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家庭是小Q最为重要的环境系统,小Q个人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例如小Q的敏感不安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情感关怀和情感互动,没有安全感导致的。
而小Q寻求变本加厉的发脾气等行为,离不开L奶奶的过度溺爱等。小Q在家庭环境中缺乏环境胜任能力,缺乏与环境的有效沟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是奶奶对小Q的过度溺爱和保护,爷爷对小Q的教养参与度不高。小Q目前与爷爷奶奶同住,爷爷奶奶承担着小Q的教养责任。
其中又以奶奶为主要的教养者,奶奶是小Q最为亲近和依赖的人,奶奶也竭尽所能宠爱着小Q,顺着满足他的要求,为他规避可能的风险和伤害。
即使有些规避不一定正确,比如在老师批评小Q时会为他开脱,在小Q与同学、伙伴发生矛盾时,会阻止小Q再和人来往等,极力避免引发小Q闹脾气的事情。
奶奶的过度保护可能造成小Q失去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奶奶的过度溺爱也惯着小Q养成不断索取的行为习惯,甚至习惯以变本加厉的哭闹姿态达到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的目的。
而爷爷因为农活等事情和不善言辞,较少参与小Q的教养,与小Q的情感互动也少,这就意味着小Q很少从爷爷那里获得和感受到情感关爱,即使爷爷本身很疼爱小Q。
爷爷曾叹气:“他和我也没他奶奶亲,我有时候觉得他奶奶太惯着他了,不过我觉得说了也没啥用,又觉得这孩子我们不疼谁疼呢!”
所以需要增强爷爷在家庭教养中的参与,增加与小Q的交流沟通,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让小Q感觉到自己被爱,让他感到安心和温暖。
另一方面,母爱的缺失是小Q内心缺乏安全感和自卑的重要根源之一,而作为目前唯一至亲的父亲也没有给予小Q本该需要的情感关爱和陪伴。
小Q亲长期在外,与小Q长期分离,二人之间的日常沟通存在隔阂,缺乏情感互动。小Q父亲每周打一到两次电话回家,了解小Q的生活近况及小Q的学习情况,一年回两次家。
与小Q相处时间不长,小Q父亲与小Q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都不能很好地传达他对小Q的爱和情感关怀。小Q与父亲关系较为疏远,不愿意听父亲的电话,甚至抗拒父亲的说教。
所以父亲需要给予小Q足够的情感关怀,与他进行更多地沟通互动,更加频繁的电话频次,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与小Q的相处时间。
缓解小Q因缺乏亲情陪伴和情感关怀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增强他对抗外界压力和刺激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家庭层面需要协助L奶奶分清爱和溺爱,学会正确的宠爱和教养方式,引导小Q爷爷和父亲加强与小Q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加强与小Q的日常沟通以及对小Q的支持鼓励。
学校层面问题分析
学校是对小Q次重要的微观环境系统,对小Q的影响也很重大,是其产生人际关联的重要场所,也是考验其胜任能力与环境成功交流的重要环境系统。
学校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和不利因素会影响小Q的生活、学习、社交和成长等,因此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需要重点分析学校层面的环境系统。
据L奶奶反应,学校老师对小Q的评价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具体而言小Q就是经常不按时按质地完成作业,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也较少主动思考,因此他经常受到批评。
社工了解到学校老师面对的学生较多,自身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除了工作过程中的有限分配,实在没办法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个别学生身上。
当小Q学习不努力,学习态度不端正时,老师会通过批评罚站来惩罚小Q,以期减少他不完成作业的行为,促使他端正态度。
这也是大部分学校老师会采取的短期内见效快的教育方式之一,只是这种方式可能打击了小Q本就敏感脆弱的内心,使得小Q感到不安和无助,并不是非常适用于小Q。
同时,社工还了解到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频次较少,联系方式有限,联系内容也狭窄,一般是通过线上联系反映学生的情况,布置作业等。
因此社工分析学校老师应该调整对小Q的教学和引导方式,以更加温和积极的形式引导小Q学习。
加强家校共育,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协商解决小Q的学习问题,共同协助小Q端正学习态度。
此外,通过与小Q交谈了解到学校除体育课外,没有其他兴趣或素质拓展活动。因此,学校及老师应该在资源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多样的课余活动。
丰富学生的精神,发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友好良性活动。
社区层面问题分析
小Q的周围邻居是与小Q互动关系更为频繁的微观环境系统,而整个社区则是更为宏观的环境系统。微观的社区环境对于小Q的影响更为直接。
例如小Q与邻居的较为恶劣的互动关系,影响到小Q的社会互动活动,而宏观的社区环境对于小Q及小Q周围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且范围极大。
例如社区整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环境等,影响到小Q的生活、教育和成长环境,因此对于小Q的社区层面环境系统的分析也很重要。
一方面是与小Q互动相对频繁的微观社区环境没有发挥其原本的情感支持作用。
周围人对小Q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对于小Q也比较友善,只是他们通常以一种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不恰当言语和行为方式伤害小Q。
例如周围人以开玩笑的姿态刺激小Q敏感的内心,以逗弄开玩笑的形式询问小Q妈妈的事,这也是社工在与小Q逐渐深入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的。
小Q说:“他们会笑着问我还记不记得我妈妈,想不想她,以后会不会去找她这样的话,每次我都会跑走,我觉得他们是在笑我”。
