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典故:韦编三绝

郑懿 2023-05-23 18:33:2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64/100天

韦编三绝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

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

他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

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

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

编连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反思

孔子学习的态度很认真,很严谨,很勤奋。

学习不是简单的事情,看书也一样,不是看一遍就会了。

书的内容是作者实际经历,经过总结得来的,虽然看起来道理浅显易懂,但自己实际操作,可能仍然不会,就没法验证。

记住的道理只是一个印象而已,不是真正的原则,无法在之后的事情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以前看故事书或其他一些工具书,基本上都只看一遍,少有能看两遍的,所以虽然其中一些内容觉得挺有道理,但对我的生活还是没有帮助。

就像水滴穿石、水到渠成的道理一样,要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蜕变。

中考或高考前几个月,就会开启复习。复习的内容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是为了查漏补缺,多做多练、巩固知识。

知识学的多了,印象也深了,就能触类旁通,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是把知识化为己用。

区里面组织拔河比赛,单位里拔河队员进行训练,我们新队员充当陪练,基本上每两天都要训练一上午。

拔河比赛两年一届,平时也没有练习的机会,有些人掌握不了动作要领,就要多练习多体会多纠正、再继续练习,不断磨炼技艺。最终我们单位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

我看了好几遍《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许多情节都比较熟悉,所以现在一回顾,能看出一些道理。

打电话有三个桥段。

第1个是丁义珍接到电话,从酒店脱身,飞往美国。他接电话的时候,表情云淡风轻,从容安排事情,之后快速离开。

第2个是侯亮平和陈海通话时,虽然知道了丁义珍那边抓捕不顺利,但他旁边坐着赵德汉,不能泄露情报,所以说话时一幅志在必得的口气,等陈海的好消息。

第3个是侯亮平被诬陷之后,证明了清白,恢复了职位。高玉良和祁同伟通电话,说他们应该恭喜侯亮平。

但他的表情冷淡、语气平淡,根本就不是恭喜,而是在传递消息,让祁同伟知道情况,看是不是采取一些行动。

这三次通电话,他们注重细节,有时是获取情报,有时是传递情报,总之都是云淡风轻,让别人看不出端倪。

一个人太单纯,容易被人猜出心思,被人算计。

只有沉稳,沉得住气,才能让人摸不着想法,也能显示胸有成竹的气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好书,精读一本,就可以受用良多。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