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运六气谈伤寒学派

晨晰说健康 2024-03-30 13:38:36

小编导读

自从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他们之中虽有各种不同见解的争论,但在继承发扬仲景学说上则是一致的。路辉先生结合五运六气进行分析后发现:伤寒学派的发展与当年岁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仲景:生活于150~219年。他经历了两个大司天:34岁以前运值第48甲子(124~183年),为太阳寒水大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是为寒湿之气行令之时;34岁时步入第49甲子(184~243年),为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是风火流行之际。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的时间在建安二年(197年)左右,即仲景47岁时。

据史记,建宁四年到建安二年,共发生五次大疫:建宁四年(171年),熹平二年(173年),光和二年(179年),光和五年(182年),中平二年(185年)。自124~183年,为太阳寒水大司天及太阴湿土大在泉主气之时,其间共有四次大疫,都发生在这寒湿之气化环境中,故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才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在《伤寒例》中也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多次大疫都以伤寒为病,因而善用麻桂甚至姜附桂等,这正是张仲景处于太阳寒水大司天及太阴湿土大在泉中所经历过的事实。

但是,仲景34岁就步入了厥阴风木大司天及少阳相火在泉主令的阶段,也即风火流行之际,到他47岁完成《伤寒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在中平二年,即185年,发生了第五次疫病。如果寒湿流行期间容易伤寒,那么,他34岁到47岁,共有13年的时间都生活于风火行令的大司天里,又遇到过疫病,这次疫病是伤寒,还是温病呢?张锡纯谓:“仲圣《伤寒论》中小青龙无加生石膏法,而《金医要略》中小青龙有加石生膏法。”《金匮要略》成书在《伤寒论》后,时移境迁,民病亦变,治法亦变。实际上这正好印证了桂本《伤寒杂病论》中所说,仲景反复易稿13遍之多,最后定稿六气致病、温病、伤寒、杂病的千古名篇。至于桂本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我们就不多说了。

至于伤寒学派的庞安时(1042~1099年)、许叔微(1080~1154年),均主要生活于第六十四甲子周期(1084~1143年),其时六气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庞安时(1042~1099年)对温病的认识继承了《素问》《伤寒论》的思想,认为即时感发之伤寒以及寒毒伏发之温病都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在《伤寒总病论》中专设天行温病篇,着重论述了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天行温病,认为天行温病与伤寒大异。把温病分为温病(《素问》仲景所谓伤寒)和天行温病两大类。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庞安时根据天行温病起病急、传变快、病势重的特点,治疗上主张初起即用大剂量石膏、寒水石、竹叶、栀子、黄芩等大清气分热毒,甚则用生地黄、玄参、大青叶凉血解毒,直捣病巢,救危截变,体现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早”“速”“效”的思想。对于发病急骤、来势猛烈、传变迅速的温毒,庞安时立足于“祛毒”,诸病方证,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辛温散毒、攻下泄毒、扶正托毒等药。

庞安时祛毒不仅善于用清解的方法,而且还重视透发和攻下,给邪以出路。例如庞氏在治疗温毒病7方中,7次使用栀子,多次使用豆豉、麻黄、生姜、葱白、桂枝等药宣透气机,透毒外出;6次使用芒硝。可以说,庞安时治疗天行温病之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温病及天行温病的辨证体系,为后世温病治疗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对现代治疗外感疾病,尤其是流行性疾病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许叔微(1079~1154年),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治法八十一篇》《翼伤寒论》等书,而尤以《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许氏认为滋润补精药应分为两类,其一为温润药,如熟地黄、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等;其二为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肾、鹿茸、羊肝之类。

如所创珍珠丸治疗“肝经阴虚内受风邪状若惊悸之证”,该方系《金匮要略》酸枣仁汤化裁而来。《金匮》用酸枣仁为君,以补肝阴之虚,略加川芎调血养肝,茯苓、甘草培土生血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这仅是平调土木之剂。而珍珠丸则取珍珠母、龙齿二味直入肝经以镇飞扬浮越之神魂,用枣仁、柏子仁补肝肾之阴虚,当归、地黄补血养肝,人参、茯神培土荣木,从而熔定魂与补虚于一炉,发展了前人理论,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故清末名医张山雷在《中风解诠》中亦作了高度评价:“近世平肝息风之法,知有珍珠母者,实自叔微此方(即珍珠丸)开其端。”还有犀角升麻汤清热解毒治风毒痈肿、解毒雄黄丸治痰热喉风等。滋阴降火清内热,清热解毒祛外热。这二人传自伤寒,又暗合于天象,故从伤寒中详于热病。

柯琴(1662~1735年),主要生活于第七十四甲子周期(1684~1743年),其时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这些人虽然号称伤寒学派,但只是注解研究《伤寒论》而已,他们的用药也是在《伤寒论》397法113方基础上加减,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的。而且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有方剂可对,六经之传热皆有法术可破。

从天文认识中医学系列

《无极之镜》

古中医天文学著作,从天文、历法角度解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第一版深受古中医爱好者欢迎,故现重修订发布第二版。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无极之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路辉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 阅读:416
评论列表

晨晰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