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阴谋,悬而未解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8-26 10:18:55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大雪茫茫)

元光四年,冬。

雪花轻抚,长安城有一种静谧而庄严的美,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不紧不慢地飘落,将繁华的街巷,巍峨的宫殿,古朴的坊市以及远处的山脉都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

当日,宜赏雪景。

大家心情都很好,只有一个人心情不怎么样。

这个人被关在监狱里,他本人更是听说,过不了几天,汉武帝就要把它斩首示众了。

这人的名字,叫做窦婴。

窦婴,这是西汉的老臣,非常有资历的那种,而且他和西汉皇室还颇有渊源,他是西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也就是汉武帝的奶奶的堂兄的儿子。

文帝在位的时候,窦婴在地方做官,那个时候汉朝下边有个封国叫做吴国,窦婴在吴国做丞相。

当然以他这种显赫家世肯定是不会一直在地方上混的,汉景帝登基之后,他很快被调回中央朝廷,做了一名詹事。

这个詹事,主要负责太子和皇后的家事,你可以理解为皇族的生活秘书。

汉景帝有个弟弟,叫做刘武,封梁孝王,景帝和这个弟弟感情极好,有一次景帝把刘武叫到宫里来喝酒,俩人酒过三巡,景帝心情不错,随口说自己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刘武。

(梁孝王刘武)

其实这句话,多半是景帝随口一说,他不一定真就要把皇位传给刘武,但是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窦婴当时就在旁边,他一听景帝这么说,急了,立刻对景帝的话予以驳斥,说皇帝你要是没儿子,你兄终弟及也无所谓,可是你有儿子,既然有儿子那就应该传给儿子,怎么能胡乱传位呢。

窦婴君前顶撞,搞得汉景帝很不开心,景帝拂袖而去,窦太后虽然和窦婴是实在亲戚,但是也认为窦婴说话办事有问题,因此为了处罚窦婴,从此后窦婴只能在单位和自己家里活动,不许再出入皇宫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几年之后七国之乱爆发,西汉下边的几个封国联合起来要颠覆中央政权,那景帝肯定要派人指挥,领兵抵御,皇帝挑来选去,发现朝廷里能担此重任的,只有周亚夫和窦婴,皇帝让周亚夫出力平乱,周亚夫答应的挺痛快,但是到窦婴这块,窦婴也许是因为不满之前对他的处罚,一直推三阻四,说自己干不好,后来还是景帝好说歹说恳求了半天,窦婴才答应出山帮助。

窦婴和周亚夫一文一武,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俩人也成了西汉朝廷的显赫功臣。

这俩人当时地位高到了什么程度?

《史记》: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条侯就是周亚夫,而魏其侯就是窦婴,这句话意思就是,上朝的时候,其它侯爵根本不敢和俩人坐在一起。

一年之后,景帝把儿子刘荣立为了太子,又专门请窦婴去给太子做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

这个职务,很有意味。

(汉景帝刘启)

太子是储君,那就是未来的皇帝,景帝一死,刘荣登基做了皇帝,窦婴就是天子师,是潜邸老臣,那必然人生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所以你看景帝对窦婴的期望还是很高的,不过三年之后,刘荣因事又被景帝废黜掉了太子之位,而作为刘荣的老师,窦婴很生气,他跑去找景帝理论,而且是态度强硬的找了好几次,景帝当然不会惯着他,说什么也不肯复立刘荣,窦婴估计是红温破防了,当场辞职不干,回乡隐居,当然后来窦婴也想明白了,人家是君咱是臣,跟人家较劲,那就是胳膊拧大腿,是自讨苦吃,所以他隐居一段时间之后,又跑回朝廷里上班了。

窦太后对窦婴这个侄子,虽然多有苛责,但是总体上还是关爱的,窦太后还曾经向景帝提议,说窦婴有能力,有才华,可以让他做西汉的丞相,景帝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拒绝了。

汉景帝是怎么拒绝窦太后的呢,请注意,接下来的这段话,非常重要:

