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日本奈良。一个95岁的老人临终前嘱咐家人:“你们一定要记住,在我死后,将我保留的那七本相册全部公开......”话还没说完就咽了气。
这个老人叫柏原英一。1936年毕业于文学专业,1938年应征入伍。1940年跟随侵华日军来到华中地区,在日军第11军”陆军报道部“担任宣传员工作。
柏原英一
柏原英一在担任宣传员期间,拍摄了约800多张照片,时间跨度在1940年-1942年之间。并将它们制作成了七本相册,私人保存。
下面这组照片,是柏原英一参加“枣宜会战”期间,在宜昌拍摄的画面,拍摄于1940年。通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侵华日军在宜昌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义愤填膺。勿忘历史,勿忘国耻!
宜昌简称宜,位于湖北西部,为“川鄂咽喉”。其实,在枣宜会战开始之前,日军就已经打算攻打宜昌。
宜昌是中国军队的集结点、军队物资来源。日军兵力部署分为两个路:一路由江陵沿江西进,一路在侵占当阳后,由当阳南下,两路直逼宜昌。
为了尽快拿下宜昌,日军使用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炮击宜昌城。宜昌笼罩在硝烟之中,城区到处是一片火海,房倒屋塌,景象令人愤慨。
日军攻打宜昌时,飞机对宜昌市街进行了猛爆,巨弹像暴雨降落。最后,日军部队强渡长江地区,在宜昌城外的不同地方进行攻击,最后全面占领宜昌地区。
日军占领宜昌后,部队举行进城仪式。日军还要求当地百姓列道欢迎。日军在宜昌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军占领宜昌后,随军特务机关长崛川芳雄胁迫引诱一些汉奸,在中书街警局遗址(光复后改名忠恕街)成立了 “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照片中从大楼里走出来的这群人,就是治安维持会的人。每个人脸上的表情让人憎恶。
治安维持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刮财物、人力,刺探我方军情。治安维持会下设警察局、总务科、社会科、财政科、建设科。社会科主管教育、卫生、宣传三股。
一股日军在街道上扫荡,追击中国军队。柏原英一和一群记者站在街边,举起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当阳城内,几名日本军官,站在关陵一座大殿前。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当阳被吴兵杀害,身体葬于当阳。明朝的时候正式建为关陵庙。
柏原英一不仅拍摄日军照片,还拍摄了当地的风景名胜。这是位于当阳的关陵,占地一百多亩,中轴对称式帝王规制。墓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关羽身躯葬于此。宋淳熙年间建祭亭;明万历年间立“汉寿亭侯”碑。
日军占领宜昌后,破坏了整个城市。一名日军士兵,手里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站在老百姓房子的屋脊上。
1941年,当阳慈化镇。 几名日军头目和一些汉奸的合影。身后门楣上有“爱民”字样的匾额。门口两侧挂的竖牌上写着“当阳县第三区区署”、“当阳县妇女和平促进会”等。
日军占领宜昌后,建立了俘虏收容所。其旧址大概在今宜昌市模范监狱区域附近。照片中,一群被俘的中国军人坐在地上。远处,能依稀看见磨基山的轮廓。
日本第11军战车直辖部队的坦克战车,在翻越沟渠向宜昌进犯。日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面对中国军队仓促构筑的防线快速推进,仅用三天时间便兵临宜昌城下。
这是当时的当阳的长坂坡公园,公园门口的牌坊上写着“忠”、“统一意志”等字样。牌坊下堆放着砖摞。当年的长坂坡之战,不仅彻底地改变了刘备的命运,更是赋予了这个地方,一个新的意义。
长坂坡公园门里的广场上,停放着很多日军的大炮,一群日军在附近巡逻。
明万历十年,树立有“长坂雄风”碑,供世人凭吊。清时重刻石碑,但此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夺去,现今的“雄风碑”为1947年复刻。
在这座建筑的门楣上方,写着“当阳县妇女和平促进会”,其实这是一个日伪组织。门口两侧的墙壁上,还书写着一些标语。
日军的坦克部队,开进宜昌城区,在街道上扫荡。昔日繁华热闹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沿街店铺都已经关门。只有日军坦克的轰鸣声在街道上回荡。
柏原英一在长江边上,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左边的建筑物,为日清洋行码头(现二马路与沿江大道交汇处),右边的山脉为江南的五陇山。
柏原英一在当阳河溶镇,拍到一群中国老百姓,正在日军的监视下,被强逼着修建公路和工事。
柏原英一在江边,拍到了宜昌的磨基山。磨基山是“古夷陵八景”之一,临江绝壁,有山有水,风光秀丽。如今,磨基山森林公园是宜昌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园。
结束语:柏原英一在临终之际,公开了日军侵占湖北宜昌的照片,是日军侵华的铁证。他留下的这些照片,也让我们得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