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1966年,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突然提到一个人:“姚雪垠,要加以保护。”这句话,语气坚定,态度明确。王任重听后立即点头,他知道,这是一项特殊的任务。
毛主席的特别叮嘱,让本该在动荡中受到冲击的姚雪垠,获得了一份难得的保护。
姚雪垠的早年与文学之路
姚雪垠,1910年出生于河南邓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原名是姚冠三,这个名字承载了家庭对他的期望。
小时候的姚雪垠家境并不富裕,父母是老实的农民,靠几亩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那时候,他每天帮家里干活,但心里藏着一个不安分的梦——他想读书,想写文章。
1927年,全国动荡不安。北伐战争的号角吹响,社会上涌动着各种变革的力量。姚雪垠那时已经十七岁,读了几年私塾,识文断字。
他爱读书,特别喜欢历史,尤其是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他常常琢磨,自己能不能也写出一些有分量的东西。
1930年,他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武汉的路。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他开始为一些小报写稿,投了很多次稿子,终于有一篇被刊登了出来。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报纸上,心里激动得不行。从那时起,他决心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3年,姚雪垠的写作逐渐进入正轨。他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他写的作品,大多是关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抗争。
读者喜欢他的文字,觉得真实、有力量。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文学就是他的武器,他想用它为那些沉默无声的人发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姚雪垠更加坚定了要写作的念头。他想通过文字,唤起更多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觉醒。
姚雪垠和好友交谈
他写了很多有关抗战的短篇小说,发表在各类刊物上,引起了一些关注。他的笔,越来越有力量,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欢。
1940年,他创作了一部名为《牛全德与红萝卜》的中篇小说,真实再现了抗战初期农村的景象和百姓的抗争精神。
这部小说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甚至被一些抗战团体用作宣传材料。他的作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成了一股鼓舞人心的力量。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姚雪垠因为某些言论被划为“右派”。那时候,他的生活陷入了低谷。他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到家乡。
这对他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回到老家,心里满是苦闷和不甘。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是决定开始一部宏大的历史小说——《李自成》。
的创作过程异常艰辛。他没有安静的环境,没有充足的资料,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查找有限的历史书籍,来写这部作品。
他白天在田里劳动,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作,写了一遍又一遍,废弃了许多稿纸。他的手常常写到发抖,眼睛也熬得通红。他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这本书一定要写完。
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终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读者被书中的历史场景和人物故事深深吸引,大家说,姚雪垠写活了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1964年,《李自成》的成功让姚雪垠重新走上了文学的高峰。他参加了许多文学座谈会,与全国各地的作家交流经验。
大家对他的创作态度非常钦佩。有人问他:“写这本书是不是特别辛苦?”他笑了笑:“辛苦,但值得。”
毛主席的关怀与保护
1966年,整个文艺界陷入混乱。许多作家、艺术家都被批判,作品被封禁。姚雪垠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危险,很多人对他的《李自成》提出批评,甚至有人建议停止他的创作。
6月初,有几位批斗积极分子来到姚雪垠的住所,对他进行了激烈的批斗。他们指责他的作品“宣扬农民造反”,是不符合当时政治需求的。
面对指责,姚雪垠没有辩解,只是默默承受。批斗过后,他回到家中,坐在书桌前,看着未完成的稿纸,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7月的一天,在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毛主席突然提到姚雪垠。他对在座的领导说:“姚雪垠,要加以保护。他的书还得继续写下去。”
这句话,语气坚定,态度明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样的保护显得弥足珍贵。
王任重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始落实。他亲自找了姚雪垠,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关怀。“主席说了,你的创作很重要,国家需要这样的作品。”
姚雪垠听到这些话,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他知道,这份支持,意味着自己可以继续写作,不用再担心随时会被打倒。
姚雪垠会见友人
姚雪垠被安排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继续创作《李自成》的后续章节。虽然外界的环境依旧风雨飘摇,但他心里有了一份底气。
他每天依旧早起写作,桌子上堆满了历史书籍和资料。他时常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深夜,灯光映着他专注的脸。他的笔,带着沉重的历史感,描绘着明末农民起义的风云变幻。
1968年,外界的批斗声愈演愈烈,许多作家被迫停笔,甚至被打倒。姚雪垠也多次被揪出来批判,遭受辱骂。
但每当他感到迷茫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毛主席那句话:“要加以保护。”这句话,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1969年,姚雪垠被转移到了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这里远离城市,周围安静,没有外界的打扰。他得以安心创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李自成》的写作中。
他每天都会拿出一段时间来研读历史资料,核实每一个细节,生怕写错了任何一点。他的态度一如既往地严谨,不容有半点疏忽。
坚持与创作的力量
1970年,姚雪垠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李自成》的故事越写越复杂,情节越来越多。每天,他都沉浸在历史的世界里,和书中的人物对话。
他写到了李自成的挣扎,写到了农民军的起伏,写到了那个动荡年代的苦难与希望。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部作品中。
1971年初,外界的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很多作家被迫停笔,生活困苦。姚雪垠的家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的妻子身体不好,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的经济情况非常紧张。
姚雪垠每天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写作。他常常熬夜到深夜,疲惫得眼睛酸痛,但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1972年,他的妻子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为了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姚雪垠甚至卖掉了一些家中的物品。他把钱用在妻子的治疗上,自己却依旧坚持写作。
他知道,只有把书写完,才能对得起那些支持他的人,对得起自己的心愿。
1973年,姚雪垠终于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初稿。这一刻,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他把稿纸整理好,交给出版社的朋友,帮忙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朋友接过厚厚的一叠稿纸,翻阅了几页,眼中满是惊叹。他对姚雪垠说:“这些文字真的太有力量了,你的坚持没有白费。”
1974年,经过多次修改和审校,《李自成》第二卷终于定稿。这一年年底,作品正式交付出版社印刷。
姚雪垠站在印刷厂,看着印刷机缓缓吐出一本本崭新的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部作品不仅是他的心血,也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最好见证。
1975年,《李自成》第二卷正式出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许多读者为书中的情节深深感动,尤其是对李自成的刻画,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历史人物。姚雪垠用他的笔,再次赢得了读者的心。
1980年代,随着政治环境逐渐宽松,姚雪垠的生活也变得平静了许多。他被邀请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受到读者和同行的尊重。
很多年轻作家向他请教,问他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姚雪垠笑着回答:“只要心里有信念,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文字是有力量的,历史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真正的作家。”
1990年代,姚雪垠的身体逐渐衰弱,但他从未停止对文学的思考。他常常在书房里翻看那些曾陪伴他多年的书籍,默默地写下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他说:“文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我这一生,都在这条路上行走,从未停下。”
1999年,姚雪垠在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9岁。他的逝世引发了文学界的广泛哀悼。许多人在悼词中提到,他的一生,是一位真正作家坚持与奋斗的缩影。
他用笔记录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也用自己的坚持与执着,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结尾姚雪垠的精神,鼓舞着无数后来者。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作家不会被环境所击垮,笔下的文字,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强的武器。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文学有力量,创作有光芒,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点亮前路。
姚雪垠的一生,是一曲文学的赞歌,是一段坚持与奋斗的传奇。他经历了风雨,也迎来了彩虹。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文学的忠诚,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信念的无悔追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