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打得太烂,陈赓看不下去亲自指挥,法军惨败:怎么突然就输了

不正常世界 2023-02-15 00:51:07

1950年10月的一天晚上,急性痢疾发作的陈赓刚吃完两片药睡下,越军总司令武元甲就匆匆忙忙打来电话,称战役进展不顺,想把部队撤下来以后找机会再打。

陈赓在解放军将领中属于脾气好的,很少发火,但是一听武元甲居然这个时候怂了,陈赓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他对着话筒吼道:

“这样的仗如果你都不想打下去,那请你转告胡志明同志,我明天就卷铺盖回中国!”

陈赓与武元甲的分歧

陈赓来越南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越军打好“边界战役”,打通中越之间的国际交通线。此时越军主力部队308师在中国云南已经完成受训回国,这支部队从编制上就完全复制解放军,武器装备也是直接由解放军第13军提供,因此越军对于这场仗也是非常自信。

不过陈赓刚来到越南没多久,就察觉到要打赢这场仗并不容易。

越军在中国顾问团来到之前就有了一个大致计划,以越军总司令武元甲为首的越军将领,认为应该直接夺取边境重镇高平,以高平为根据地扩大地盘。

而陈赓在考察完越军实际情况和战场形势之后,并不赞同这个方案。因为首先越军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阵地攻坚的经验,同时重武器也不足,这样的部队不适合一来就打大仗。

高平是法军重要据点,有3000精锐驻防,城防工事坚固,且高平本身也是背靠大山3面环江,地形上不利于越军的优势兵力展开,容易打成添油战术,越军取胜的把握不大。

陈赓认为应将方向放在如何最大程度歼灭越军有生力量上,而不是抢地盘,所以建议先打高平和谅山两个重镇的连接点——东溪,利用东溪调动谅山和高平的敌人走出坚固的堡垒,围点打援,在野外利用运动战歼敌,只要歼灭了越北法军的主力,法军的防线自然就崩溃了,而且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反扑。到时候无论是交通线,还是根据地,也都有了空间和时间去建设。

陈赓在越南

陈赓提出的作战思想是越军将领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当时越军从上到下只打过小规模的游击战,对于正规战的概念只接触过理论,对于武装力量的发展方向,很多人都倾向于学苏联抢占大城市,没有联系到越南还是落后农业国的实际国情。

所以当陈赓提出自己的意见后,越军将领虽然是眼前一亮,但是并不愿接受,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放大版的游击战,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快速夺取高平这样的大城市,以便快速获胜。

武元甲认为,如果按照陈赓的意见先打东溪,那么越军将会面临连续作战的问题,越军的体能可能支持不了连续作战,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如果先打东溪会打草惊蛇,高平的法军会加强戒备,加上前面的作战,越军会出现消耗,导致高平更难打,而高平若拿不下了,中越交通线就没有办法打通。

因此武元甲认为,尽管高平易守难攻,但是如果集中力量突然发起进攻,会打法军一个措手不及,获得一些先手,就算后面伤亡大一点,但至少能解放一座大城市。

胡志明与中国顾问团

武元甲的看法也是越军全军上下的主流意见,但是陈赓却表示了坚决反对,他认为越军实力有限就更不能先打高平。

首先武元甲所谓的“突然性”也就只是开战之初会有一些效果,并不能改变越军缺乏实战经验,缺少重型装备的劣势,高平法军并不弱,很快就能回过神来进行反击,越军并无取胜把握,武元甲所谓的用“大一点的伤亡”将其拿下,是拿侥幸心理在赌。

其次就算越军最后拿下了高平,但法军只是失去了一个点,整个防御体系还在,中越交通线依然没有打通。而且拿下高平后,越军别说去进攻其他据点了,能不能顶住法军反扑都是一个问题,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场空。

首战失利对于后面的战斗影响是很大的,因此陈赓认为首战必须打赢,不打无把握之仗。

胡志明与陈赓

为什么要先打东溪?陈赓也非常耐心地给出了解释。

首先东溪的守军兵力较少,只有300人,地形上越军可以集中7000兵力展开四面围攻,自身损失也会比较小,有胜利的把握。

其次一旦占领东溪,相当于是切断了高平与谅山的联系,法军必须做出回应,要么出兵夺回东溪,要么让高平的守军撤退,不然会被越军切断补给,饿也能把法军饿死。而不管是出兵反击,守军撤退,敌人一定会走出坚固的堡垒,越军则可以在沿线设伏将敌军歼灭。

