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解忧三嫁乌孙,生下六个子女辈分不同,唯一回归大汉的和亲公主

映菡历史趣闻 2024-07-11 17:36:57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自此,西域三十六国同大汉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西域诸国中,乌孙实力最强,北面紧邻匈奴,是大汉联合抗击匈奴的最佳选择。

乌孙国首领称大昆弥,建都城赤谷城,人口六十三万,士兵十九万,国力强盛。因此,张骞便向汉武帝建议厚待乌孙,让他们居住故地,并以公主下嫁,约为汉朝昆弟,钳制匈奴。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将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与乌孙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遵从当地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

公元前101年,刘细君病逝,为了保持与乌孙的友好关系,汉武帝又将解忧公主下嫁乌孙,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整整五十年,先后嫁给了三个乌孙王。

大漠风沙,戈壁荒凉,解忧公主从风华正茂的皇室贵女成了垂垂老矣的西域老妇,她经历了多次流血内乱,还谋划杀死自己的第三任丈夫。

那么,解忧公主为何会被汉武帝选成和亲公主呢?她为何又要杀死自己的第三任丈夫?她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公元前101年的春天,大汉都城长安,巍峨的宫墙阻断了宫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未央宫内,汉武帝看着乌孙使者的疏奏,眉头紧皱,细君公主病逝,乌孙请求大汉再嫁一位公主。

几日后,汉武帝身边的近侍带着诏书来到了楚王刘戊的府邸,将刘解忧封为了公主,命其前往乌孙和亲。

刘解忧的先祖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其祖父刘戊曾参与了七国之乱,谋反不成后自杀,当时刘解忧尚未出生,却已是罪臣之后。

此时的刘解忧尚不知道乌孙在何处,对和亲之事十分茫然。其侍女冯嫽则劝说她让楚王向汉武帝求情,希望能收回诏令。

但是,刘解忧明白,即便再不情愿,和亲之事也已成定局,自己一介罪臣之后能以大汉朝尊贵的公主身份嫁入乌孙,已然是皇恩浩荡。

据《汉书·西域传》中记载: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民刚恶,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

乌孙是游牧民族,以狩猎放牧为生,和匈奴的生活习俗非常相似。在刘解忧的心中,乌孙应该是个民风彪悍的蛮荒之地,与中原地区的风俗完全不同。

公元前100年,刘解忧被汉武帝封为解忧公主,以武帝之女的身份远嫁遥远的乌孙。

送亲队伍出了长安城后一路跋涉,出了潼关又翻越秦岭,最后走入狭长的河西走廊。一路上不再春意盎然,人烟也越来越稀薄,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走得异常艰苦。

解忧公主身边的侍女冯嫽见此情形,不禁哀叹道:“公主,我们已身在西域,如此荒凉破败,除了偶尔有匈奴袭扰,连人烟都看不见。”

解忧公主却安慰道:“此处连年战火不休,百姓都逃命去了,哪里会有人烟。”

几个月的行程,刘解忧见过了太多她此生从未见过的场景,那是长安城繁华掩盖下的荒凉,是血漫黄沙的马革裹尸,是离家逃难的百姓,她明白这才真正的民间疾苦。

望着茫茫戈壁,她不禁感叹道:“解忧,解忧,愿我此去能解大汉百姓之忧!”

这一年的夏天,解忧公主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乌孙,与一路上的荒凉破败不同,乌孙如同西域中的世外桃源。

那里有巍峨高耸的雪山冰川,有碧绿的看不到尽头的巩乃斯大草原和数不清的成群牛羊,这是她在长安从未见过的景象,这让她内心的不安有了些许消散。

远道而来后,解忧公主便嫁给了当时的大昆弥军须靡。此时,解忧公主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而军须靡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者。

之前,细君公主嫁给军须靡时被封为为左夫人,匈奴公主嫁入后为右夫人,乌孙以左为尊,因此,匈奴公主始终被大汉公主压了一头。

匈奴公主嫁入乌孙多年,为军须靡生下长子泥靡,细君公主去世后,匈奴公主顺理成章地被扶为左夫人,因此,解忧公主只能屈居其之下,成了右夫人。

几年后,军须靡病逝,因长子尚且年幼,于是立下遗诏,将王位传给堂弟翁归靡,待其身后,王位复归泥靡。

翁归靡继位后,号肥王。解忧公主又按照乌孙的习俗改嫁给了肥王,肥王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大汉公主也是宠爱有加,两人生下了三子两女。

