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弟弟毛泽覃兄弟俩分别迎娶了贺子珍、贺怡姐妹俩的奇妙姻缘,一度成为了当时著名的佳话。但其实,贺怡与毛泽覃喜结连理之前,还与革命烈士刘士奇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他们还曾有过一个儿子。
刘士奇
可令人遗憾的是,刘士奇在1933年被冤杀,贺怡也在1949年因车祸去世,就连他们唯一的儿子也不幸英年早逝了。
毛主席连襟,与贺怡半路分离的婚姻刘士奇出生于岳阳县黄秀乡的一个医学世家,家境还算优渥。他从小聪慧,6岁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更是倒背如流。
1921年,刘士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在那里,他接触许多进步书籍,并结识了夏明翰等进步人士,为其后来步入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1931年,刘士奇(前排左四)在鄂豫皖
三年后,在夏明翰的介绍下,刘士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1928年,刘士奇被调到江西省委工作,任中共赣西特委秘书长。就在同一年,只有17岁的贺怡也被调到了特委工作。贺怡性格外向,活泼开朗,是特委中有名的泼辣女子,刘士奇不禁对她多加赞扬。
刘士奇身边缺少一个文书,听说贺怡的父亲贺焕文曾当过安福县的县长,文字功底不错,就请了老人担任文书工作。
贺子珍和贺怡
由于工作关系,刘士奇会经常到贺焕文家中嘘寒问暖,因此也经常与贺怡碰面。时间一长,贺怡就被刘士奇忠诚、勇敢的品质所打动了。
当时刘士奇已经27岁了,工作认真持重,处理问题稳重老成,是一个有成熟魅力的大好青年,可这样一位好儿郎到现在还是单身。他曾有过一位妻子,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但在1927年被敌人杀害了,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下落不明。
贺焕文见女儿对刘士奇动了情,又想到这样的好青年很需要一个妻子来照顾,便主动撮合女儿和刘士奇。
贺焕文
刘士奇似乎也察觉到了贺怡对自己有好感,于是大胆地向贺怡表白,贺怡捂着自己通红的脸点点头,表示答应。
就这样,刘士奇与贺怡于1929年4月结了婚。婚后,刘士奇说起之前的婚姻和下落不明的孩子,贺怡深表同情,并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帮丈夫找到孩子。
刘士奇与贺怡的婚姻很美满,但也很短暂。
1930年,由于赣西南特委“左”倾冒险错误,刘士奇被撤销了职务,并将立刻调离赣西南。贺怡作为妻子,也被停止工作,就连贺焕文也被解除了特委机关文书的职务,被安排在坡头一所小学教书。
那段日子,刘士奇心情十分低落,尽管贺怡知道丈夫是被冤枉的,也无可奈何。原本,贺怡想要和丈夫一起渡过难关,然而刘士奇却留下一张离婚不辞而别了。他在信中说:“不想连累你,还是分手为好。”
刘士奇的政治生涯受到如此重创,而且还连累的家人,他无法预测未来的事,只能忍痛分手,来保全妻子。谁也无法体会到,当刘士奇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内心是怎样的纠结与悲凉。
贺怡望着离婚书,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1931年,贺怡与毛泽覃结为夫妇,虽然有了新的生活,但她依然没有忘记与刘士奇半路分离的婚姻。
唯一儿子流浪十年,却在建国后英年早逝刘士奇在与贺怡分别后,就被中央指派到鄂豫皖根据地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他与徐向前、曾中生合力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
后来,红四方面军没能抵挡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被迫向西转移,途中组建了27军,刘士奇任军长。
在与敌人周旋的那段时间,刘士奇殚精竭虑,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只能选择四处转战。为了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他决定兵分将尾随部队的群众护送到苏区。
然而,在1933年他却被张国焘诬陷为“猥琐逃跑、丢掉群众”,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刘士奇牺牲后,贺怡无比心痛,她决定要帮刘士奇找到遗失的孩子,最终在1938年,她打听到孩子正在武汉难民收容所。
原来,当时刘士奇的妻子牺牲时,将孩子交给了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太太抚养。后来刘少奇派夫人何宝珍将孩子接到了上海,由他们抚养。
可是由于环境险恶,加上刘少奇去了东北,何宝珍又被敌人杀害,孩子便被送到了无锡的一个裁缝做养子。谁知这个裁缝根本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天天打骂。
几年后孩子渐渐长大,因受不了毒打选择离家出走,成为了小乞丐四处漂零。1937年,他流浪到南通后被一位木船老板收留,又随难民逃亡武汉,住进了难民收容所。
当贺怡找到他时,他已经飘零了十年。
贺怡看着这个瘦骨嶙峋,长相与刘士奇八分相似的孩子不由得流出泪来,她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孩子说:“刘子毅。”贺怡擦擦眼泪,面上露出温柔的微笑说:“我是你的妈妈,从今以后你就有家了。”
找到刘子毅后,贺怡就将他带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为他理了发、洗了澡、换了衣服。周恩来听说刘子毅就是刘士奇的遗孤后,便决定送其到延安学习。
刘子毅遗传了他父亲的聪慧,在延安小学念书时常常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从小没有见过父亲,很想知道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1945年,党中央在延安为刘士奇平反后,刘子毅才知道,父亲是一个勇敢坚毅的革命战士。
从其他人口中,刘子毅也听说过父亲的事迹,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开始渐渐高大起来,因此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以后也要做像父亲一样的人。
抗战胜利后,刘子毅从延安中学毕业,他与母亲贺怡一起到了东北工作。由于他出色的能力,很快就收到了重用,先后担任了哈尔滨公安局某分局副局长、牡丹江市穆棱区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人事科长等职位。
刘子毅的事业在一天天上升,他与贺怡母子间的感情也非常好。在他心目中,贺怡就是他的亲生母亲。然而,幸福的日子非常短暂,贺怡出车祸去世了。
1949年,刘子毅随贺怡一起调回江西工作。贺怡在帮助贺子珍寻找孩子的途中,车子冲到了一处桥下,贺怡当场去世。
为了照顾贺子珍,党组织便将刘子毅调往上海铁路公安处工作。在这里,刘子毅工作兢兢业业,同事、领导都十分喜欢他。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刘子毅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人生,家庭幸福,然而一场灾祸打破了这一切,有人说他“冒充革命烈士之子”,对他实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
1968年,刘子毅年纪轻轻便丢了性命。
1978年,上海铁路局为刘子毅召开了追悼会,但在庄严的党旗下盖着的骨灰盒中,却只有他生前穿过的几件衣物。
纵观刘士奇的一生,他23岁参加革命,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结局却是这样悲凉实在令人痛心。好在人类的记忆是不能没有历史的,刘士奇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解放后,岳阳县人民政府追认刘士奇为革命烈士,徐向前也对他评价颇高:“工作积极,平易近人,干群关系好,是一位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