《史记》: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景帝认为,窦婴这个人,天性骄纵,很容易自满,而且他本人自视甚高,做事又草率鲁莽,很难控制得住。

尽管没让窦婴当成这个丞相,但是景帝在临死之前,还是给了窦婴一个特别的恩遇,那就是他留给了窦婴一道圣旨,这道圣旨,内容是这样的:

《史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如果你以后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拿着这道圣旨,你就可以面见皇帝陈情。

通俗一点解释,这道圣旨,就相当于是一枚免死金牌,以后窦婴要是犯在后边的皇帝手里,皇帝要杀他,他只要是把圣旨掏出来,那就不用死了,能救命。

(汉武帝刘彻)

景帝之后,是武帝刘彻登基。

武帝执政前期,其实并不能完全独自行使君王的权力,权柄主要掌握在武帝的奶奶窦太后和母亲王太后的手里。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那么窦婴就是窦太后权力意志的延伸,王太后作为皇帝母亲自然也不甘落后,因此王太后把弟弟田蚡推上了政治舞台。

窦太后活着的时候,窦婴和田蚡还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都是朝廷要员,可是窦太后毕竟实际意义上是太皇太后,岁数太大,后来就死了,窦太后一死,窦婴没了后台,地位一落千丈,汉武帝也不是很喜欢窦婴,对他更为疏远,到后来混的实在不济,只能是闲居在家。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窦婴混得好的时候身边整天都是一堆人围着,那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但是现在他落魄了,那就没人搭理他了,只有一个叫做灌夫的大臣,那是真拿窦婴当朋友,俩人是患难见真情,相互以为知己。

几年之后,已经成为西汉丞相的田蚡结婚,窦婴和灌夫虽然早以不显贵,可是田蚡出于礼貌,还是邀请他俩来参加,结果席间大家都找田蚡敬酒,没人搭理窦婴,灌夫为朋友打抱不平,他是大闹婚宴,是又骂人又摔杯子的,把田蚡的婚宴搞了个乱七八糟。

这么一整,坏菜了,因为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王太后立刻抓住由头,说灌夫这么整,不仅是他没有礼节,不懂教化,更是他蔑视皇族的一种体现,田蚡是我弟弟,他闹田蚡的婚礼,那就是瞧不起我,他瞧不起我这个太后,那同样就代表他瞧不起你这个皇帝,朝廷由此要治灌夫的罪,要把他给处死。

那么就在这个时候,窦婴掏出了景帝留给他的圣旨。

(窦婴)

您看,窦婴这人还是挺仗义的,因为他知道灌夫大闹田蚡的婚宴其实纯粹就是为了给自己出头,朋友为你出头落了难,你岂有不救之理?

这圣旨是先帝留下来的,这是护身符,是免死金牌,窦婴掏出这个来,灌夫就算是天大的罪过,那也就算了。

但是,就是这封圣旨,不仅没能搭救灌夫,还给窦婴惹上了杀身之祸。

我们知道,这皇帝给臣子颁发的圣旨,都是一式两份的,两份内容相同,一份留在宫里存档,一份赐赏臣下,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伪造或者篡改圣旨的内容,因为不能说你随便拿出一道旨意来都说是先帝给你的,宫里必须有一份原件,内容对的上才能证明你这个圣旨是真的。

窦婴当然对自己这道圣旨有把握,因为这是景帝生前亲手交给他的,可是汉武帝拿到圣旨之后,回到宫中一一比对,把皇宫都快翻了个底朝天了,也没找到对应窦婴这份圣旨的原件。

宫里没有,那么窦婴手里的这份就是孤本,啥是孤本?孤本的意思就是这圣旨纯粹是你伪造的,武帝勃然大怒,最后不仅灌夫没被赦免,窦婴也因为伪造旨意被处死了。

宫里为什么没有圣旨呢?说法很多,有说被王太后给偷走了,因为王太后就是要拿灌夫开刀立威,为他弟弟田蚡壮一壮声势,窦婴的圣旨掏出来,她的愿望就会落空,而为了不让窦婴得逞,王太后索性把宫里的圣旨给藏了起来。