肥王在位期间,在解忧公主的劝说下,乌孙日益亲附汉朝而远离匈奴,引起了匈奴公主的不满,一气之下竟发书匈奴,请求匈奴单于派兵攻打乌孙。

公元前72年,匈奴派遣骑兵攻打乌孙,并要求乌孙交出解忧公主,解除与大汉的同盟关系,否则就要一举歼灭乌孙。

肥王得知消息后,一面与解忧公主调集兵力抵御,一面向大汉派遣使者请求兵力支援。

然而,当时恰逢汉昭帝病危,且膝下并无子嗣,朝廷内部一片混乱,根本顾不上乌孙的求援,迟迟未派兵支援。

为此,肥王与解忧公主只得一面坚持守御,一面不断催促汉朝出兵。直到汉宣帝继位,朝廷局势趋于稳定,才开始着手处理西域事务。

最终,大汉发兵十五万,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合五万乌孙兵,共二十万兵力,分五路出击匈奴。

公元前71年,联军大破匈奴,俘虏四万余人,斩获牛羊七十万余头。自此,匈奴国力衰弱,此后数十年都无力在与西汉朝廷争霸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60年,肥王上书汉宣帝,称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汉宣帝当即应允,准备将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嫁去乌孙。

随后,刘相夫入长安上林苑居住,学习乌孙语言为和亲做准备,肥王也派遣三百乌孙使者前来迎娶公主。

可当和亲的队伍行至敦煌时,噩耗传出,肥王翁归靡病逝,军须靡的儿子泥靡继位,引起汉廷不满,汉宣帝听从萧望之的建议,将刘相夫接回了长安,和亲未能成行。

而另一边,肥王病逝后,虽然大汉希望由解忧公主的大儿子元贵靡继位,可前任乌孙王与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才是正统的王位继承人,何况还有先王遗诏。

泥靡其人生性残暴,嗜血好战,身上留着一半的匈奴血统,让他自然而然地亲近匈奴。而解忧公主身份特殊,儿子又是大汉扶持的继承人,一旦泥靡上位,后果不堪设想。

可解忧公主势单力薄,根本无法阻挡手握重兵的泥靡,这年秋天,泥靡顺利登上乌孙王位,并按照习俗,娶了解忧公主为妻。

泥靡上位后,因为反对之前肥王的亲汉政策,开始大肆诛杀排挤乌孙内部的亲汉势力,圈禁了解忧的大儿子元贵靡,磨刀霍霍直指大汉。因此,两人婚后也是多有摩擦。

之后,狂王更是大肆扶植匈奴势力,并大量招募前来投奔的匈奴好战分子,惹得乌孙国内人心不驸,战争似乎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局势几乎毁于一旦,解忧公主明白,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她必须付诸行动。

公元前54年,匈奴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内部分裂,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而此时,大汉在汉宣帝的治理下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年,匈奴单于派自己的弟弟为使者入汉称臣。

消息传到乌孙,狂王大发雷霆,而这更加坚定了解忧想要刺杀狂王的决心,一旦刺杀成功,自己与儿子的处境便会转危为安,而匈奴的好战势力便再也没有庇护所了。

当时,恰逢汉朝使者魏合意前来送还侍子,但解忧公主得一举一动皆在在泥靡的监视下,不得私下与汉使接触。无奈之下,她只能找来当初的侍女冯嫽,让她去见汉使魏合意。

冯嫽嫁与乌孙右大将军为妻多年,且右大将军在乌孙手握实权,既不亲汉,也不亲匈奴,是个持中派,因此冯嫽在乌孙也很受尊重,无人敢阻拦她。

当她见到魏和意后,便对其说道:“公主遣我前来,有句话传与使者,狂王不得人心,容易诛杀!”

得到魏和意的肯定答复后,冯嫽当即回报消息给解忧公主。当时,匈奴残余已经在向乌孙聚合,狂王正策划向大汉边境出兵,一旦战争爆发,就会涉及大汉在西域的控制权。

解忧公主明白,此事不能再耽搁了,于是主动找到了狂王,向他说道:“大昆弥,大汉使者远道而来,三日后我想在帐中设宴,不知大昆弥能否赏脸一聚。”

泥靡对解忧的突然讨好有些不解,解忧公主见状解释道:“我身为大昆弥的妻子,便是乌孙人,大汉离此地千里万里,我不该再惦念,大汉公主的名头与我不过是负累,想要在乌孙生活下去,还是要仰赖大昆弥的宠爱,待送汉使回去,我定好好听您的话。”

