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大名面

马食图 2024-04-29 02:46:16

青海,一个多民族的大省份,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中华民族。古朴壮丽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各族人民勤劳宽厚、慷慨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了其独特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有三江源流、河湟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柳湾文化、昆仑文化、汉藏文化、多民族文化、花儿文化、青稞酒文化、丝路文化、茶马文化、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喇家文化等等。其中喇家遗址曾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一碗面条,刷新了我国的面食文化,也见证了青海面食文化的久远。

青海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青海的面食名目繁多,种类多样,它们或因工序不同而别名,又或因面食参杂成分不一而叫法各异,足可见其面食之丰富,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青海的十大名面,青海打卡时,不要错过哦!

羊肠面,青海代表性面食之一,也是西宁风味小吃之一,是一种以羊肠为主料制作的面食,天热可吃凉,天冷可吃热,羊肠面中的凉面柔润金黄、悠长爽口、羊肠细嫩脆软、味浓醇香、美味适口。在我国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几乎都有这款美食,同时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

羊肠面的面条也称为抓面,抓面是煮至七分熟的拉面,提前用菜籽油拌好,吃的时候抓一把,放在滚烫的羊肠汤中烫熟。

然后将羊肠、羊肉等,放在已经煮熟的面条上,再用香醋,蒜泥,韭菜碎,盐等调味。盛一碗热汤,吃一口面,喝一口汤,真是美滋滋。和辣椒油,韭菜,蒜末混在一起的面条入口根根分明,浓香四溢。羊肠不膻不腻有嚼劲。这样做出来的羊肠面不仅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暖胃、补肾、强筋骨等功效。

羊肠面中的羊肠又有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有些地方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相搭配。

羊肠面不仅风味独特,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相传,羊肠面始于唐朝,据说与唐明皇李隆基巡游东都洛阳有关。当时有一个名为“王记”的小贩,为了讨好李隆基,特意为其制作了一款名为“血粉汤”的美食,也就是现在的羊肠面雏形,李隆基吃后大赞。广泛流传于民间,后被走丝路的商贩带到了西北西宁一带,深受当地百姓喜欢,自此以后,羊肠面就在西北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咱们中国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如果您有机会去西北、去青海旅游,别忘了品尝一下这道风味面食。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海传统美食羊肠面也正逐渐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当地许多餐饮企业也开始将羊肠面作为本地特色菜品进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前来品尝。此外,很多青海当地的厨师也开始尝试将羊肠面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道传统美食。

板凳腿,这里的板凳腿可不是真的板凳腿,而是青海人特别爱吃的一款面食。是青海最常见的青稞面制成的一款面条。

因为人们用板凳腿来形容属于比较粗的面条,所以被人形象地称为板凳腿。和其他地区的凉面类似,板凳腿也需要各种调料凉拌进食。

板凳腿吃起来清爽解腻,面条筋道,有一股独特的青稞香。虽是素面,却可口清香,吸溜一口能回味好久,口齿历久弥香。相信您来品尝一次,就一定会爱上这种面食。

炮仗面,这种面食在西北地区非常经典,也有些地方称其为“炮仗孔子汤饭”。它的名字独特,因形状似炮仗,寓意着西宁人民的豪放与热情。

西宁炮仗面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时的西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商贾云集,经济交流频繁。为了满足往来商客的口味需求,当地的面馆经过不断创新,最终研制出了这款风味独特的炮仗面。

西宁炮仗面的制作方法也颇为讲究。首先,选用精质的面粉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和成光滑的面团,经过揉面、擀面、切面或者拉面等多道工序,然后把面条做成直径约0.5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煮熟的面条一定要保持其劲道的口感。需要放在冷水里过一下,让其在后续的炒制过程中更加入味。

炮仗面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配菜和炒制方法。需要提前准备好丰富的配菜,牛肉粒、芹菜、青红辣椒丁、洋葱丁等,这些配菜不仅增添了口感,还使得炮仗面在色泽上更勾人食欲。起锅烧油,油热下葱花炒出香味,再下肉末和各种配菜一起烩炒,最后将提前过水的面条放入锅中,快速炒香。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花椒粉等调味料,还可以加入粉条、豆腐干等食材一起翻炒,丰富其口感,迅速炒入味即可出锅,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炮仗面便可呈现在我们眼前。面条劲道有韧性,配菜香辣又爽口。每一根面条吃着都有嚼劲,感觉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让人回味无穷。

不管是冬日还是夏季,一碗炮仗面都能让人食欲大增,倍感满足。现如今,西宁炮仗面已经成为了青海不可替代的代表性面食之一,无论是品尝当地的美食还是探索西北的面食文化,都少不了这款炮仗面,是一款非常值得尝试的选择。

指甲面片,青海传统名吃,也是青海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常便饭。由于面片小,故叫“指甲面片”、“尕面片”。又称软面片、面片。

