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为何耗资35亿,帮一个内战27年的穷国,建造一座能住50万人的空城?
外国纷纷幸灾乐祸,嘲笑中国这次的投资必定血本无归,不料四年之后,就被中国啪啪打脸!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帮建空城这个内战27年的穷国,就是位于非洲的安哥拉。
对于安哥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小地方,中国却豪气地大手一挥,给安哥拉投资了价值35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造了一座能够容纳五十万人的“空城”:
该工程除了710栋公寓楼、超两万套公寓,以及246个商铺以外,还包含24所幼儿园以及17所中小学,变电站、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更是一应俱全,甚至还包括四百多公里的道路,以及完善的水力电力通讯系统、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总占地331万平方米。
可以说,中国这是硬生生地在非洲小国荒漠之中,来了个万丈高楼平地起,充分彰显基建狂魔的硬实力。
最大收益者的安哥拉总统,更是受宠若惊地给予了这一项目高度评价,将其称为非洲的“明珠工程”,甚至还吸引了来自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和首脑,前来参观和学习。
非洲老铁们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之后,一个个啧啧称奇,感慨着还好有中国帮他们实现现代化,如果没有中方企业出手,指不定非洲还要几百年,才能够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造福非洲人民的工程,却被欧美成天嘲讽,说我们中国吃饱了没事干浪费钱,在这样的穷国投资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根本就不可能赚得到钱,绝对会血本无亏!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中国会选择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内战了二十多年的非洲小国投资呢?我们又是如何疯狂打脸美西方媒体的呢?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由于内乱长期贫穷落后,基础设施也严重受损,人民生活贫穷困难,生活基本物资也极度匮乏。
令人唏嘘的是,上世纪初的安哥拉,并不像如今这般贫穷落后。
因为1929年本格拉铁路通车经过安哥拉的时候,也顺带带动了安哥拉的经济发展,等到了二战末期的时候,安哥拉的第二大城市万博,甚至发展成为了“一钉一铆都不需从国外进口”的工业中心,能够自主生产各种蒸汽汽车。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安哥拉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在历经延年战乱之后,安哥拉的工业也彻底荒废没落。
这内战一打,就是到2002年才结束,彼时安哥拉的草原上,仍然散落着战争留下的大量装甲坦克,尽管人们为了战后重建,将这些坦克拆下来做成篱笆和轮胎,但是在交通要道上依旧遗留着大量战时留下的地雷,稍不注意就会让修路的人炸掉一支腿。
就在安哥拉人民久久挣扎苦海之中时,正准备重建本格拉铁路的中国,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中主动帮助安哥拉,除了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经济凋敝的安哥拉,其实是一个能源富国。
2004年,中国推出了“安哥拉模式”,以贷款换石油,短短六年间,就为安哥拉提供了超过45亿美元的投资,帮助安哥拉恢复经济和基础设施,同时也让安哥拉将一半的石油出口给了中国,直接成为了中国最稳固的石油进出口国家之一!
此时西方才看傻眼,寻思着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安哥拉模式其实西方要早知道安哥拉有这么多石油,肯定早就想方设法地在安哥拉这里投资了,但是在此之前,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安哥拉,根本就没有那个资金技术,去探明甚至开采石油,所以这些石油只能长期深埋地底,不为人知。
一直到中国深耕非洲援助期间,发现了安哥拉石油储量,竟然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排名第二。
此时正好处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急缺大量石油之际,而安哥拉正好又迫切地希望能够获得援助,于是二者心意不谋而合,当即开创了石油换投资的安哥拉模式。
自此,中国不仅一手包办了安哥拉的基础设施,还给安哥拉带去了先进的石油开采设施技术,让安哥拉的石油产量接连翻倍。
当然,这个模式也并不是谁都能搞得通的,它要求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和石油公司三方面的紧密合作,以提供长期、高额且低息贷款的方式,来换取被投资国的石油,这可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纵观全球,能够满足以上条件,还愿意给非洲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简直就是屈指可数,大多要么就是没有这么大的实力,要么就是不敢提供,怕扛不住这么大的风险。
其实在中国到来之前,西方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同意提供给安哥拉贷款,但是鉴于安哥拉贪污腐败风险较大,所以IMF要求安哥拉先搞好反腐斗争再说。
可等到安哥拉搞完反腐之后,IMF也并没有给安哥拉多少实际的投资,对安哥拉根本起不到多大的帮助。
于是安哥拉便在2004年一气之下,忽然宣布中止与IMF的协议,并且称IMF完全是在“羞辱”自己。
因为IMF的投资不仅抠门,而且还在提供贷款的同时,附加了一系列政治条件,譬如要求安哥拉全盘西化等等。
这样的要求,对于曾经长期被殖民历史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一种屈辱,很容易让他们联想到曾经的被殖民过往,所以安哥拉才会如此愤怒地中止与IMF的合作。
但是除了IMF,放眼全世界,还有谁又实力能给安哥拉提供高额长期低息的贷款呢?
