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从小受《三国演义》的先入为主,毫无怀疑地认为曹操在陈留起兵时,曹仁与众宗亲子弟一同跟随了曹操。
天下乱,(曹氏)宗族各(自)散去乡里。--《三国志·曹休传》
其实,当曹操回家乡谯县征兵时,曹仁已经不在谯县。
跟随曹操起兵的宗亲子弟曹操起兵,不只受到了陈留人卫兹的资助,还回到家乡“散家财”,招募了众宗亲子弟。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董)卓。--《三国志·武帝纪》
当时跟随曹操的宗亲子弟,明文记载的有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操原配夫人丁氏的族兄丁斐,曹真之父秦邵。
太祖起兵,真父(秦)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三国志·曹真传》
很不幸,曹操在谯县征兵时,秦邵为救曹操被豫州牧黄琬的军队所杀,没能参加陈留起兵。
(曹纯随曹操东出洛阳)
曹纯当时年仅二十岁,但十四岁时便与其兄曹仁分居当家,十八岁时就在洛阳做了黄门侍郎,不出意外是跟随曹操东出洛阳的“数骑”之一。
(曹纯)年十八,为黄门侍郎。(曹纯)二十,从太祖到襄邑募兵,遂常从征战。--裴注《三国志·曹纯传》引《英雄记》
司空长史是司空府的头号辅佐,曹操做司空时,派长史刘岱与王忠讨伐徐州的刘备。
这个刘岱与兖州牧刘岱同名同字,但不同人。他是沛国人,很可能是曹操的平妻刘氏的族人,也很可能在此时就跟随了曹操,后来才有那么高的权位,被曹操重用。
刘岱这个纯属推测,个人觉得挺有意思,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取乐。
(原配丁氏没孩子,曹昂由平妻刘氏所生)
谯县曹氏家族的变故起兵的前一年,即188年,曹操才离开家乡去洛阳做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怎么短短一年谯县曹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曹休传》所说的“天下乱”正是指发生在188年4月的汝南葛陂黄巾起义,黄琬因此受命为豫州牧,与下军校尉鲍鸿等一起讨伐他们。
谯县是黄琬的州治所在地,曹庄离城东只有一里地,曹家人都被迫“散去乡里”,可见当时葛陂黄巾军闹得动静实在大。
曹操回谯县“散家财”,自然没有把曹嵩的家业霍霍光,当时曹嵩、曹德已离开谯县去了徐州琅琊避难。
曹操变卖了谯县的祖业,“散尽谯县的家财”以征兵。否则以曹嵩的财力,征兵人数当不只五千人。
十来岁的曹休也离开家乡,与一个门客抬着父亲的灵棺,护着母亲到了爷爷曹鼎做过太守的吴郡避难。
(曹仁独自活动于淮泗之间)
后豪杰并起,(曹)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三国志·曹仁传》
曹操是最早起兵的,“豪杰并起”自然指曹操起兵之后。
二十二岁的曹仁“少时不修行检”,曹操起兵的时候,他正带着千多少年在徐州彭城国、下邳国一带自己单干。
曹仁加入曹操遍查史料,曹仁最早加入曹操的事迹是193年与袁术的封丘之战。
太祖之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三国志·曹仁传》
在此之前,曹操最器重的是作为副将的夏侯惇,然后就是这阶段在史料中露脸最多的曹洪。
随着曹仁的加入,逐渐取代曹洪的地位。
(二夏侯二曹)
曹仁当和曹休一样,在191年听说曹操做了东郡太守成了气候,各自北上投奔。
特别是曹仁手上还有千多人,加入曹操还是带资入股的性质。
所以虽然稍晚加入,但一去就能做到“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常常在作战时,带着自己的人马作为曹操的“别部”。
总结曹操在陈留起兵时,跟随的宗亲子弟可以确定的有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丁斐五人,曹仁实际上是晚些才加入的曹操阵营。
但因其悟性资质高于五人,曹仁最终取得了比他们更高的成就。
最高肯定是夏侯惇啊
曹仁不高于夏侯惇吧 顶多就是和夏侯渊地位相同
在曹操阵中姓夏侯的的确不少,但出名的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