歼灭敌人的机动力量后,高平守军的实力就会大大削弱,这个时候越军再攻打高平就会容易很多。所以先打下东溪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让敌人按照我们的设想进行调动,我们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而且先到东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越军的实战经验,不管是攻坚经验还是连续作战经验,必须通过实战来提升,这个没有捷径可言,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兵力损失后要通过调动预备队来补充。

所以在东溪之战也是检验越军整个作战体系的重要一战,可以以较小的损失获得较大的收获。

陈赓花了整整4个小时来解释,武元甲盯着地图看了好半天才点点头表示懂了,虽然越军将领中仍有一些坚持打高平的,但是在武元甲和胡志明都对陈赓的计划表示认同后,最终还是按照中国顾问团做出的计划进行作战准备。

东溪围攻,七溪伏击

9月16日晚东溪战斗开始,在炮火袭击后,越军各部迅速清扫了东溪的外围阵地,由于法军也没什么准备,战斗一开始进行的非常顺利。但当开始攻击核心阵地时,反应过来的法军很快就遏制住了越军的进攻。

进攻受挫的越军逐渐开始混乱,双方僵持一夜,一直打到17日拂晓。陈赓也是一夜未睡,非常焦急,越军不仅缺乏阵地攻坚经验,组织能力也非常堪忧,越军将领也庆幸听了陈赓的话没直接打高平,不然大概率要惨败。

天逐渐亮了起来,这也意味着法军空军随时会前来支援,越军前指打电话到后方指挥部请求撤退,陈赓却着急地说,千万不能撤,一定要巩固已经夺下的区域,后撤不仅会前功尽弃,稍有不慎还会遭到重大损失。

但是,陈赓的话还没说完,已经攻入城区的部分越军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后撤。法军趁机发起反击,离开掩体的越军又遭到战机的扫射,而且越军组织能力低下,后撤没有秩序于是变成了溃退,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陈赓心急如焚,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占据绝对优势的仗会打成这样,只能说尽管受解放军训练,但毕竟不是解放军。

陈赓带着中国顾问团主要成员直接来到了东溪前指,并让武元甲召集了军团以上干部开会总结失利原因。

中国顾问团参谋长梅嘉生为越军一一分析,比如有的部队没有按照计划时间发起攻击;部队各自为战;团长找不到营长,营长找不到排长等。

越军将领非常羞愧,他们原本以为学了一点理论就能指挥打仗了,但没想到正规战这么复杂,而且这还是一个小小的东溪据点。越军将领的士气一下就降了下来,和开战前截然相反。

首战失利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现在言败还为时过早,毕竟东溪还在包围中,战场优势和主动权也都还在越军手里。

因此陈赓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说:“我们虽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是指挥员和部队都得到了锻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为我们今后的胜利打开了门。”

于是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军进行了重新部署,火力组织和重点进攻方向都进行了详细规划,务必让每一名越军士兵都要了解此次作战的目的和意图。

17日晚,越军再次发起进攻,战至12点,越军占领了部分市区,但还是和此前一样无法继续向前,这个时候越军前线部队再次以伤亡太大为由请求撤退,陈赓坚决不同意,要求坚守已经占领的区域,同时建议越军前指查明进攻受阻的原因。

越军前指这次急急忙忙开始总结前线发回来的报告,最后得出结论,还是组织和配合上出现了问题,原计划的四面强攻由于各部进展不一,变成了一面强攻,导致法军可以集中火力对付一面就行。

于是陈赓立刻给出建议,要求各部不得轻易后撤,只要和法军纠缠在一起,法军重火力和空军就无可奈何,同时将一面突击变成四面围攻,其中东西为佯攻,南北为主攻,分散消耗法军火力,充分发挥越军兵力的优势。

