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不靠谱”的人:主持天气预报近30年的他,实则是个临时工

山间雾野 2024-10-13 19:24:02

你可曾听说?

央视《天气预报》主持近30年的“天气先生”宋英杰,竟然只是兼职的“临时工”!

多年来,他一直被观众批评预报不准确,但却始终未能享受到正式编制所带来的福利。

这位表面平凡的“天气先生”,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成为“兼职”主持人

1993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在气象系统内部选拔一名具备良好形象和扎实专业知识的气象预报员,以担任这一重要的主持人岗位。

这一决定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台内众多主持人和编导的踊跃报名。然而,最终入选的却是一位“外行”——宋英杰。

宋英杰是一位从事气象研究的专家,大学期间主修大气动力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央气象台,专注于数值预报的研究工作。

在一次文艺汇演中,宋英杰的普通话流利标准,仪表端正,给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宋英杰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坚信自己作为一名气象研究人员,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兼职担任主持人,最终婉拒了领导的邀请。

为了推动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台已经准备好了完善的解说词和摄像设备,只缺一位合适的人选上岗。

领导多次与宋英杰沟通,表示可以让他保留数据分析的工作,并且在下班后进行节目录制,这样就不会影响他的研究。

宋英杰在反复犹豫和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接受这份兼职任务。然而,他深知自己缺乏专业训练,因此对是否能够胜任心存疑虑。

宋英杰初次踏入摄影棚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站在镜头前显得手足无措。

领导鼓励他把这看作一次课堂教学,保持放松的心态就行。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宋英杰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播音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发音训练。

预报不准,不靠谱

最初,气象预报并未得到重视,因被视为“靠不住”。

每当宋英杰在摄像机前播报天气时,总会听到一些观众抱怨“预报总是不准”。

1999年冬天,宋英杰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判断出华北地区在次日不会有降雪。

这个预报传到民众耳中后,大家都认为明天将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然而,第二天一早,华北地区却刮起了狂风,漫天飞雪飞舞,完全与宋英杰所预测的“晴空万里”相去甚远。

这场戏剧性的逆转引发了公众的极大愤怒。

有些人质疑宋英杰靠关系进入了这个行业,实际上并不懂气象,更有人直接称他为“骗子”和“吹牛大王”。

宋英杰感到非常委屈和难过,他认为大家对他的要求过于严苛。

经过一番思考后,宋英杰意识到,公众对天气预报完全准确的期待其实并不现实。

作为一名气象专家,他深知天气预报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偶尔的失误也是难以避免的。

由于普通公众缺乏对气象学复杂性的了解,可能会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寄予过高的期望。

优秀的预报员的目标并非纠正所有偏差,而是竭尽全力提升预测的可靠性。

摘掉“不靠谱”的帽子

宋英杰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努力摆脱气象预报“不可靠”的标签。

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宋英杰开始深入研究气象学。

他收集了大量的气象数据,并对不同时段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有时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会亲自前往农村,与当地农民一同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并详细记录下各个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升预报准确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宋英杰还参考了古人利用二十四节气预测天气的方式。

他通过考察各地节气与实际气候的关联,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并出版了《二十四节气志》一书。

这本书结合了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预测方法,为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宋英杰还开创了全新的预报表达方式。

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进行天气预测,加入了大量生动的比喻,使天气预报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

他常常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初秋的气温:“就像减肥一样,刚降下去又很快反弹回来。” 这让观众们深有同感。

有时他还会巧妙地融入一些幽默元素,使天气预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宋英杰的这些付出很快得到了回馈。

观众们注意到他不仅预报越来越准确,而且表达方式也独具特色。

2004年,他被授予“气象先生”的称号。

2013年,她再次荣获电视节目主持领域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

《天气预报》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许多观众甚至会特意记住播出时间,只为听宋英杰那幽默风趣的天气预报。

他已经57岁了,但依然坚持为观众播报天气,只为兑现他“人民信任我一分,我必不辜负人民”的承诺。

可以说,宋英杰凭借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最终成功扭转了气象预报“不靠谱”的形象。

他不仅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了“好好先生”的形象,还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当人们听到熟悉的《渔舟唱晚》前奏时,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接下来的内容必定是可信的天气预报。

对气象研究情有独钟

1965年,宋英杰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当时的娱乐方式相对简单,广播电台的节目成了人们消磨时光的好伙伴。

然而,小宋英杰的兴趣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他最爱的并非故事,而是枯燥无味的天气预报。

专业术语出现在预报中,常常让年幼的宋英杰感到困惑不解。

他心里暗自希望能给那些播音员写一封信,请他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传递天气信息。

对气象的热爱,为宋英杰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上小学后,宋英杰经常和同学们玩一种地理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会比较两个地区的气候、人口等数据。

这不仅扩展了他的知识,还让他对气象科学愈发痴迷。

1984年,宋英杰如愿以偿地考入南京气象学院,主修天气动力学。

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毕业后,宋英杰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台,主要负责天气数据的收集与修正工作。

198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气象卫星,这一成就标志着气象技术的显著进步。

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气象台决定选拔一位兼具专业知识和生动解说能力的人担任气象预报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机会造就了宋英杰那传奇般的播报生涯。

依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宋英杰成功成为首位气象预报主持人。

他打破了传统枯燥的预报模式,用幽默生动的语气来预测天气,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同时也让普通民众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气象信息。

结语

宋英杰的主持生涯堪称传奇,他以亲身经历展示了,只要具备恒心与毅力,即便是看似平凡的工作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宋英杰对气象事业的热情与奉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0 阅读:6

山间雾野

简介:会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