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不太可能,因为当时历代先帝的旨意都是由专门的官员统一保存和管理的,王太后只有借阅之权,没有拿走和偷走的权利,而且就算是王太后,如果她动用了这些档案文书,势必要留下记录,一句话,王太后是统治阶级,但是她的特权触及不到先帝旨意这一块。

(王太后)

还有说,圣旨其实被武帝找到了,但是武帝故意说没有,目的就是为了把灌夫和窦婴置于死地。

这种说法,也不太站得住脚,因为灌夫是窦婴的追随者,而窦婴是窦太后的势力,彼时窦太后已经死去多年,她的势力在朝堂上已经烟消云散,窦婴早就淡出政治舞台了,武帝要收拾也应该收拾田蚡这种王太后的新外戚势力,他犯不上非要弄死窦婴,因为他和窦婴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矛盾。

还有说,圣旨是窦婴伪造的,目的就是了诓骗武帝,诓骗朝廷,只要骗过大家,他就能把灌夫救出来,这当然并不可能,因为圣旨一式两份的标准要求,伪造圣旨就如同泼油救火,早晚会被识破,窦婴这么做等于是主动寻死,以他的智商,他绝对干不出这么蠢的事情来。

那倒是奇怪了,圣旨没有被人偷走,也不是窦婴伪造,更不是武帝视而不见,那么留在宫里的原件,到底去了哪里呢?

其实,还有一种更为合理的说法,那就是,当年景帝赐给窦婴这道圣旨的时候,景帝根本就只写了一份,他压根就没有在宫里留下原始文件。

景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就如他当年拒绝了窦太后提议窦婴做宰相的理由一样:

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景帝到了晚年,难免要为武帝铺路,那么新皇帝执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当然是功臣?

景帝的时代谁是最大的功臣,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和窦婴。

周亚夫一生,不仅平定了七国之乱,还为西汉抵抗匈奴做出了不少贡献,到最后却被景帝怀疑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以正其心,最后活活呕血而死。

(周亚夫)

想一想,周亚夫身子这么正的大臣,景帝也要除掉他,那屡次顶撞景帝,被景帝认为骄傲放纵,极难控制的窦婴,景帝为什么没有杀掉他,反而还赐给他圣旨呢?

原因是,窦婴在人事系统里属于文职,他的威胁没有周亚夫这么大,而且窦婴这人的确有能力,又是窦太后的侄子,景帝当然也想要除掉他,一是不舍得,二是有压力,所以景帝决定把窦婴留到武帝的时代,随之而来的,还有赐给他的孤本圣旨。

如果窦婴老实巴交的好好干,不惹事不顶撞皇帝,和武帝合作的很好,那么武帝必然欣赏重用窦婴,窦婴也就永远都用不到这道圣旨,因为这道圣旨的作用是在危难之际保护自己,窦婴和武帝如果君臣同心,他就没有理由掏出圣旨来。

而只有窦婴因为各种景帝已经不可预知的原因掏出圣旨,圣旨才会发挥出力量,拯救窦婴,保护住窦婴的性命,可是在景帝看来,如果窦婴已经到了非掏出自己留给他的圣旨的这种地步,即说明他和皇帝的关系,他和朝廷的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比如有可能他掏出圣旨是要举兵造反,有可能是要废黜皇帝,所以如果真有那一天,窦婴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无论如何,这份圣旨绝不能生效。

如果要让圣旨不能生效,那么就需要景帝故意在宫中不留下窦婴手中这份旨意的原件,即如此,只要窦婴掏出这份他以为千真万确的圣旨,圣旨就会自动成为矫诏,伪诏。

景帝早就打好了算盘,窦婴不掏圣旨还好,他只要一掏圣旨,必死无疑。

景帝未雨绸缪,计划好了一切,却没有想到,多年后窦婴拿出这道尘封已久的诏书时,竟然,不是为了救自己。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1 阅读:569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