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用药:学中药的第一步,看目录简表,酒被誉为‘百药之长’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5-09 09:12:49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

在谢老师的诊所里,他不仅是一位医者,更是一位学者,对中药学的发展历史了如指掌。他继续向小王解释道:“中药作为一种物质,既有医疗作用,也有非医疗作用。在古代本草中,常常将某药的相关理化、人文知识全面收罗记载。”

他指出了一些例子:“比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丹砂能够化为汞,乌头能够杀禽兽。而《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如将郁金和酒混合后能够令黄如金,将芍药浸水染色后能够用于染指甲。”

谢老师深入浅出地解释着古代本草的知识,让小王受益匪浅。他继续说道:“在古本草中,对中药的医疗作用和对其他动物的医疗作用常常混合介绍。但由于种属不同,药物对人体和对其他动物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他举了例子:“比如常山,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但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服用少量常山,则可促进反刍而有健胃的作用。这些内容,虽然不属于临床中药学的范畴,但对于了解中药的全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谢老师又指出:“即便就对人体的医疗作用而言,也需要区分药物的利和害。在本草学中,常常将药物的不良作用称为药物的‘害’,将药物的功效称为‘利’。因此,中药的作用不仅包括中药功效,还包括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其他非医疗甚至非人体的用途。”

谢老师继续向小王介绍药物知识的起源:“药物知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在那个时候,先民们为了生存而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了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由于辨识和使用的知识缺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药效反应或中毒遭遇。但正是这些经验的积累,启示了人们在觅食时有所选择和注意的重要性。”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人们开始将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在我国自古相传的伏羲氏‘尝味百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并‘一日遇七十毒’,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说明了人类辨尝草木以寻求食源,同药物的发现具有密切的关系。”

谢老师深情地说道:“药物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以及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的。这种过程充满着艰难和危险,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然而,正是这些辛勤劳动和付出,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拥有丰富而珍贵的药物知识,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维护人类的健康。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应是植物药。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堪称原始社会的重大发明之一。”

他继续说道:“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又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

“直至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了矿物药。在这一时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的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

他接着解释道:“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迄今仍留下大量当时酒文化的遗址和遗物。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兴奋、麻醉、消毒、助溶和温通血脉、行药势等多方面的作用,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谢老师指着书桌上的一幅古老的医书,说:“从繁体医字‘醫’的结构上,就能体现出酒在早期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小王又问:“谢老师,中药这么多,我怎么学?”

谢老师说:“学中药的第一步,看目录简表!”

中药学目录简表

项目

分类

一.解表药29

1.发散风寒

17

麻黄 桂枝 细辛 紫苏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白芷 苍耳子 辛夷鹅不食草 葱白 生姜 香薷 胡荽 柽柳

2.发散风热

12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淡豆豉 葛根 柴胡 升麻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浮萍 木贼

二.清热药74

1.清热泻火

17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淡竹叶 栀子 寒水石 鸭跖草 夏枯草 决明子 夜明砂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乌蛇胆 猪胆汁

2.清热燥湿

8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椿皮

3.清热凉血

6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水牛角

4.清热解毒

38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蚤休 拳参 马鞭草 大青叶板蓝根 青黛 鱼腥草 金荞麦 红藤 败酱草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雪胆 射干 马勃 山豆根 青果 锦灯笼 金果榄 木蝴蝶 土茯苓 白蔹 漏芦 穿心莲 千里光 四季青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 地锦草 委陵菜 绿豆