这些或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话,在无意间刺激到小Q的敏感神经,让他更加无措和不安,转而又只有向亲近信任的人通过闹脾气的形式宣泄焦虑情绪,引起关注,寻求安慰。
这里除了小Q自身敏感情绪所隐含的非理性信念需要改变,比如没有妈妈而与别人不一样带来的自卑感,还有周围人对小Q造成伤害的不当言行方式也需要做出调整。
同时,周围人也常调笑他:“小Q小气死了,我都没有吃到过他的东西,是个小气鬼,你这样会没有人和你玩的哦。”还伴随着旁人的附和。
小Q通常会翻个白眼然后跑开,小Q觉得“我的东西为什么要给他们,我也不喜欢他们”。小Q没有形成与人分享的习惯,从来都是独食,而且他对周围人的观感和印象并不好。
周围人不合适的玩笑方式,戳中小Q的敏感点,引起小Q的反感,使得他与周围人的互动并不顺畅。
因此,需要从小Q周围邻居入手,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这种不以为意的玩笑方式对小Q造成的伤害,改善与小Q的互动方式。
同时引导小Q改变不,良认知,正确认识到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小Q周围更宏观的社区整体环境也有待改善。
L村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村社区内的活动较少,没有提供村民提供互动的平台,村民们大多小范围就近交友。
村民对于村社区的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社区内部缺乏凝聚力和活跃性。村社区的内部资源没有被发掘与整合起来为村社区服务。
村社区的教育环境有待改善,村民们大多缺乏科学教育观,缺乏教育知识,又缺乏具体运用科学教育方法的能力。
凭借过去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来教养孩子,这是农村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局限性所在。
所以在村社区整体层面上,村社区应该开展更多的社区活动,提供互动平台,强加村民间的联系;长期开展教育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村民的教育素质。
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解决社区个人、家庭以及公共问题。小Q家庭的主要成员是四人,母亲已经脱离家庭系统,与小Q无关系。
在现有的环境中小Q与奶奶、与附近一位同伴、社工、网络动画呈现较为亲密的强互动关系,这些较强的互动关系可作为促进小Q改变的优势资源。
小Q与其父亲、爷爷、同学和朋友、村委及社区他人呈现较为疏远的弱互动关系,这些弱互动关系都是需要社工介入改变的环境中的影响小Q的因素。
小Q与学校老师和周围邻居呈现较为恶劣的互动关系,存在较大的互动问题,是小Q的周围环境中重要的不利因素,需要社工介入改善小Q与学校和邻居的互动关系。
整体来看,改善小Q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促进小Q对环境的适应,促使环境满足小Q的需要非常有必要。
制定服务计划
确立服务目标,依据小Q的问题及需求分析,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确定个案服务的总目标以及个案介入的具体服务计划。
总目标:解决小Q在隔代教育形式下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促进小Q健全成长。具体目标:一是纠正小Q的错误认知以缓解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二是改变小Q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他密切相关的各层环境系统,为其营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促进小Q与环境的适应性,缓解小Q在隔代教育环境下产生的问题。
签订正式服务协议为了保障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权益,以及服务方案的顺利实施,社工与L奶奶、小Q签订正式的服务协议。
就个案服务需达成的目标、介入具体过程、服务时间(时长至少两月,不定时的下午三到五点)、次数(不少于十次)以及地点(小Q家)进行明确的规定和阐释。
并在双方对上述意见达成一致时,签订服务协议。实施服务方案,家庭层面的介入,家庭是小Q最为亲密也最为重要的环境系统,对于小Q的影响最大。
社工通过对小Q问题的成因分析,也得出小Q缺乏家庭情感关怀和L奶奶溺爱教育是主要成因,因此服务方案的实施将先从小Q家庭层面入手。
这也是为社工下一步介入小Q的个人层面做铺垫。在家庭层面的介入中,社工运用专注、倾听、同理、建议等专业技巧开展多次会谈。
会谈总目的是增强小Q家庭层面对他的情感关怀,降低小Q的自卑敏感心理,缓解他的焦虑不安。会谈的对象包括小Q当前的家庭成员L奶奶、小Q父亲和爷爷。
社工需要引导L奶奶意识到过度溺爱小Q不利于小Q的成长,反而容易助长他无限索取、肆意哭闹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协助L奶奶形成正确地宠爱孩子的方式。
社工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会谈技巧与小Q父亲友好沟通,引导其意识到自己缺乏与小Q的情感互动,缺乏对小Q的情感关怀,并协助其做出改变,增强对小Q的情感互动与情感表达。
第三次会谈的目的是引导小Q爷爷更好的参与小Q的教养过程,增强与小Q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
虽然小Q爷爷闲暇时间不如L奶奶多,又不善言辞,但他是陪在小Q身边唯二亲近的人之一,对小Q的情感关爱至关重要,甚至可以作为小Q父亲的替代。
小Q的父亲和爷爷,二者在缺乏对小Q的情感关怀上是一致的,所以社工对于小Q爷爷的介入与小Q父亲相类似,会谈过程也相似。
在会谈过程中,社工通过引导爷爷意识到自己对小Q的情感关怀不够,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引导爷爷增强对小Q的情感关怀和情感表达。
加强与小Q的沟通互动,以及协助爷爷进行情感表达,丰富沟通互动的方式和内容等,促进爷爷与小Q的情感互动,引导爷爷更积极参与小Q的教养过程。
社工运用积极倾听、关注、同理与真诚、引导提问等方式获取小Q家庭成员的信任并开展会谈。
结语
社工通过对小Q家庭层面的介入,引导小Q的家庭成员做出改变,协助L奶奶改变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学习正确的宠爱和教导方式。增强小Q父亲和爷爷对小Q的情感关怀,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为小Q营造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增强小Q改变的外在和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