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一个笑话,就是明朝的灭亡很可能是源于一只鸡,源于一只普普通通被吃掉的老母鸡。
后来我查询了各类资料后,发现这个笑话竟然是真的。
严谨来说,明朝灭亡的实质性开始,确实是因为一只鸡,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下因为一只鸡而引发的“吴桥兵变”,也正是因为“吴桥兵变”,孔有德带领着明朝最精锐的火器营以及各种火器投奔皇太极,使得明、清之间的实力开始出现事实上的此消彼长,最终也导致大明被后金(清朝)覆灭。
时间线先回到公元1629年,大明的崇祯二年,在辽东苦心经营多年的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以“十二当斩”之罪斩杀。
由于毛文龙生前爱兵如子,颇受军民爱戴,他的死让手底下的将士悲痛不已。史书记载为“岛中将族,闻其死皆哭之。”
由此可见,毛文龙在建立东江防线时,是得到了当地所有军民的拥护的,这和袁崇焕说他克扣军饷、强抢民女、目无法纪的形象是不相符的。
在斩杀了毛文龙后,袁崇焕为了防止毛文龙的旧部聚在一起心生不满,就将毛文龙的部队打散到了各地,其中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被分到了登莱巡抚孙元化麾下,调往了山东驻防。
到了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后金兵攻大凌河城,祖大寿受困城内。大明朝廷命令孙元化派部队前去支援,孙元化觉得孔有德等人在辽东与后金交战多年,经验丰富,便派孔有德从海上支援大凌河,因在三岔河(辽河口)遭飓风而还。随后兵部又令其从陆路进军。
大家都知道,明朝末年财政崩溃,当兵的不要说拿饷银了,常常连饭都吃不饱。
孔有德和李九成所率领支援前线的部队,因为缺少粮草供给,在走到山东与河北交界处的吴桥时,已经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而沿途的州府又把他们当贼一样防着,皆是大门紧闭,不许他们停留和进城歇息。
再加上当时下了罕见的大雪,导致这些兵卒又冷又饿,怨气越来越大。于是,孔有德在出发时下达的“本部士兵不得扰民”的将令也逐渐约束不了他们了。
终于,在经过吴桥县城郊外的一处大庄园时,有个士兵闯下了在当时属于“弥天大祸”的祸事,他为了填饱肚子,偷了吴桥乡绅王象春家里的一只鸡,并和战友煮熟后分着吃了。
要说这个王象春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不仅是明末的名士、诗人,自己还曾在南京吏部当过考功司郎中,他的从兄王象乾还曾两次担任过兵部尚书,属于明末蛰伏于乡间的超级大户人家。
王家人气愤不已,一边骂着臭丘八,敢偷我的鸡,这是不想活了。一边逼着孔有德交出这个士兵,要对他进行严惩。
孔有德起初也是不肯的,但明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极为严重,即便是三四品的游击参将,见了七八品的文官,也是要纳头跪拜的。
王家这种书香门第,哪是孔有德这种武夫惹得起的?最终在对方的压力下,孔有德只能把这个偷鸡的士兵交给了王家派过来的家丁。
这个士兵先是被王家人绑着游街,并且王家还当着满城百姓的面不停的扇这个偷鸡士兵的耳光,极尽侮辱之举。
第二天,本着息事宁人的心态,孔有德带着士卒来到王家求情,想让他们把这个士兵放了,可是王家人仍然不依不饶,当众扬言要拿这个偷鸡士兵的贱命给那只被吃掉的鸡赔命。
此时此刻的王家大院内,包括吴桥县令毕自寅在内的很多人都是一幅冷眼旁观的状态,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孔有德说一句话,似乎大家都认为这个士兵的命也就等同于一只鸡而已。
事情到了这一步,孔有德手下那些将士被刺激的彻底黑化了,他们绑了孔有德,逼他做出选择,要么继续忍气吞声,和王家那些人一起被大家杀死,要么还是尊孔有德为将军,但是要他带着大家反了大明朝廷。
可能是这么多年内心真的挤压了不少的怨气,也可能是孔有德真的不想死,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和士兵一起造反,他们杀光了王家庄园的人,率队返回鲁中,并抢劫血洗了沿途县城,史称“吴桥兵变”。
崇祯闻讯后大怒,心想这帮狼心狗肺的东西,朝廷养着你们不知道感激,居然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造反,简直就是白眼狼。
于是他派大军围剿孔有德、李九成等人。孔有德不敌,在李九成战死后,和呼应造反的耿仲明先后渡海投靠了后金。
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制造火器的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
自此以后,明朝在海上再也没有抵御后金的实力和防线。等于大明陆防和海防两条线,直接被孔有德带走了一条。
值得玩味的是,孔有德投敌后,事情总要有人负责,任凭事态恶化的吴桥县令毕自寅由于朝中有人,只是被罢官回乡,而登莱巡抚孙元化只因为是孔有德造反前的上司,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直接被崇祯处死了。
孙元化师从徐光启,他学贯中西,本人更是火炮专家,他认为只有先进的火器可以救大明,于是竭尽全力发展火炮,可没人把他当根葱。
最终,他不仅自己身死,而且辛辛苦苦发展的火炮以及火炮工匠和兵卒,也都通过孔有德给皇太极做了嫁衣。
完
以上为正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如涉及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