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给奥巴马当部长,50岁首回苏州老家,自称是完全的中国人

猫爷进渔场 2024-08-17 01:50: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中段会有5秒的广告解锁,请老师们支持一下,之后会产出更高质量的内容,感谢大家!

2008年12月15日,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任命朱棣文为能源部长。在奥巴马公布的那批部长名单中,朱棣文是唯一的华裔,这一任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那么,朱棣文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深耕兴趣

1948年2月28日朱棣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家庭充满学术氛围。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太仓的读书人,家族中非常注重教育。三位姑妈都有过留学经历,二姑妈是中国第一代化学家,三姑妈则是一位化学教授。

朱棣文的父亲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母亲也是如此。他的外祖父李书田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哥哥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弟弟则成为了一名知名律师。

在这样一个家族中长大,朱棣文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他常常戏称:“在我家里,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是一只‘黑羊’。”

尽管在学校里已经非常努力,但朱棣文仍觉得自己与哥哥相比显得稍显平庸,因为哥哥曾创造了学校的最高分记录。

自幼,朱棣文就展现出广泛的兴趣。在一次访谈中,他回忆道:“在幼儿园毕业的那个夏天,一个朋友介绍我参加建造塑料模型飞机和军舰的活动,从此我便迷上了这项爱好。到小学四年级末,我已经达到了‘装配工’的水平,并且花费了许多愉快的时间在构造无明确用途的器具上。”

朱棣文的卧室地毯上经常散落着数百个金属梁和小螺母、螺杆,母亲对此非常体贴,允许他连续几天专注于这些“工程”,直到完工。

随着年纪增长,朱棣文的兴趣扩展到了化学实验,他和朋友用自制的火箭和火药进行实验,资金主要来自于父母给的午餐费。一年夏天,他们甚至测量了邻居土壤的酸度及其缺少的营养物质。

高中毕业时,朱棣文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父亲本不赞成他选择物理学,认为朱棣文善于绘画,应该去学建筑,因为物理学界高手如云,难以脱颖而出,而且做实验也显得枯燥无味。

然而,朱棣文却对物理学情有独钟。之后,他先后就读于罗彻斯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学位。

谈及大学的学习经历,朱棣文提到,费曼的物理讲义和他的数学老师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来,朱棣文与20多位青年科学家一起,被选中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这是他人生中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

成为部长

1997年10月15日,朱棣文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项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也被外界戏称“抓住原子”,原理是通过激光束将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万分之一,原子的速度会变得非常缓慢,进而更容易被捕捉到。

这项技术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勘探海底矿物、解读DNA密码、制造更精密的电子元件,甚至测量万有引力,推动太空宇航系统的发展。

尽管朱棣文从事的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但他本人却非常幽默风趣。在学生眼中,朱棣文虽然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但却在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物理学知识,使课堂充满吸引力和趣味性。

此外,朱棣文还长期致力于环保工作。在掌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后,他将研究重点转向新型生化能源等项目,并大力提倡政府引进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09年元旦,已经被任命新能源部长的朱棣文同时被《旧金山纪事报》选为2009年10大受瞩目任务。奥巴马坦言,挑选他出任能源部长,也是为了表达新政府对科学的尊重。

朱棣文的任命也打破了以往由对能源问题了解甚少的非专业人士担任这一职务的传统。

朱棣文不仅是诺贝尔奖得主,他还担任过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哈佛大学校长候选人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这些角色也证明了他在管理领域的卓越能力。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作为美国能源部的重要研究机构,一直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并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在朱棣文的领导下,实验室专注于高级能源技术、大气科学、室内外环境治理等项目,攻克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诸多难关,推动了碳中和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重要基地。

根在中国

当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他的父母曾说:“身为父母,有子荣获诺贝尔奖,当然非常开心,最重要的是,他替中国人争了光。”

这些年来,朱棣文多次访问中国,并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

1998年,50岁的朱棣文第一次回到祖籍江苏太仓,遵照父亲朱汝瑾的嘱托,探访了家族的老宅基地。站在这片土地上,朱棣文感慨万千。

后来他曾说道:“我在美国出生、长大,当然是美国人。但我的祖籍在中国江苏太仓,我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所以,有许多基本的价值观,我认为我是中国的。按照科学术语的说法,我身上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国。”

这不仅是朱棣文对祖辈的怀念,更是他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认同。

2000年的时候,朱棣文访问了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在陆莉玲校长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朱棣文当时留下的英文题词:“小学是基础教育,要在这里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在这份特别的题词后面,他郑重地署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朱棣文”,这份题词不仅表达了朱棣文对教育的重视,也显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敬意。

后来,朱棣文再次回到太仓祭祖。当太仓市领导将朱棣文祖父母的大幅照片赠送给他时,他欣喜万分,捧着祖父的照片,不断地问妻子:“像不像?你看我们像不像?”

朱棣文坦言,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中文没学好。小时候母亲曾送他去学中文,但他太过调皮,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尽管如此,朱棣文的内心始终坚定自己是中国人,这份认同感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成为他心灵深处的一部分,无论他身处何地,这份中国情感始终与他相伴。

参考资料:

1.朱棣文_凤凰网财经人物

2.进太仓朱棣文小学:“我身上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国的”_中国江苏网

0 阅读:0

猫爷进渔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