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必然是近几年新材料领域奋勇前进的最大牌“黑马”!
据DT新材料此前报道,公司已相继征服并不断突破高端产品,包括α-烯烃、ABS、丁腈橡胶、溶聚丁苯橡胶、茂金属线性聚乙烯、医用聚烯烃、PETG共聚酯、石油针状焦、气相法POE、钙钛矿.....等。现在,终于要在“大材料”碳纤维领域“大干一场了”。
点击扩展阅读:《》
【DT新材料】获悉,近日,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蓝海新材料”),通过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邀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采购《深汕合作区高性能碳纤维合资项目股权投资可行性研究》,服务期至2024年12月31日(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
据悉,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拟通过合资的方式快速进入碳纤维行业,通过前期的研究,拟与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盛(廊坊)科技”)建立合资关系,并通过三个阶段的合作,达成相关战略性目标。
关于蓝海新材料
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是中石油在今年5月,注资80亿,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最知名的就是总投资超116亿元,拟在通州湾沿海绿色化工拓展区建设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主要建设20万吨/年FDPE装置、2*2.5万吨/年乙丙橡胶装置、10万吨/年 POE装置等。
其实,中石油在碳纤维领域早有动作。旗下吉化研究院已开发硝酸法、亚砜法工艺技术,制备出了T300、T700、T800级系列产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拥有30吨/年原丝、5吨/年和10吨/年碳化三套中试装置,并在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建成了百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关于长盛(廊坊)科技
来头也不小。公司位于河北廊坊市,注资17.079亿元,前身是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中安信因债务危机破产重整(涉及康得新),2021年12月,中安信以土地、厂房、设备、技术等资产投资设立新公司长盛科技,后引入多个企业。
企查查显示,目前公司实控人为杨海金,即第一大股东北京长顺欣盛科技有限公司和第四大股东北京星电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4年8月,以约3.4亿元引入了第三大股东,航空复合材料龙头上市公司中航高科,占20%股权。
就在近日,10月19日,中航高科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1.02亿元,与北京中航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长盛(廊坊)科技在深圳共同成立公司,以抢占市场先机,快速融入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为eVTOL、无人机等通用航空装备,提供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预浸料货架产品以及轻量化、定制化、批量化结构件产品。
资料显示,长盛(廊坊)科技,国内第一家实现T700、T800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稳定化生产,良品率>98%,国内第一家实现了T1000和T1100级碳纤维的工业级规模化生产,同时掌握了M40X级碳纤维规模化生产的工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超高强ZA60XC(T1000级)PAN碳纤维千吨级工业生产技术”就是公司与深圳大学协同技术攻关完成的。
重整前,公司是商飞唯一送检商,2024年4月,公司ZA55GC产品成功进入中国商飞的材料供应体系。此外,公司还与国内压力容器领军企业中集安瑞科以及中集合斯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合作。2023年12月,公司与彼欧新能源签订原材料供应框架协议。
公司在建51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其中一、二期合计年产2500吨(1700+800)项目已完成,并计划开启年产2600吨的第三期项目建设。此外,公司还拥有国内唯一一条能够生产T800-24K和T1000G-12K的原丝生产线,单线原丝年产能5000吨。
2022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2.04亿元和2.2亿元。
近几年,我国碳纤维行业产能扩张得很快,2023年国产化率约77%。未来几年,国内企业扩产计划总量预计接近30万吨。不过,2023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11.5万吨,相比2022年降低了14.8%,主要因为风电市场需求疲弱。2023年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9万吨,也比2022年降低了7.2%。
目前,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产业正在朝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大力进军航空航天市场,同时瞄准风电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
其中,低空经济是碳纤维又一个新兴热门赛道。据估计,单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对碳纤维的需求为100~400kg,而全球eVTOL订单正在快速增加。长盛科技董事长蒲永伟认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会大量采用T1100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不过,从各大公司披露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当下碳纤维行业不容乐观,两极分化严重。中石油,大步而来,碳纤维格局或将再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