泥靡听罢,得意地说道:“你知道就好,既然你有这份心,以你的才华样貌,我定会好好宠爱你的。”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他心里清楚,解忧公主的改变不会是无缘无故地,因此心下更加防备。

这日已是暮春时节,解忧公主帐内歌舞升平,狂王带着两名护卫前来,吃喝都十分小心,推杯换盏之间,解忧公主不觉有些醉了。

醉意朦胧间,她起身对着狂王说道:“我酒量不好,有些失仪,还请大昆弥不要计较。”

狂王见解忧醉酒后面若朝霞,当即有些心猿意马。

酒过三巡后,见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便逐渐失去了戒心,解忧见狂王酒酣耳热,当即说道:“我有些醉了,快来人扶我出去醒醒酒。”

只见身边的侍女冯嫽点头示意,走进来一个侍者,准备前去搀扶解忧公主,谁知趁人不备,这名侍者当即掏出刀,刺向狂王。

狂王因防备不及,受了轻伤,当即带着两名侍卫突袭,骑马逃走。解忧公主见狂王逃走,当即命冯嫽派人日夜兼程回到大汉向汉宣帝禀报原委,希望大汉能派兵相救。

狂王逃离赤谷城后,来到北山向匈奴求援,随后带兵包围了赤谷城,围困解忧公主与魏和意等汉使,相持一个月后,西域都护得汉宣帝致命,发兵相救,狂王不得已撤兵。

事后,汉廷派遣中郎将张樽带着医药为狂王治伤,并赏赐其金银财帛,还将魏和意等谋划刺杀者逮捕,押送回长安斩首。

之后,大汉又派车骑将军长史张翁调查解忧公主刺杀一案,而副使季都则继续为狂王医治。解忧公主不服,被张翁抓着头发就是一通斥骂。

张翁回朝后,便因解忧公主上书告状而处死,而季都也因为明知狂王当诛,有机会却未行动而被处以腐刑。

由此看来,朝廷虽然表面上安抚狂王,命人给他医治,还赏赐各种财物,但是从根本上对解忧公主行刺一事是表示赞同的。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尘埃落定的时候,肥王的另一个儿子乌就屠趁乱谋反,将狂王杀死在营帐中后,自立为昆弥。

解忧公主得知消息后,深知乌就屠没有自己的势力,很难坐稳大昆弥的位置,于是派遣冯嫽前去劝说,让他将大昆弥的位置让给元贵靡,自己保小昆弥之位,终身享尽荣华富贵。

乌就屠见汉朝大军已经压境,心中惶恐,又见解忧公主愿保他,哪里还有不肯,于是对冯嫽说道:“愿听夫人劝告,让位于元贵靡,但求汉朝给个封号。”

公元前53年,在汉宣帝的授意下,冯嫽手持汉节,召乌就屠到赤谷城宣读诏书,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乌孙王,二人划地而治,由此,乌孙内乱也终于结束。

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的大儿子元贵靡与小儿子鸱靡先后病逝。元贵靡死后,其子星靡即位。

此时的解忧公主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她十分思念故土,于是向汉宣帝上书:“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

汉宣帝感念解忧公主的坚毅果敢,大半生居住异域,为乌孙和大汉的友好鞠躬尽瘁,有功于汉室,当即派人将解忧公主接回长安,享公主之尊位。

两年后,解忧公主病逝于长安,终年七十岁,汉宣帝以公主之仪安葬。

解忧公主一生有四子两女,大儿子元贵靡做了乌孙国王,次子万年跟随其回到长安生活,后来做了刹车国王,长女弟史则做了龟兹王后,而与泥靡生下的儿子鸱靡却再无历史记载。

她的一生,包括他的儿女,都在为大汉统治西域而作出牺牲。

对于解忧公主来说,她的人生因为和亲而偏离了原来的轨道,红颜离家,皓首归来,从繁华的长安到荒凉的戈壁,最终又回归故土,是她的坚毅和不屈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

尤见十六年后,一袭红衣的王昭君和亲匈奴,无数文人墨客为她写诗,为她歌颂,可依然遮不住她那充满悲怆的卓然风姿,她绝望死去的那一年,才三十三岁!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最后一次和亲,一代又一代的大汉女子为汉匈和平献出自己的生命,才更觉解忧公主能够回归故土是多么难能可贵,弱女之身,也无愧巾帼红颜!

0 阅读:0

映菡历史趣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