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停罢科举,大清王朝做出了一个自掘坟墓的决定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3-04-24 08:50:15

1905年9月2日,已经二百七十年的大清王朝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风雨飘摇之中做出了一个自掘坟墓的决定: 接受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奏请, 谕令从1906年起停罢科举。

科举,就是设科举士,通过考试的方法,以达到选拔精英人才为文官的目的,是封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制度之一。科举以进士科创立为标志,创立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是中国考试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治齐,实行四民分居定业,四民即士、农、工、商。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也可以是担任政府公职的官僚阶层。科举制度实施后, 政府官员一般都由科举入仕的士子担任。在传统中国,士掌控了社会的绝大部分的政治、文化资源以及部分经济资源,所以士又被称为“四民”之首。

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在封建政治制度中能如此长期存在,影响面之广,影响之深,超越了中国古代任何一项典章制度,其生命力是很强的。无论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还是分裂割据的区域政权,也不论是哪个民族的统治集团,科举不但决定着每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以及家族的兴衰,还左右着当时的教育,影响着当时的政治世风乃至文化,同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婚姻观念以及社会心态。

科举以考试选拔文官,保证官员有一定文化素养,为改善吏治创造了基本条件。

科举的设科,从一科最多可达十多科,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多或减少进行调整,网罗各类人才。

科举考试不论门第出身,不论贵贱贫富,只要个人有文化、有才学,就可以自由参加报名,通过科举考试公开竞争文官。

科举应试者在规定的日期集中到贡院,关门考试。应试者身份平等,谁都没有特殊权利,谁都不能享受优惠,在考官的主持下,于同一时间、同一考场、同一命题进行考试,开展公平竞争,凭个人的文章才华决高低,这种公平竞争是相对合理的。

科举对考试的全过程加强管理,总结历来经验,检查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疏漏,尽可能防止舞弊的发生。根据试卷,评定高下,择优录取精英人才,在此基础上,一批新的候补官员交由吏部任用。

在清朝,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生员后国家免去差役,地方官以礼相待,除非革除功名,否则不受刑责。再经过出贡或中举,即可以正途入仕。如再会试中试,或进士入翰林,则平步青云。

清末全国生员数量近5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他们拥有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是传统社会的坚定维护者,与大清王朝互相依存, 属共生关系。

1866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奕䜣为了适应洋务事业的需要,招收举、贡与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官吏入京师同文馆学习,这一决定立即遭到保守派的一致反对, 他们或以理学权威自命,或以孔孟之徒自居,或以帝师为尊,都是通过科举博取功名,成为统治阶级的精英,是科举取士的坚定维护者,具有相当强大的思想政治势力和深远的社会基础。

1898年戊戌维新的重点之一就是改革教育制度,废八股,变科举,设新式学堂,使一批新知识分子诞生出来。这个新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士阶层,他们不属于清政府依赖的统治核心,没有清政府强调的“天、地、君、亲、师”的五伦观念,对清政府没有敬仰只有叛逆。这个新知识群体的产生必将要求颠覆现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建立一个适应自身阶层发展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

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订立丧权辱国条约之后,清廷才被迫宣布新政。新政最重要的是保留帝制,维护政权,这些不能轻意变动,而不变动又不能影响舆论和安抚臣民,就只有科举教育。

此时的清朝,处于制度章法腐朽不堪,难以为继的境地;西学东渐,新的文化涌入国门,改革迫在眉睫。科举制度关系着人才选拨,是国运所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革命舆论压力下,慈禧根据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建议,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随后清朝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于同年12月设立学部。至此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这一诏令不仅在当时对全国的士子们如晴天霹雳,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停罢科举,影响之大, 不言而喻。

1905年之前科举考试年复一年地举行,考生年复一年地应考,周而复始,形成一种规律性周期变化,士人都对科举考试的举行形成习惯。科举考试的废除, 使清朝的士人一时很难适应。虽然当时清朝的政治统治已进入腐朽状态, 但士人大多都保持着渴望进入仕途改变国家命运的强烈愿望。

从1901年决定废八股,到1905年又决定停科举。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替代科举选士的新办法和安排已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多数士人的出路,没有拟订完善的方案,所以,宣布停止科举后,士人突然面临失业,不知所措,更是一时造成了人心浮动的局面。

科举被宣布停止,还有相当不少的人留恋科举考试制度,认为是国家选拔文官的正途,不该命绝。有少数人试图让科举再恢复,虽然得到部分人的呼应,但最终都未能成动。

科举制的废除,带给士人无尽的失落与无助,可以用“心若死灰”来形容,对清末士人的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科举制度如同一条巨大的生产线,士子们就是其产品。科举制的废除,必然损害了传统士阶层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的损害使这个阶层自然背离了清王朝,而这个阶层正是清王朝所依赖的核心力量。士阶层的背离, 使得清政府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依赖的统治阶层。传统社会下的农、工、商其本质属于被统治阶层,它们不会与清政府同舟共济,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了它们是传统社会的掘墓人,更不可能成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力量。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坍塌,仅过4个月,社会各个阶层一起努力,将清王朝埋葬。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历经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适应时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或变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发挥科举考试功能的过程,与时俱进,适应新的需要。

当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势力向东方的中国扩张,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门户,由于政治腐败,不仅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而且也不知寻找振作图强的正确道路。国家面临危机的警钟响起,先觉的改良派忧患意识较强烈,提出要了解世界,改科举,兴学堂。但当政者却守旧不变,思想顽固,行动迟疑。科举考试制度依旧,以八股文取士,虽选出一批精英人才,却无法挽救国家于危难。科举制度落后于时代要求,消极作用已暴露无遗。中围能变之时不变,可改之时不改,错失难得时机。

科举制度的兴废, 是千百年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留给我们的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考试是不能废除的。考试可以改革制度、更新内容、变换方法而延续下去。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 2023-04-25 17:40

    奴清就是无智无德的寄生体,它提倡重用那些道德和学识都劣等的奸戾小人,如孙之獬洪承畴吴三桂晋商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奴清的文明退步,从先秦开始到明朝,书籍是有标点符号的。奴清搞四库全书把古书的标点符号全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