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比亚迪公布了6月份的产销情况。数据显示,6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51,685辆,1-6月累计销量1,248,161辆,累计同比增长94%。整体市场份额达到11.3%,而新能源的市场份额超过了37%。
上半年比亚迪几乎实现了销量的同期翻倍,而比亚迪2022年全年销量在186.8万辆,如果保持上半年的增势,今年比亚迪的全年销量将非常可观。
单看上半年,即使算上燃油车,比亚迪依然是中国所有车企的销量头名。比亚迪的遥遥领先不止局限在中国国内,放眼全球市场,在新能源市场中唯一可以和比亚迪较量的也只有特斯拉,而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全球产量为92万辆,交付量为88.8万辆。
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达到186.8万辆,同比增长155.9%。营收上,2021年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1124.89亿元,而2022年该营收达到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88.6%。毛利率方面,2021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7.39%,而2022年汽车毛利率已经达到20.39%。
销量和财务数据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研发和产能的投入,2022 年比亚迪集团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研发人员总数接近7万人,而2023年预计再招聘3万名应届生,60%是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共拥有深圳、西安、长沙、常州等九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过300万辆,预计2023年产能还将持续提升。
产品
比亚迪2022年在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中的市场份额占到30%,而市场覆盖度超过70%,也就是说在7成左右的细分市场中都有比亚迪的车型,尤其是在A0和A级的新能源市场中,比亚迪的车型占据着销量头名的位置。
换个角度看,2022年还有3成的细分市场中没有比亚迪产品的身影,这个情况在2023年彻底改变。
随着腾势品牌的回归、方程豹以及仰望品牌的建立,以及比亚迪海鸥的上市,比亚迪目前的市场覆盖度已经达到100%,从A00到D级,从7万元到100万元都有比亚迪的产品覆盖。多样化、全品类的产品矩阵已经形成,从定位来看,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主要定位于30万以内的大众市场;腾势主要定位在30-50万的豪华车市场;方程豹瞄准了40-60万的个性化细分品类;仰望定位100万以上,是比亚迪技术的天花板和精神图腾。
比亚迪从卖出第一辆车到第100万辆车用了13年的时间,而2023年上半年就实现销量120万辆,这么大的销售规模主要还要归功于10-20万的车型。
如果想要补全市场的拼图做到全品类覆盖,最难的就是品牌向上。品牌向上不只是换个logo、堆叠配置、定个高价那么简单,大量传统车企尝试品牌向上但都以失败告终,一些车企不得不购买经营状况不好的外国品牌来为自己镀金。
事实上,任何新的业务想要获得成功都至少要满足三个基础条件:资金、市场、技术。
在资金方面比亚迪2022年净利润超过16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超过500亿元,财务状况非常健康。
市场方面,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B级以上的市场增速是最快的,用户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车辆的代步属性,而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看重,也越来越愿意支付额外的价格来提升用车品质。而目前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均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30万以上的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方面,王传福曾经把比亚迪的技术积累比喻成一个鱼池,里面的鱼(技术储备)很多,需要的时候就捞出来两条。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e平台3.0等都是被市场印证过的优势技术,而2023年针对豪华品牌,比亚迪又有云辇、易四方等一批新的技术被陆续捞出来投放市场。
技术
说到技术,垂直一体化的自研技术一直是比亚迪保持优势的关键。2023年上半年,伴随比亚迪品牌向上的还有多项全新技术产品,包括专注底盘的云辇技术、电驱动方面的易四方以及补足智能化拼图的天神之眼。
云辇是比亚迪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包括了云辇C、云辇A、云辇P以及云辇X四种不同的版本。
其中云辇C是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它可以根据每秒上千次的信号输入来针对不同路况施加不同的阻尼力度,从而抑制车身纵向俯仰和横向侧倾。该技术硬件已经搭载了比亚迪汉、比亚迪唐、腾势D9三款车型。
云辇A是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它主要应用于带有空气悬架的车型,在阻尼调节之外,还可以通过悬架的高低控制来提供装载模式、迎宾模式、随速调节(降低风阻或提高通过性),目前云辇A已在腾势N7搭载。
云辇P是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该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四轮同步升降也可以通过液压装置来实现单独任意轮子的独立升降,这套系统的最大行程可以做到200mm,可以兼顾高度、刚度和阻尼三个维度的底盘调节。目前该技术搭载在仰望U8车型,后续方程豹系列车型也将搭载。
云辇X是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它的技术关键词是快,也就是通过双阀减震器、MPU总成、双目摄像头、空气弹簧以及高度传感器的配合在500毫秒内实现高度调节,可以原地弹跳、三轮行驶,做到0俯仰和0侧倾。
在提供舒适、安全、脱困方面,比亚迪除了底盘技术还对动力系统进行了自研,易四方就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通过感知、决策、控制上的技术创新以达成极限防滑、四电机独立控制和车身稳定三个核心诉求。
感知方面,易四方发挥轮边电机的感知能力,实现了对车辆运动状态不间断的全方位感知,并结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数据,为后续的控制、执行环节提供数据基础。