没错,答案就是中国。
唯独中国偏偏就是这么敢富贵险中求,直接派出中国进出口银行,来为安哥拉提供长期高额的低息贷款,而安哥拉需要付出的条件,仅仅只是石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政治要求,也不会插手安哥拉的任何内政。
此举对于安哥拉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令安哥拉感激不已。
安哥拉模式建立后,仅仅四年,其GDP增长率就直接名列世界首位,中国也获得了所需要的稳定石油进口渠道,双方简直就是互惠互利,相互扶持。
但是中国对安哥拉的投资援助,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顺利的。
受限于当时西方的抹黑污名化,在中国人刚来到安哥拉的时候,安哥拉人都觉得,中国一定是太落后了,不然为什么会这么好心来承包安哥拉的项目呢?
然而很快,安哥拉人就发现了中国“基建狂魔”的实力,有多强劲了。
中国人所到之处,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蜿蜒前行,以往不知依靠什么来谋生的安哥拉人,纷纷都有了活干,有了钱领,生活环境也日益变化巨大。
中国甚至还在安哥拉投资了一个价值三十五亿的社会住房项目,好为安哥拉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这可并不容易,因为安哥拉基础设施实在太差,没办法现成造出足够的钢筋水泥,所以只能依赖从中国进口。
不过这样倒也刚好可以用来消化中国的产能过剩,但要真正让安哥拉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或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援助非洲很快就有中国人发现,他们在安哥拉虽然建起了医院但是缺医生,建起了学校但是缺老师,建起了体育场但是除了中国人没人会举办赛事,因为当地人始终没能学会操作会场里的灯光音响以及其他设施。
不过也正是因为需要中国人的投资,安哥拉逐渐成为了中国企业老板的热衷地,在这里的中国人正在越来越多,巅峰时期甚至估计有三十万人。
而中国对安哥拉的援助,也只是中国援助非洲多国的其中一个样本,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一年耗费上百亿,其实很多国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咱们要这么大力援助非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事实上,早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就展开了对非洲的大力援助,最开始的时候更多确实是人道主义情怀,想要帮助非洲人民摆脱贫困,但是随着我们对非洲的基建援助不断加深,才发现其中更加有利可图。
最大的好处,自然就是外汇了。
别看外汇可以用人民币来计算,但是外汇却不能直接当作人民币来使用,我国改开以来,外汇储备也越来越多,如此之大的外汇体量,如果直接兑换成人民币进入国内流通,只会带来剧烈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只能用投资的方式输送到海外市场,来获取回报。
而我们之所以选择给非洲基建援助,就是因为基建援助带来的回报更加长远可持续。
那些短期就能见效的投资,换来的也不过只是钱,可基建投资的回报,那可就多了,什么就业岗位、战略资源储备,这些很多都是花钱都很难买到的,可贫困的非洲刚好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大陆,所以拿基建换战略资源,怎么想都是一个赚。
但要知道的是,之前美西方对非洲这么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便于开采的矿产资源和原料供应基地,早就被他们控制和开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他们之前看不上的那些位于犄角旮旯乃至深山老林。
不过即便只剩残羹剩饭,中国也必须一举拿下,才能保证自己不被西方卡资源的脖子。
就比如非洲内陆西部一崎岖山坳里,中国拿下的西芒杜铁矿,就是全球储量最大的优质铁矿,直接使得中国一举摆脱铁矿被澳大利亚卡脖子的窘境。
然而铁矿开采权拿下了,如何运到中国又是一个问题,毕竟它的开采难度大,而且不便于运输出去,不然也不会被西方殖民者剩下。
但中国偏偏就是硬刚,上去一顿修路修桥修港口,搞基础设施,硬生生地把开采运输难度打下来了,这才保证中国有了足够的战略资源支撑我们的高速发展。
因此,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看似是一笔亏本买卖,实质上却是一场事关中国战略资源命脉的百年布局,千万不要小看。
希望我们国家不是帮了一个白眼狼
算了下,一个人平均7000的建设成本。有住房,还包括各种基础设施。
非洲七十年代比中间国富裕,自从独立成功后就食不裹腹了。
因为安哥拉是前葡萄牙殖民地,不是前法国殖民地,否则中国想投资,门都没有
我最担心的,排水系统
投资到哪里 军队的实力投射 就要到哪里
记得建学校,培养中间人[静静吃瓜]
犁与剑,不可偏。
大国风范,责任担当,[点赞]
很不理解,35亿能做这么多事?一套房子多少钱?四百多公里道路多少钱。哪位大咖解释一下
该不会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