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大学士,也是出了名的才华横溢。解缙在历代皇帝中,都得到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的赏识。朱元璋还用“恩犹父子”来表示对他的宠爱。朱棣入京时,方孝孺虽不情愿,但解缙却以一种绝妙的笔法完成了这份《登基诏》。但是最后,他怎么会被活活的冻死在雪地里?
一、解缙天赋异禀,十几岁就考上了进士。
解缙
解缙是在洪武二年11月,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的一个文人世家。他的外公解子元是元代举人,在江西安福州当过知县。其父解为五知贡举的二魁胄监。母亲高莹贤良,聪颖,通读历史,工工巧匠,通曲乐。
解缙自幼才智过人,聪明过人。5岁的时候,他就能记住所有的东西,并且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7岁就能背诵诗词,会写诗词,会写楹联。洪武二十年,年十八,解缙勇于县试得状元,谓之“解解元”,后称为“状元”。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所以,朱元璋对解缙很感兴趣,让他担任了一个翰林学士,也就是如今的“大候补”。
二、直谏“万言”得赏识,骄横自负。
解缙在跟随朱元璋之后,就被朱元璋完全认可了。没过多久,就被提升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成为了老朱的御史。
一天,谢媛陪同朱元璋到大厨的西房吃饭。朱元璋对解缙说道:"我和你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君主和臣子,你应该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解缙得到了鼓舞,兴奋不已,当天晚上,他就写下了一份《大庖西室封事》,呈给了朱元璋,痛斥朱元严刑酷法、滥杀功臣之举。朱元璋还算是镇定自若,虽然没有责怪解缙,但是在这个“为尊者讳”的君主制下,被人当面拆穿,总是不太好受的
但朱元璋却是个爱才之人,也不生气,而是把这份折子传给了大臣们,让大臣们大吃一惊。解缙见到有戏,于是在数日后将《太平十策》奉上,给朱元璋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朱元璋就把解缙调任监察御史,希望他不要过于锋芒毕露了。
可是,解缙却没有意识到老朱的好意,因为他太过刚愎自用,招惹了很多官员。
朱元璋没办法,只能在洪武23年找到解晋的爸爸,让他把解晋送回家中,“十年后再朝,必有大用。”
于是乎,解缙因为年轻气盛,遇到了生平的首次“罢黜出朝”。
三、投奔朱棣展才情,总编博采众长。
洪武31年,就是解缙奉命在家中“进学”8年之时,朱元璋病逝的噩耗忽然传了出来。就在他动身回京悼念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解缙强忍住心中的悲伤,迅速的向京城赶去。
但解缙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连给朱元璋送葬的权利都没有。因此,袁泰这个曾经被他上书朝廷的大臣,向朱允炆禀报,说解缙“丧事不办,有辱斯文,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于是,解缙被贬为"流亡于外,远赴甘肃临夏以北的"河州",为一位小小的边将。最后,他托了礼部侍郎董伦的福,得到了朱允炆的旨意,回京当了个待诏九品大员。
此后,随着“靖难之役”的发生和朱棣的继任,解缙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朱棣即位后,因为临终不肯给他写《登极诏》,所以等待圣旨的解缙就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个选择。因为立下圣旨,他从九品的候诏官,一跃而上,成了正六品官,而且很快就进了文渊阁,成了朱棣的幕僚。
而朱棣也非常欣赏解缙的才能,让解缙担任《永乐大典》的总编,并最终编纂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本“百科全书”,从而确立了解缙在中国史学和文化史上,无人能及的位置。
四、性情难以改变,又因冒犯了奸臣而被降职,陷入了争斗之中,最终被处死。
解缙后来成了朱棣的宠臣,时常给他出主意。一天,朱棣列出了一份大臣的清单,让解缙一一品评。解缙故技重施,如实记录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如此一来,他不仅将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得罪了个遍,更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一夜,群臣聚会饮酒,御林军都统领季纲因为解缙当着朱棣的面说了他的坏话而不高兴,特意作了一副楹联来嘲弄他:“山里的海龟,脖子长,壳硬矮,拍打;塘里水鸭,喙平足,啼不成声。”
解缙立即反击,以一副“墙边的芦苇,头重脚轻,根浅而不深”的上联,向纪纲发出了挑战。一介莽夫的姬纲,自然是回答不上来,于是,解缙就对上了一副“山中之竹,口尖皮厚,腹中有洞”,把姬纲毫不留情地嘲讽了一顿。
谁能料到,这一幕,会让他被埋葬在这里。
其实,解缙犯下的最大错,就是卷入了这场权力之争。
永乐三年,朱棣向解缙请教太子之位,他是个受过儒学熏陶的人,他提议由朱高炽继位。然而,朱棣想要扶植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这使得朱高煦对解缙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解缙
结果,朱高炽真的成了皇储,朱高煦也成了“汉王”。朱高炽的所作所为,让他很是不爽。但是朱高煦的受欢迎程度,比太子还要高。耿直的解缙再次向朱元璋提出“启议也,不能”。这让朱高煦很是不爽,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解缙的头上。
解缙最后被降职,被贬到广西布政司,后又被贬。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正好赶上朱棣北下,还没有回来,解缙秘密召见了朱高炽,并对此表示不满。姬纲在知道了这个事情后,立即就将这个事情汇报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当着朱棣的面,对解缙发出了最后的攻击:“陛下,您不能见,我要见您,请回吧,没有人给我行礼。”
因此,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姬刚把解缙送进了监狱,关了5年。
永乐十三年,朱棣忽然提议去查犯人名单,却见解缙还在,便轻声问道:“解缙还在吗?”
明白他意思的姬刚,立刻将解缙带出了死牢,美酒佳肴款待,直至将解缙喝得酩酊大醉。最终,季刚命令锦衣卫士兵把解缙的尸体掩埋在了雪中。一位绝世天才解缙,在醉乡中无声无息的逝去,享年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