越军按照陈赓的建议进行了重新部署,18日上午7点再次发动进攻,结果不到1个小时越军主力就突进了核心阵地,8点占领东溪。

这是越军拿下的第一个法军重要据点,全歼法军两个守备连,全军士气大振,不过这场战斗越军也付出了500多人的伤亡代价。

胡志明听说东溪大捷后非常高兴,特意跑到陈赓的房间送了他一首诗。不过陈赓还不敢放松,因为“围点打援”,“打援”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

东溪攻克后,在法军由高平-东溪-七溪-谅山的连接线上打开一个缺口,在17日东溪还在激战之时,法军外籍军团的第1伞兵营就空降到了七溪加强防备,谅山也紧急向七溪增援了外籍军团的2个步兵营,加上原本的守军,七溪的法军兵力达到了4个营的机动兵团约3500人,由勒巴上校统一指挥(以下称勒巴兵团),不过这个兵团一直按兵不动,没有北上反扑。

到是河内的法军派出5个营对越北根据地首府太原省进行“扫荡”,法军来势汹汹,越军果不其然又慌了,一些指挥员非常着急,要求带兵回去保卫太原;还有人埋怨打东溪损失太大,法军也没有中计来增援,不仅失去了打高平的机会,现在连首脑机关也不保了。

武元甲等人也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胜利的喜悦就没有了。

法军

陈赓倒没感到意外,他向越军将领解释说,法军这是调虎离山、围魏救赵,目的就是引诱东溪的越军回撤,以保证法军重新打通高平到七溪的交通线。

陈赓说越军绝对不能上当,打下东溪已经在战略上掌握了主动权,现在着急的是法国人,所以一定要沉住气。越军将领决定相信陈赓,继续按照原计划在法军北上必经的4号公路上设伏。

为了迷惑法军,陈赓还建议派出一支部队在七溪以南佯动,让法军误以为越军主力已经回援。法军果然中计,9月30日勒巴兵团主力2000多人离开七溪,沿4号公路北上企图重新夺回东溪。

法军

10月1日早上,勒巴兵团先头部队与越军209团警戒部队遭遇,陈赓大喜,命令209团不要坚决阻击,放法军大胆北上,等进入预定战场后再切断其退路。

10月2日,勒巴兵团逼近东溪以南,完全掉入了越军的包围圈,陈赓于是建议让担任侧翼进攻的308师出击,歼灭这股法军。

可令陈赓没想到的,308师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掉了链子。原来埋伏十多天,308师的口粮快吃完了,于是在没有经过总部同意的情况下,该师派出了一半的部队撤下阵地去后方拉粮食。师领导原本以为没啥敌情所以问题不大,但没想到前脚刚走,后脚法军就来了。

这个时候308师的建制已经完全散了,师长找不到团长,团长找不到营长,最后一枪未放让法军从包围圈中溜了出去。

陈赓得到消息后,判断如果勒巴兵团和高平主力部队会合,总兵力将达到6000人,届时越军可能还会遭到反包围。

于是命令原本用于监视高平之敌的209团一个连,改变任务,坚决阻击法军主力,一个人都不能放过去。

武元甲非常担心,他说:“他们只有一个连,打起来顶得住吗?”

“顶不住也得顶!”陈赓非常坚决,“只要把他们拖住,下面的仗还有的打,一旦放他们过去,掉头逃跑得闹不好是我们!”

“另外,命令308师,不能再等背粮的部队回来了,赶紧整编剩下的部队,有一个连出去一个连,从法军背后贴上去,听到枪声必须往前冲,有临阵脱逃的,必要要军法从事!”

越军前指根据陈赓的命令迅速调整,2日当天下午就将勒巴兵团团团包围,挽救了局势,这让陈赓长舒一口气。

勒巴兵团此时是非常懵的,在他们看来,越军就像突然冒出来一样将他们包围了,而且他们对周围的地形也不熟,进退不得,只能据险固守再定策略。陈赓就是想趁着法军还没反应过来将其全歼,于是他又建议越军在3日晚发起总攻。

308师此时恢复了编制,接到命令后立刻发起猛攻,勒巴兵团消极抵抗,离开了4号公路,放弃了大量的辎重和物资,一头钻进了地形复杂的谷社山,这是一片连当地猎人都不敢进入的原始森林,勒巴兵团全面陷入被动,只能据守山洞,将希望全寄托在了高平来的接应部队上。

