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者在投资时的建议,以及市场对投资者的影响

垂耳兔 2022-05-19 18:56:28

政府监管角度

有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政策因素,这也意味着如何制定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特点的监管条例成为保障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关键。结合的研究结论,从政府监管视角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由于投资者失望厌恶对市场信息效率较低的股票收益影响更大,因此为了稳定资本市场,降低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助推作用,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包括: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全面反映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建立更加多元的信息披露渠道,有效丰富投资者获取信息手段;建立更加完备的信息披露违法监督,消除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上市公司信息传导效率。

其次,考虑到投资者失望厌恶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的股票收益影响更大,故为了降低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缓解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股票价格的冲击力度,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减少经济政策频繁变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在制定、执行经济政策时要尽量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增强相关经济政策出台前后的信息披露水平,稳定投资者对股价变动的预期;强化政策落实力度,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发挥经济政策调控的最优效应。接着,鉴于投资者失望厌恶对熊市时期、投资者情绪较低时期股票收益影响更大,因此为了平熨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者结构。

包括: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抑制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催生的追涨杀跌交易;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市场稳定功能,充分应用卖空机制或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效应。最后,投资者失望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实际经济结果和预期经济结果的对比,因此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努力稳定资本市场,使得投资者实际经济结果波动较小;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培育投资者合理预期,使得投资者预期经济结果符合现实。此外,要关注投资者主观信念过度调整对资本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观念,营造健康、有序投资环境。

投资者决策角度

从投资者决策视角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散户投资者要重视自身学习,积极搜集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主体参与股东大会决策。同时加强对股票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阅读、分析财务报告的能力,在实际交易中不断丰富经验。面对已经发生的不利事实,要尽力保持冷静,切不可因为失望心理而失去理性判断,最终导致投资失控,越陷越深。其次,散户投资者要提高风险意识,在熊市和牛市时期不卑不亢、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随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和低落,干扰自身决策选择。

在投资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我预期偏差。培养理性的投资文化,避免羊群效应、追涨杀跌等非理性交易。最后,散户投资者要注意股票市场环境变化时自身合法利益保护,努力识别股票价格波动中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在市场行情下跌的情况下,警惕其他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异常冲击,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场景切换实施策略,根据变化规律把握投资机会,就像股神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在“别人贫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试图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以失望厌恶视角探究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虽然的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受限于客观研究条件和主观研究水平,这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失望厌恶资产定价模型的测试资产有待进一步增加。研究的主对象是股票市场,其特点在于样本时间跨度大、数据相对完整以及参与者数量众多。然而,我们知道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在其他金融市场中同样存在。例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等。

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一个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继续深入探究投资者失望厌恶资产定价模型对商品期货、指数期权、公司债券以及货币等金融资产收益率的解释能力。这些投资组合在其平均收益上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是横截面资产定价模型测试的理想选择。通过对比失望厌恶资产定价模型在不同资产组合收益上的表现,丰富失望厌恶资产定价相关研究,不断完善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研究体系。

第二,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的识别方式有待进一步精确。研究的主形式是利用公开市场数据判断投资者的失望厌恶状况,投资者失望事件或是消费增长低于确定性等价,亦或是股票市场收益低于某一阈值。然而,我们知道公开市场数据更多时候是间接测度,反映的是投资者总体水平,难以准确刻画其真实情况,特别是像失望厌恶心理这种极其微观的特征。

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一个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继续深入探究怎样提高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的测量精度。思考方向有:获取证券营业部的私人交易数据、根据针对性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和使用行为实验得到实验情景中反馈结果。通过剖析投资者失望心理诱发机制,夯实失望厌恶资产定价相关研究,不断巩固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框架。

第三,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的分析对象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的主目标是代表性的投资者,认为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同质的。事实上,不仅个体投资者之间存在差异,从整体上看,投资者也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然而,我们知道个体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差异巨大。无论是禀赋水平、投资规模,还是信息储备、投资经验,机构投资者都处在领先地位。

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一个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继续深入探究机构投资者是否同样存在失望厌恶心理,以及其失望厌恶心理会如何影响资产均衡收益。考虑到个人投资者的主动跟庄行为,考察机构投资者的失望情绪传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总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失望厌恶定价效应,补充失望厌恶资产定价相关研究,不断提高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研究全面性。

第四,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的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扩展。研究的主场景是中国资本市场,利用失望厌恶资产定价模型检验其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从有效市场理论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可能属于弱有效市场。而我们知道,在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中,市场信息的含量和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也具有明显区分。

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一个能够改进的地方就是继续深入探究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资产定价效应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中表现以及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建立投资者失望账户,结合投资者失望阈值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投资者失望厌恶心理的产生条件和影响结果。

0 阅读:13

垂耳兔

简介:分享各种各样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