5.清虚热

5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三.泻下药14

1.攻下

4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2.润下

2

火麻仁 郁李仁

3.峻下逐水

8

甘遂 京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商陆 巴豆 千金子 乌柏根皮

四.袪风湿药34

1.袪风湿散寒

20

独活 威灵仙 川乌 草乌 海风藤 蚕沙 老鹳草 寻骨风 松节 伸筋草 路路通 枫香脂 雪莲花 雪上枝蒿 丁公藤 雷公藤 蕲蛇 乌梢蛇 木瓜 昆明山海棠

2.袪风湿清热

9

秦艽 防己 桑枝 豨莶草 臭梧桐 海桐皮 络石藤 穿山龙 丝瓜络

3.袪风湿强筋骨

5

五加皮 桑寄生 千年健 鹿衔草 石楠叶

五.芳香化湿药

8

苍术 厚朴 藿香 佩兰 砂仁 白豆蔻 草豆蔻 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30

1.利水消肿

12

茯苓 猪苓 薏苡仁 泽泻 冬瓜皮 玉米须 葫芦 荠菜 枳椇子 香加皮 泽漆 蝼蛄

2.利尿通淋

12

车前子 滑石 关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3.利湿退黄

6

茵陈蒿 金钱草 珍珠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七.温里药

11

附子 肉桂 干姜 吴茱萸 丁香 小茴香 胡椒 高良姜 花椒 荜茇 荜澄茄

八.理气药

24

陈皮 青皮 枳实 沉香 檀香 木香 香附 乌药 川楝子 荔枝核 青木香 天仙藤 大腹皮 薤白 刀豆 柿蒂 甘松 佛手 香橼 娑罗子 八月札玫瑰花 绿萼梅 九香虫

九.消食药

9

山楂 莱菔子 神曲 麦芽 谷芽 鸡内金 鸡矢藤 隔山消 阿魏

十.驱虫药

10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南瓜子 鹤草芽 雷丸 贯众 鹤虱 芜荑 榧子

十一.止血药23

1.凉血止血

8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苎麻根 羊蹄

2.化瘀止血

6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血余炭

3.收敛止血

6

白及 仙鹤草 藕节 百草霜 棕榈炭 檵木

4.温经止血

3

艾叶 炮姜 灶心土

十二.活血化瘀药32

1.活血止痛

7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2.活血调经

10

丹参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泽兰 牛膝 鸡血藤 王不留行 月季花 凌霄花

3.活血疗伤

9

土鳖虫 自然铜 苏木 骨碎补 血竭 儿茶 刘寄奴 水红花子 马钱子

4.破血消癥

6

莪术 三棱 水蛭 虻虫 斑蝥 穿山甲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38

1.温化寒痰

8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 白芥子 皂荚 桔梗 旋覆花 白前

2.清化热痰

15

瓜蒌 贝母 前胡 竹茹 天竺黄 竹沥 海浮石 海蛤壳 瓦楞子海藻 昆布 黄药子 胖大海 礞石 猴枣

3.止咳平喘

15

杏仁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紫苏子 满山红 桑白皮 葶苈子 枇杷叶 马兜铃 白果 矮地茶 华山参 洋金花 罗汉果

十四.安神药11

1.重镇安神

4

朱砂 磁石 龙骨 琥珀

2.养心安神

7

酸枣仁 柏子仁 合欢皮 夜交藤 远志 灵芝 缬草

十五.平肝息风药20

1.平肝潜阳

9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紫贝齿 代赭石 穞豆衣 罗布麻 生铁落 刺蒺藜

2.息风止痉

11

羚羊角 牛黄 熊胆 珍珠 玳瑁 天麻 钩藤 地龙 白僵蚕 全蝎 蜈蚣

十六.开窍药

7

麝香 苏合香 冰片 安息香 蟾蜍 樟脑 石菖蒲

十七.补益药66

1.补气药

15

人参 党参 西洋参 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扁豆 甘草 刺五加 绞股蓝 沙棘 饴糖 大枣 蜂蜜

2.补阳药

25

鹿茸 海狗肾 海马 淫羊藿 仙茅 巴戟天 核桃仁 冬虫夏草 补骨脂 益智仁 菟丝子 沙苑子 胡芦巴 肉苁蓉 锁阳 紫河车 哈蟆油 蛤蚧 韭菜子 阳起石 杜仲 续断 狗脊 羊红膻 紫石英

3.补血药

7

熟地黄 何首乌 当归 白芍 阿胶 龙眼肉 楮实子

4.补阴药

19

北沙参 南沙参 明党参 玉竹 黄精 石斛 麦门冬 天门冬 百合 枸杞子 桑椹 黑芝麻 墨旱莲 女贞子 鳖甲 龟甲 银耳 燕窝 鱼鳔胶

十八.收涩药21

1.固表止汗

3

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2.敛肺止咳

5

五味子 乌梅 诃子 罂粟壳 五倍子

3.涩肠止泻

6

赤石脂 禹余粮 肉豆蔻 石榴皮 芡实 莲子

4.涩精止遗

5

山茱萸 桑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 刺猬皮

5.固崩止带

2

海螵蛸 鸡冠花

十九.涌吐药

4

瓜蒂 常山 胆矾 藜芦

廿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9

雄黄 硫黄 白矾 蛇床子 大风子 土荆皮 蜂房 大蒜 木鳖子

廿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6

轻粉 升药 砒石 铅丹 炉甘石 硼砂

4 阅读:257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