在青海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块石头一锅水,一堆牛粪一把面”烹制而成的美食~尕面片。起初是由那些常年往返于戈壁和草原上的商人而发明。这些商人常年从事贩卖生活及副产品运输的生意,经常往来于了无人烟的商道和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当中。因为常年在草原上奔波,途中也没有固定的旅店就餐,所以他们经常是,走到哪吃到哪,随地宿营自己造饭,捡三块石头为灶台就可以支起一口锅,露天风干的牛粪就可做取暖烧火的燃料,也不用携带案板、擀面杖、切刀等繁琐炊具,只要取出自带的碗和面粉,加水和好,用手搓成面剂子,再捏扁、拉长,再捏成一块块如指甲般大小的面片,直接下到开水锅中煮熟,简单放些调料,一顿饭便算是做好了,席地而坐就可就餐,吃完饭将火堆掩埋熄灭,然后继续赶路。

后来被当地牧民所效仿,对尕面片这种吃食进行了加工改进,比如在煮面片汤中加入了肉片、牛羊肉、牛羊排、风干肉和特有的调料等,使面片的味道更加浓郁,汤汁更加的鲜美且更富营养。由于这种烹调方法简单易做,味道可口,一来二去,便成了广大牧民的日常饮食。

按尕面片形状、配料和烹调方法不同,尕面片又延伸出了很多类型:有做工细致、纤小玲珑的“雀舌头”,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带汤而用炸酱拌吃的“烩面片”,有用牛羊肉、粉丝、豆腐、粉条、辣椒混炒的“炒面片”,有在汤中放青菜和瓜片的“菜瓜面片”,有加入羊肉丁、西红柿、青萝卜片做成的“西红柿羊肉面片”等等,品种繁复、滋味各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变换自如。

破布衫,又称破布衫子,青海风味面食之一,破布衫这名字听起来有些特别,为什么把这种面食叫破布衫呢?且听俺慢慢道来。

话说早在民国时期,青城(呼和浩特)有几十家水菸作坊。由于加工生产水菸工艺有一定的连续性,生产中途不可以中断,工人连轴带转无富裕时间来食堂吃中午饭,所以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会拿到工作现场去吃饭,忙的时候要有上百人。

青城有家最大的菸坊“兴顺恒”,老掌柜吴三爷的三个儿媳妇在后厨忙来忙去轮流做饭,同时还有两个帮厨的尕小伙。有天,媳妇们把十几大张擀好的面带到现场,现切现煮现吃,忽然想起来切面的几把刀都借出去没给还回来!一大锅水此时已经烧开了,眼看工人要吃饭,三个媳妇急的不知所措,着急间,突然有个媳妇说:没刀咱们就用手撕!于是三人同时行动,用手撕成树叶大小的不规则面片,直接下到锅里,再下入配菜一起煮熟,加盐,花椒面,姜面,油炝葱花,酱油,陈醋,瞬间香味扑鼻,一碗碗热汤面出锅,工人们见此情景,故意打趣调侃说,平时吃的是四棱见线的手擀面,今天却成了“破布衫子”。不过嘛!味道和口感好像更好吃了!即是如此,那就明天再吃这个“破布衫子”……从此“破布衫子”这个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在青海破布衫子面一般是用青稞面等杂面做。如果再能配上野葱花炝的油,浇在这破布衫子面上,此刻这碗面瞬间香味翻倍。

寸寸面,青海人亲切的称“寸寸儿”,回民又称“香头子”,手擀面条的一种,也是青海人常吃的一种家常汤面,其做法是用小麦面或者青稞杂面制成较硬的面团,揉匀擀薄,切成韭叶宽、约2寸长的短面条,加配菜下锅一起煮熟即成这款汤面。汤面中配有肉丁和蔬菜的称“肉寸寸”。配有萝卜丁、洋芋丁和蔬菜,并炝有葱花的称“素寸寸”。其特点,省面、清淡、爽口、易消化、老少皆宜。如果吃寸寸面的时候,泼一些野葱花油,那种浓浓的香味就会香飘满屋,是很多西宁人记忆中的美味。

酿(rang)皮,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源自陕西凉皮又脱胎于凉皮的改良小吃。是青海美食中的一张响亮名片。在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古河套等地都有这款美食的身影,有好食者曾这样形容青海的酿皮和调料:“贵德的面,湟源的醋,循化的辣子,乐都的蒜”。在青海西宁、海东等地,酿皮有很多种类,譬如黑梗皮、白酿皮、洋芋酿皮、擀面皮等等。

据说在明朝洪武三年时,明军来到河湟一带驻营抵御残元势力,当时来往青海的道路运输极为不便,而这些军士大多来自陕西,军费又是自给自足的,屯田收入只够来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又由于地理等原因,河湟一带不产稻米,从陕西家乡运籼米极其困难。军士们回家无望,只能因地制宜,用河湟本地产的小麦面粉以及后期引进的洋芋,结合家乡的手艺,制作出了带有当地特色的凉皮,聊以思念的故土。随着时间的推进,具有青海地域饮食文化的“酿皮”就出现了。

青海酿皮原料包括绿豆面、高粱面和麦面等(只要是富含淀粉的食物都可作为原料)。做法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制成硬面团,再经过反复揉搓至面团精细光滑,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放进蒸笼蒸熟,即是酿皮中用到的面筋,再将沉淀下来的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便是所要的“蒸酿皮”。可搭配油泼辣子、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酱、韭菜等调料食用。其特点柔韧细腻,爽口开胃,酸辣可口,黄亮透明,油浓汁足,喷香解暑,色艳味美,营养丰富,回味悠长。