在控制环节,易四方平台搭载中央计算+域控制架构,并通过高带宽、低延时、高安全的车载以太网连接,实时互通感知信息和控制策略,通过高度协同,实现四电机精准和多样化控制。
执行层面,易四方能够根据驾驶场景的需求,对四个车轮的动力进行独立精准的调节。车辆除了可以实现原地掉头以外,还可以通过四轮转速差,将仰望U8这种全尺寸SUV的转弯半径控制在12米以内,并通过输出反向扭矩,获得超1G的制动减速度,能够不依靠刹车就实现40米的100-0km/h制动距离。
比亚迪虽然新能源销量已排在全球首位,但此前基于供应商博世的L2方案似乎已经跟不上中国的智能化速度。很多人误以为王传福不重视智能化,认为智能驾驶都是“扯淡”,但其实这里面存在误解。
王传福只是对于目前阶段的L4不看好,因为涉及到法律责任问题,还很难有车企愿意对公开路段行驶的量产车承担自动驾驶的责任。而对于智能辅助驾驶,无论是比亚迪还是王传福本人都是持积极开放的态度,比亚迪发展智驾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减轻人类司机的驾驶疲劳以及增加驾驶的安全性。
随着配备了双激光雷达以及英伟达Orin芯片的腾势N7不久前正式上市,带有高阶智驾能力的比亚迪车型也开始陆续进入市场。这套以“天神之眼”为设计理念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预计将于2023年底实现高速NOA能力,并将在2024年Q1实现城市NOA能力。目前该套系统对于鬼探头可以实现40km/h的刹停,在高速场景可以提前6s对于异型障碍物进行预警,主动躲避,在泊车场景下可以完成两侧仅有40cm宽度的窄车位泊入。
事实上,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储备早已开始,对外比亚迪已经和Momenta、英伟达、地平线、速腾聚创等公司达成多项合作,对内大规模招聘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据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杨冬生7月3日在腾势N7上市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比亚迪智驾领域的研发团队规模在2000人左右——并已在多地建立了实验中心。
可见,比亚迪在智能化上的追赶脚步非常之快,也许用不了多久,比亚迪的旗舰车型就将参与到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竞争。
出海
比亚迪品牌在海外的名气一点不亚于国内,很多年前比亚迪商用车就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而乘用车的大规模出海是从最近一年才开始的。
比亚迪2022年7月的海外销量为4026辆,而8月开始比亚迪集中在全球多个市场宣布了投放计划。一个月之内,比亚迪在泰国、日本、挪威、以色列、澳大利亚召开了多场发布会,比亚迪的乘用车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全球化布局,同时进入了亚洲、欧洲、澳洲市场。
而在美洲市场,比亚迪也已经提早布局,今年7月4日,比亚迪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卡玛萨里市设立三座工厂,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三座工厂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工厂。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产线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计划年产能达15万辆。
比亚迪品牌目前已经在印度、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荷兰等多国建立了销售网点,并且产品得到了当地用户的追捧。
比如在泰国,从2022年10月比亚迪ATTO 3在泰国上市之后,虽然当地售价比国内贵了7-8万,但还是有不少民众排队购买,今年1-5月ATTO 3在泰国的销量是9310辆,在当地纯电市场的整体占比达到38.6%。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车已经占据了泰国7成以上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其动力性、静谧性和舒适性完全碾压在泰国市场盘踞多年的日系燃油车。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用实力说话,让中国智造以实力出圈。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比亚迪2022年还斥资50亿元订购了8艘滚装船来运载车辆出海,每艘船设计运载量为7700辆,最快预计2025年交付使用。
虽然比亚迪的出海运力正在有序提升,但是如果全部依靠出口方式出海,不但效率低而且会受到进出口高昂税费的影响,导致车辆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因此比亚迪也在全球陆续部署当地产能,目前已知,比亚迪在泰国、巴西都建立了当地的生产基地,而欧洲也有两座工厂正在考察选址阶段。
与当地的经销商合作,比亚迪的海外销量节节攀升,今年1-6月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达到7.43万辆,平均每月海外销售超过1.2万辆,比亚迪新能源车对于燃油车的替代,正在从中国市场向海外市场蔓延。
结语
从上半年看,比亚迪在产品布局、技术创新、海外市场上延续了稳健的表现,但同时也遭遇了其他厂商的集体围堵,尤其是销量较高的明星车型,面对的竞品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定价配置也非常极限,甚至有些品牌为了争夺销量已经开始负毛利卖车。
面对市场的竞争,比亚迪认为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创新,而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科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正如比亚迪长期坚持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低温环境的充放电效率上正在缩小和三元锂电池的差距,同时在安全性上大幅优于三元锂电池,因此对于并不追求极致性能的大众车型,磷酸铁锂的性价比优势更加凸显,刀片电池、CTB等技术的应用正在让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比亚迪的长期主义正在迎来收获期。
202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比亚迪在竞争中依然保持了领先的身位,期待比亚迪下半年在激烈竞争中推出更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