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中的“三好学生”,为什么会成为贬义词?环境是原因

阿甘谈车本人账号 2023-03-15 13:01:25

《天下无贼》中的“三好学生”,为什么会成为贬义词?原因在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三好学生原本是高大上的褒义词,但在《天下无贼》中,却成了贬义词,很多人不理解这种用法,他们认为褒义词是永远正确的,但这只是他们认为。

事实上,优点只是适应当前环境的特点;缺点只是不适应当前环境的特点。如果把当前环境拿掉,那么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只是一个特点而已,并没有高低贵贱、善恶好坏的分别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原理,人类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人类,都是因为环境选择的结果。所以本质上,现在人类保留的都是优点,而没有缺点。之所以有些优点不适用现在生活的原因,只是因为生活环境改变了。

那些高度进化适应过去环境的优点,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所以这些优点就变成了缺点。但这些特点本质上不是缺点,只是不适应当前的环境而已。

如果把它放回到它所匹配的环境中,那么这些貌似缺点的特点,又会闪现出优点的光辉。

俗语说,世界上没有宝贝和垃圾,他们唯一的区别是位置放错了。一粒米饭放在饭碗里,就是珍贵的粮食,但放在衣物上就是脏东西。

其实不论环境怎么改变,这粒米饭始终都是米饭。当环境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时,它就是宝物;当环境不能显现出他的价值时,它就是脏东西。

所以这里的脏东西不是说这个东西本身不好,而是说它和环境格格不入。概括说,脏东西只表达一种感情色彩,而跟事物本身没关系。

例如把圣母心比作一粒米饭,当它与环境相适应的时候,就是心里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意思。当它不适应环境的时候,就是虚情假意的代名词。

或许我这么说,有些年纪小的读者还是难以理解。那我用电影情节来说明。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中,三好学生成了贬义词。这里的三好学生指的不是品德优秀,而是性格懦弱,软弱无能的代名词。

有一些人想破脑袋也理解不了“三好学生”这个词,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贬义词。我只能说这些人的脑子僵化腐朽,不明白词语活用的方法。在这个例子中“三好学生”是褒义贬用的方法。也就是用“褒义词”表达“贬义”的效果。类似于相声里面的“反讽”。

再举个例子“穷凶极恶”这个词,在主流社会中是贬义词吧。如果有人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个人,这个人一定会非常地生气和愤怒,甚至会对说话的人拳打脚踢。

但是它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眼里,“穷凶极恶”确是一种褒义词。甚至是他们生活的必备技能。因为好汉想要打家劫舍,必须具备“穷凶极恶”“六亲不认”的性格。或许很多人认为他们非常地残忍,但其实只是他们为了适应环境,不得已使用的自保行为。

试问,梁山好汉生活在荒山野岭,他们没有这种嗜血的性格,早就让野生动物给吃了。以武松举例子。武松在景阳冈上和老虎剥夺。如果武松没有“穷凶极恶”的兽性,他敢跟老虎打架?别说打架了,一声虎吼就把他吓死了。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如果在景阳冈上遇到老虎的不是武松,而是他的哥哥武大郎,会怎样呢?

没错,武大郎性格纯良,待人有礼貌。如果不考虑武大郎的身高、相貌等等因素,那么武大郎绝对是道德典范,是善的极致化身。但有这些美德就会有好报吗?别扯了,当武大郎遇到老虎后,老虎会跟他讲理?会听他劝说?没可能的。老虎只会把他当成腊肠啃了。

所以,人要学会变通,面对不同的环境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人说武松之所以能打过老虎,是因为他个子高力气大。所以个子矮是武大郎懦弱的核心原因。但你有没有想过,梁山泊的矮脚虎王英,他和武大郎差不多高。但从来没有人敢欺负他。

王英不但在穷凶极恶的山贼中称雄称霸,而且还娶了貌美如花的扈三娘。他靠的是什么?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是好人有好报?还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啊?别闹了,他靠的就是“穷凶极恶”。或许这种性格不文明,但它却是保护个体不受伤害的最后手段。

总结一下吧,性格没有优劣好坏,只有适应环境和不适应环境。我们也不要用同一种标准来看待生活,而是要灵活运用。套用一句俗话说,就是遇佛烧香,遇贼挥刀。

0 阅读:8

阿甘谈车本人账号

简介:985车辆工程硕士,汽车行业从业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