青海拉面,拉面是西北传统面食,西北五大面食之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兰州牛肉面、宁夏拉面、青海华隆拉面等,其中青海拉面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工艺著称。采用当地优质小麦粉精心制作的面条,搭配上精选的牦牛肉和清爽的牛肉汤,再加入多种香料和蔬菜,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中,不仅有味觉的诱惑,更能听见历史深邃的回响。

一位拥有非遗拉面技艺的老师傅“拉面穿针”,用二两干面粉,可以拉出1024根面,一个2毫米宽的针眼里,能穿进42根面条,青海拉面不仅仅是一道地方美食,更承载着充满传奇的“拉面经济”发展史,青海化隆的拉面故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创业初期化隆人拖家带口,“一台炉、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开夫妻店、开兄弟铺、开父子馆。以“兰州拉面”为“幌子”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让青海拉面得以走出去,让西北拉面火爆全国,盛名海外。在中国,面食不仅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携带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艺术形式。每一种面食,都是对中国传统手艺和文化的一次致敬。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一碗面,虽已风干,却凝结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当地的面食文化。保留着面条形状的遗迹,这些面条长度约50厘米,宽度仅为3毫米。尽管经历了岁月的风化,但其卷曲缠绕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这些古老的面条在形态上与当今的拉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里面还有肉类和花椒等调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海拉面的口味和品质,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据统计,如今的青海拉面在全国337个城市拥有店面3.26万家,占据全国拉面市场店面总数的50%,从业人数达19.3万人。作为中国美味还走出了国门,在韩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等17个国家都可以品尝到这款中国味道。

干拌,青海的干拌多是肉沫拌面,拉面上会浇上一勺炒制的牛肉末臊子,肉沫颗粒分明,再加上汆烫过的菠菜和红心萝卜丝,色彩分明,吃过之后唇齿留香。

“老板,来一盘干拌。”在青海,走到面食店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在省城西宁的夏都大街,有一家以售卖干拌面为主的老字号面馆,每天中午的食客络绎不绝。一盘干拌面配上清爽可口的凉菜,或切上半斤软糯醇香的牛腩,浇上辣油,撒上香菜,再倒上一碗酸汤,便是一顿标准的青海面食午餐,到了青海怎么能错过?

在青海干拌中还有一款比较特别的面,青藏高原上的藏血麦干拌面。藏血麦是青海特有的稀缺农作物,生长种植于海拔28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生长区大气环境与土地纯净无污染,以雪山水及温泉水汇流溪水灌溉,汇集天地之阳气,,独特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使得这款藏血麦拌面,有机劲道,美味健康,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秃秃麻食”,简称麻食,又叫“麻食子”,北方家常面食之一,也是青海面食小吃之一,西宁人面食中有两种碎饭,一般统称“麻食儿”,其实另一种叫做“跐耳”,也叫“猫耳朵”,“肉钻洞”。意为手搓的面疙瘩,是古代突厥人的一种常见面食。

其制法是先将面和好,反复揉匀后切成小方块,再用拇指搓碾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最后将做好的麻食投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加入各种作料,或煎炒或凉拌或焖煮,在青海麻食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一般是放羊肉或牛肉、浇骨汤,下葱蒜末,香菜末调味即可享用。麻食的做法比面条费工,关键是和面、揉面和搓面,搓面的时候需要一指头一指头的搓,因吃法多样且讲究,成为撒拉族人敬客、迎宾、聚会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要面食。

明代著名美食家黄正一在其《事物组珠》一书中提到:“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据说在上世纪30年代,西宁大新街附近有一家独具特色的麻食店,叫“魏麻食”,在当时可谓是面中一绝,尤其是他家的肉汤,味道鲜美绝伦,端起一碗麻食,尝一口汤,再细品里面的牛肉丁,让人久吃不腻,顾常往之,就是过店不入也能久闻其香,虽说有点夸张,但足可见其味道之鲜美。据当地老人说,每日清早都有顾客排长队,很多食客喜欢吃加重酸辣调味的麻食,据说吃了他家的麻食可以醒酒,吃后头脑清爽。魏麻食经营三十余年,味美价廉、经济实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店主魏新元遇车祸亡故,才终止了他的味道传奇。

麻食这款美食在北方许多地区都有,也是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因地变化,因味生根,让这款普普通通的面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青海的十大名面你觉得怎么样?你觉得哪款更适合你的口味?青海面类还有很多,譬如青海干拉、青海旗花面、青海搓鱼面、青海拉条子、青海烩面、青海哨子面、青海烩面、青海刀削面、青海花面、羊肉炒面、鸡丝面、小炒揪片等等,在西北很多共有的面条中,因地域、口味、风俗、文化、习惯的不同,赋予了当地特色,造就了这些美食不一样的一面,在你云游青海时,切莫忘了品尝这些高原美味哦!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哦!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