年10月19日,第38军作为首批入朝的部队,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进入了朝鲜战场。

然而,第38军刚刚进入朝鲜的第一仗,却因为对敌情判断有误,未能完全按计划行动,致使南朝鲜军弃城逃脱。

在得到此战报后,性如烈火的彭德怀将第38军军长梁兴初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梁兴初

这次经历让第38军上下全部憋了一口气,发誓要打好接下来的每一仗 。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打响。第38军接到命令,要求其第113师向三所里穿插,以堵住美军南逃的退路。这是一次超越极限的强行军,第113师在14小时内急行70多公里,赶在全机械化的美军前面到达指定位置,成功抢占了三所里和龙源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中步兵行军速度的空前纪录。

在接下来的三所里和龙源里战斗中,第38军顽强阻击美军的猛攻,守住了阵地,使突围和北援之敌相隔不到一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

第38军在三所里和龙源里的英勇表现,为志愿军取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彭德怀司令员亲自起草电报,传令嘉奖第38军,并在电报最后特意加了两句话:“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从此,第38军被誉为“万岁军”。

彭德怀在朝鲜

后来,第38军又接连参与了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每次战役中都展现出了高度的战术素养和坚强的战斗意志。

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38军在前线进行了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同时继续加强防御,准备应对敌军的可能反攻。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署后,第38军并未立即撤离,而是帮助朝鲜人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战后重建工作。

最终,在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后,第38军凯旋回国,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

关于第38军的歼敌数量,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统计,所以没有确切数据。不过,根据史学家的估算,第38军的歼敌数应该在8万人上下,位列志愿军各军的第二名。

三、歼敌第一的部队:一锤定音的低调之师——第67军

相比于在上甘岭之上打出军威的第15军和久负盛名的第38军,第67军可以说是低调了很多,甚至到了默默无闻的程度。但是,就是这么一支没什么名气的部队,却打出了朝鲜战争中最高的歼敌数!

第67军的前身是晋察冀野战军冀察纵队,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同时它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开国大典中接受过毛主席检阅的部队之一。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

1951年6月22日,第67军在军长李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1951年8月31日至11月8日,第67军在金城地区进行了长达70天的顽强防御作战,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稳定了我军的防御态势。

不幸的是,李湘军长在美军发动“春季攻势”前夕病倒,并最终因细菌感染而牺牲,年仅37岁,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的英勇事迹和为国捐躯的精神,受到了中朝两国首长的高度评价和表彰。

李湘

1953年夏季,第67军作为中集团的一部分,参与了金城反击战役,这是夏季进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 。

1953年7月13日21时,金城战役正式打响,第67军在大雨中开始了进攻。中集团在突破前沿阵地后,集中火力兵力强攻轿岩山,至14日零时44分,志愿军攻占中、东峰。

之后,第67军在金城川以北要点进行了顽强的攻坚战,面对敌军的坚固阵地和火力网,第67军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

经过连续的激战,第67军成功将阵地前推10公里,扩大阵地72.6平方公里,歼敌44550余名,迫使美军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下了他们的名字。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4年9月,第67军奉命从朝鲜回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67军为我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共计歼敌87847人,位列各军之首!

四、总结

第15军、第38军和第67军的这些战斗经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勇事迹的缩影。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安全。这些英雄事迹,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0 阅读:153
评论列表

香巧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