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眼中的扎心事实,父母的眼光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一只冰 2024-02-24 10:48:54

作家余华有一本小说叫做《我们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从原生家庭从父母开始的。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好像是那么回事,尤其是近期看到了一个记者对一个清华学子的采访。

一个记者见到一个北大的学生在吃饭,过去采访,问每个月的生活费有多少。女生回答说不需要生活费,学校每个月给3000多了,足够生活费了。顺便指了指隔壁的男生,该男生来自清华,他每个月学校给发8000多了,是清华的博士。

随即,记者便问了该同学考入清华的心得。该同学随后便侃侃而谈了,关于进入清华后的一些认知。大体上就说自己的原生家庭,限制了自己的眼光。

一,原生家庭的区别

首先,他说,自从他进入清华之后,就充分认识到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如果父母是普通人,就很难培养出一个顶尖人才。因为父母的格局和眼光在那里,最多能够让孩子读出一个大学就很不容易了。而这位清华学子算的上是来自农村的佼佼者了,多少年才出一个的,才能考进清华。进入清华之后,才发现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

自己身边的同学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各级干部,局长,或者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大学教授级别的。只有为数不多的跟他一样来自农村的,山里娃。现在在清华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说以后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考清北的应该也会是越来越少。

毕竟,从原生家庭来说,普通人家的孩子从起点上就输给了那些父母是各级干部,局长,或者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大学教授级别的家庭。因为,出自这些高资家庭的孩子的父母都会从小就给他们规划好每一个步,各种备选方案,各种学习策略,都是提前规划好的。他们的眼界足够高,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是提前就规划好的,这些都是他们的一个站而已。

二,大学对不同家庭的意义

而普通人家的父母,能规划有长远眼光的少之又少。最多给一句,你能读,我砸锅卖铁让你读,不是读书的料就趁早去打工。普通家庭的父母的眼光也就如此,最多供你到大学,后面的路,你就自己去走吧!因为大多数的父母规划到高考就结束了,大学以后的事情父母长辈都没经历过,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摸索了。清华对很多人是天花板,对另一些人不过是一个跳板。

而来自那些高资家庭的孩子们,即使是清华大学,也只是他们的一个站点而已。二普通家庭的规划,孩子不说考上清华,就算上一个普通大学都已经是他们规划的天花板了。

三,规划不同,进入大学的途径不一样

被采访的清华学子出生农村家庭,进入的是清华的钱学森力学班。而进入这个班的同学,80%都是通过保送,竞赛,或者是加分进入的。只有他是通过纯高考进入的。因为,家里人确实也不知道,除了高考还有其它的途径可以进入大学。

四,对于大学以后的规划不同

普通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的路,家长已经没有能力为孩子做规划了。一个是自己的能力有限,觉得孩子已经超越自己了,该孩子自己去规划自己的未来了。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各种摸爬打滚,踩各种坑,进入社会后肯定没有有计划的人的家庭好了。

提前规划了的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后,直接就开始了各种科研创新。进入大一科研能力就能碾压人家读了四年的大学生,直接进入清华的顶级实验班去做科研。有些提前规划了的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直接去哈佛,剑桥这种顶配的学校去做交流访谈。

这样对比之下,差距是并不会因为你考取了清华而缩小,怎么倒感觉差距越拉越大。对那些提前规划的家庭来说,出国深造和开公司才是他们更大的舞台。他们的父母知道自己家孩子的热爱是什么,而他们的父母,也能支撑起他们的热爱。

有的人有引路人把他人生当中很多事都规划好了,避开了很多坑,而有的人是摸着石头过河踩了很多坑,而有的人是摸着石头过河踩了很多坑,后人的成功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少踩坑,而很多人是没有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的。

五,家庭容错率高

被采访的清华学子还讲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巨大差距,就是容错率。普通家庭的孩子犯错率极低,家庭不允许,一旦有一点点的行差踏错,将会万劫不复。因为家庭能承担孩子犯错的实力不允许。

而那些高资家庭的父母,他们自己本身就能给孩子一个非常高的天花板。他们允许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去犯错,容错率高,孩子可以更大范围的了解自己的实力。可以多方位的尝试。从小家长会让孩子去进行各种尝试,找到孩子的热爱点,并进行规划和指导。

普通人家的小孩,可能就读书一条路走到黑吧!

个人观点:

1,一直从网络上听到有人讲说,通过高考考上清华的同学在清华里面处于鄙视端的最底层。这个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觉得搞笑。

难道,真正通过高考,历经那么多人搏杀冲出来的人,会被那些通过加分,竞赛进入的学生所鄙视吗?真心的理解不了,鄙视别人什么呢?不会投机取巧吗?现在网络上的声音有时候来的更多的是转载,能够真正发表自己观点的很少。反正,做为一个普通人可能达不到那些大神的高度吧!总感觉哪里不对。

2,农村孩子在清华的比重

对农村孩子来说,读书还是会改变你的命运的,不是吗?你考了清华即便家里没有底子还是远超普通人的前途。说到农村孩子的比重问题,这个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因为现在的这个状况,年轻人现在在家当农民的真的已经很少了。那些80后的父辈当时都看到了农民的艰辛,都拼命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了。现在你再回到农村看看,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家当农民的。最多的也都是在外打拼,回家建房,真正脚踏实地的在农村当农民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

所以,从整个社会的布局来看,本身70,80后是农民的基数就少,那自然他们的孩子就大部分不是来自农村了。这样看来,整个学校觉得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的比重自然就少了。有些孩子即使是农村户口,那也是基本上一天地都没种过的,也没帮家里干过农活的孩子。

3,考上清华的就已经是佼佼者

看到采访者侃侃而谈,有种凡尔赛的感觉。可能这样说,流量会更高吧!他自己就出生农村,却还说农村的孩子很难考取清北了。是想让农村的孩子都躺平吗?说实话,现在农村的孩子,很多也没有都很向往清北。虽然,清北招生的也都是每个省的名列前茅的人才。可近期的爱国教育对农村的孩子影响也很大,有能力的孩子很多更加向往的是报考国防七子等学校了。

虽然说,一代人的努力改变机率不大,可是读书也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啊,别无他法,最多,这种名校上不去而已。他也说了,不可能一代人的努力拼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后来他自己又说了,自己这一代努力了,肯定会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更长远的规划。

说到底,还是需要有一代人去努力翻越这个阶层。不然,后面的路更难走。而现在的高资包括这个读清华的博士的这番言论也是会给人造成不小的影响。

4,听网络言论要学会分析

有个博主说过,现在很多已经翻越了阶层的人,正在想办法来堵住那些想上升的人的渠道。与这个清华的博士有点像。他自己通过读书,读到了清华,还继续读到了博士。又说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而且被人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说到底,他口中这样的优越的人到底是多数还是少数呢?如果是多数,他的读博士的名额,怎么会轮到他呢?那么多优秀的人,如果按照他说的80%的人都比他优秀,那读博士就这么容易吗?这位博士读到这样的成绩,难道是你天生的吗?一开口就否定了自己的父母的优秀,好像你的成功全部是通过你自己获得的。要是你的父母在你初中毕业就让你去打工,可能,你也不会站在清华的大学里这样来看低自己的父母吧!

总之,网络上的言论,听听就好了。如果你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你只需要砥砺前行即可,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坚持自己心里的梦想,只管努力,加油!至于结果如何,就不要管了,交给天意吧!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能够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的锻造过程。现在大数据的推送,都会根据你的爱好,给你推送你爱看的内容。记住,要有自己的是非观。

与君共勉!!!



0 阅读:88

一只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