越军动摇,陈赓发火

高平的法军主力沙格东兵团主力1000多人放弃了高平,开始南撤向勒巴兵团靠拢,6日经过一路激战抵达谷社山地区,两军相距已经不远了。

此时越军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部队伤亡很大很疲倦,攻势有衰减的趋势。有的越军干部担心部队撑不住,于是又开始提议撤退,武元甲正是持有这类观点的越军将领之一。

陈赓因为连续多天没有休息好,急性痢疾发作,高烧不退,但是一定越军又想撤,就完全坐不住了,他非常清楚,现在谁能坚持下去谁就能获胜,他对越军将领说:

“现在的情况很严峻,也是全歼两股敌军的关键时刻,如果他们会合逃跑,就等于是将到手的胜利白白丢掉!”

但是武元甲这一次非常犹豫,因为手里的精锐全在这里,如果部队打崩溃了,就什么都没了。于是他命令308师暂停进攻,原地待命。

随后给陈赓打去了电话:“根据判断,敌人的力量有所加强,部队打了4天已经相当疲倦了,看样子难以全歼敌人,是不是把部队撤下了休整一下,等以后有机会再打。”

此时陈赓刚吃完药准备睡下,接到武元甲的电话后,越听脸色越难看,他强压着怒火说:“这样的仗再不打,就无仗可打了!”

“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对敌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现在部队太疲倦了,我看一下子很难攻上去……”武元甲的声音虽然有一种请求的语气,但也给人一种决心已定的感觉。

陈赓再也忍不住怒火了,他对着电话筒说:“如果消灭几个法国兵也叫胜利,那什么时候才能把法帝国主义赶出去!这样的仗如果你都不想打,那请你转告胡志明同志,我明天就卷铺盖回中国!”

武元甲

陈赓在出国前,曾被叮嘱一定不能干涉越南同志,顾问只是提出建议。不过仗打到这个份上,为了胜利,陈赓的做法已经和亲自插手指挥没有区别了。

这也不能怪陈赓,毕竟越军将领实在是缺乏实战经验,而且缺少判断和冷静,主观意识非常强,差点将一场稳赢的碾压局给打崩。这些缺点只能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在一次次血的教训中弥补。

艰难的胜利

陈赓非常担心武元甲动摇决心,于是挂了电话后又立刻给胡志明写了封信,希望他出面去鼓励前线战士,继续坚持战斗,要先消灭勒巴兵团,然后再消灭沙格东兵团。

胡志明非常信赖陈赓,他听取了陈赓的建议,不仅出面说服了武元甲,还向前线战士写了慰问信,使得部队的士气得以保持。

10月6日晚,208师、209团主力对勒巴兵团发动总攻,勒巴兵团已是强弩之末,经过一夜激战,8日下午勒巴兵团4个营终于被全歼。

胡志明再次写信给前线部队鼓舞士气,10日越军再次全歼被围的沙格东兵团,俘虏上校指挥官沙格东和高平省伪省长。

胡志明视察部队

越军经过7日激战全歼越北法军两个最为精锐的机动兵团,越北防线全线动摇,不仅原本进犯太原的法军开始后撤,谅山、同登、亭立等越北要地的法军也因害怕陷入孤立而被迫撤退。越军不仅轻松解放了高平,中越交通线此后畅通无阻,还占领了此前从未想过的重镇,而且原计划是全歼法军5个营,实际却全歼了9个营,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大胜。

美国《合众社》报道评论:“法国在中越边境3500人的精锐部队,遭受在新中国受训和武装的越南军队的强大进攻,法军大部分被歼灭,在与中国接壤的边境约250英里地区,法军已经完全没有防御力量。这是法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

从连续受挫,到最后惨败,法军都不明白怎么突然就打不过越军了。法军驻越南最高长官直到边界战役结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陈赓不仅是来签订军事条约的,他直接插手指挥了,难怪越南军队一夜之间变得像个军队了。”

边界战役对于越南人民军来说,是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的第一仗,此前和法军打,完全就是被碾着跑,但是这一战之后,越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援助下,开始碾着法军跑,最终将法军彻底赶出越北。

1 阅读:4

不正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