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色质异常和排尿感异常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9-18 15:24:43

谢老师正坐在诊桌旁,翻阅一本《黄帝内经》,见小王进来,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书。

“小王,今天有什么问题要问?”谢老师语气温和,目光中带着慈祥。

“谢老师,我最近在学习尿色质异常和排尿感异常的部分,有些不太明白,特别是怎么辨别不同症状的寒热虚实。”小王一边说,一边打开记录本,准备随时做笔记。

尿色质异常和排尿感异常

谢老师点点头,摆出一副思考的神情,慢慢站起身,走向窗前,望着远处的翠绿山景。

“小便的颜色、量和质地都是判断病情的重要线索。我们先从尿色质异常开始吧。”谢老师轻声说道。

小王急忙准备好笔,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小便清澈而量多,一般是寒证

“首先是小便清长,也就是小便清澈而量多,这一般是寒证。寒盛或阳虚时,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津,水液下渗膀胱过多,排出的尿液就会清长。”

“寒证……”小王低声重复着,快速在本子上记下每个要点,同时脑中试图回忆以往见过的案例。他微皱眉头,显然在思考如何在实际诊疗中应用。

谢老师见状,微微一笑:“没错,这种情况多见于寒邪侵体,或者是老年人的阳虚体质。阳虚不能温煦脾肾,所以水液运化失常,尿液自然清长。”

小王点了点头,继续做着记录。

“那么,小便短黄呢?”小王接着问道。

小便短黄是热证表现

“小便短黄,顾名思义,尿液颜色发黄且量少,这是典型的热证表现。通常是因为体内热盛,伤津耗液,或者是出汗过多,损伤津液导致的。”谢老师解释道。

他停顿了一下,见小王皱眉沉思,补充道:“你可以想象,体内热邪过重,津液被蒸腾,尿液的颜色自然偏黄且量少。这时候,不仅仅是小便短黄,还伴随口渴、心烦等热证的表现。”

小王若有所悟地点头,飞快地在本子上写道:“热盛伤津,尿黄量少。”

小王在记笔记的同时,内心不禁佩服谢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尽管书上写得明白,但谢老师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讲解,仿佛让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实际病例的场景。这种细致入微的解答,让他深感中医博大精深。

小便色黄且混有血液

“小便色黄且混有血液呢?这又该如何判断?”小王再次发问,目光中透出一丝紧张,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更加复杂。

谢老师神情微微一肃,沉吟片刻道:“这就是尿中带血的表现。若尿血鲜红,同时小便黄赤,患者还可能伴有心烦、口渴等症状,多是因为热邪伤及膀胱的血络,或者心火过旺导致的。”

小王认真地记录着,脑海中试图关联这些症状与疾病的寒热虚实。谢老师看出了他的困惑,接着说道:“但你要注意,如果尿血日久,患者面色苍白,乏力气短,甚至皮肤出现紫斑,这多半是因为脾不统血了。”

谢老师缓缓走回诊桌,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将杯子放下,目光深邃:“久病尿血,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的患者,多是肾气亏虚,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小王心中默念,记下:“久病尿血,肾气亏虚。”

尿液呈现混浊

“那么,谢老师,如果尿液呈现混浊呢?”小王停下笔,抬头问道。

谢老师的表情略显凝重,缓缓说道:“小便混浊,有几种情况。如果小便像膏脂一样混浊,并且伴有尿痛,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这就是膏淋。是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他顿了顿,又道:“但如果小便混浊像米泔水,小腹坠胀,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特别是劳累后加重,那就属于中气下陷。这是脾虚不能升清,导致精微下泄。”

小王边听边快速记下:“湿热下注——膏淋。中气下陷——精微下泄。”

尿中有砂石,同时伴有小便短赤疼痛

谢老师点头赞许:“记得不错。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尿中有砂石,同时伴有小便短赤疼痛,甚至有血。这是石淋,由于湿热内蕴膀胱,尿液被煎熬形成砂石,伤及血络所致。”

“石淋……”小王喃喃自语,心里渐渐明白这些症状的寒热虚实关系。

排尿感异常

谢老师又轻轻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温和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谈谈排尿感异常吧。”

小王立刻直起身子,精神一振。

“小便涩痛,是指尿道灼热、疼痛,常见于淋病。这是湿热蕴结在膀胱,导致气化不利。”谢老师耐心解释道。

“而余沥不尽,排尿后仍有点滴不尽的感觉,多见于肾阳虚、肾气不固。老年人或久病体虚者最为常见。”

小王记录的速度越来越快,他意识到这些细节对临床判断至关重要。

“最后,还有小便失禁和遗尿。”谢老师的语气变得郑重,“小便失禁,多是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所致。而遗尿则常见于小儿或老年人,肾气未充,不能固约膀胱。”

谢老师结束了讲解,小王合上笔记本,脸上满是敬佩与感激。他知道,今天又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将成为他未来行医路上的指南。

“小王,记住,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谢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王重重点头,内心充满了对中医的无限崇敬和追求真知的渴望。

1 阅读:11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