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举人的概率比考上清北都低,可古人为何依旧拼命参加科举呢?

赫薰看事 2024-08-04 21:44:3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赫薰辞

编辑|赫薰辞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制度之一,这种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它的影响深深的刻在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之中。

每一位父母脑海中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大多数寒门子弟就需要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常说的读书改变命运,其实这也就是科举制度带给我们的影响。

科举制度成功打开广大平民子弟上升的通道,但是这其中的艰难却也是一言难尽,经过层层筛选,中举的却只有凤毛麟角。

更有甚者考中之时已经人到中年,穷尽半生还只是一个芝麻小吏,高兴过头这才有了“范进中举”的闹剧。

那为何还要有人要赌上一生参加科考呢?

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大地后,搞了个特大新闻——推行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可很不简单。

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王朝体制中挑选官员的方式,以前是靠家世和社会背景,现在却是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无疑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隋文帝克服了很大的阻力,还是凭借自己开国君王的威信。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创举也为后来的封建时代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中国制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文帝不仅仅是个开创者,而且他也不断地发展完善这个制度,这么一来,不但推动了官僚制度的进步。

还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但可惜的是,隋文帝在晚年做了一件让人心酸的事——他亲自取消了科举制度。

这个决定不仅牵涉到局势上的考量,也体现出他可能顶不住门阀贵族的压力,因为一开始门阀贵族强烈反对这个制度,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制度无疑是釜底抽薪,让他们想躺平也躺平不了。

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

在隋文帝统一全国之后,面对这样的一个新气象,因为当时处在百废待兴的局面,隋文帝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正效率。

他发现很多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处理事务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简直就是一个饭桶,

令他大为生气,面对这么一个大的国家,他也在想办法加强集权,总是把权力下放给其他人。

也令他感到不安,于是他就想了把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回,给出统一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夜来一举多得。

不但加强了集权,可以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来,这样一个天才般的想法,相信大多数平民老百姓都会拍手称好。

但是有些人可能就会暗暗苦恼了,这些人就是门阀贵族,是这也限制了很多门阀贵族,无法合理的获取利益,很多人为此不满,阻力重重。

因此这也就埋下了动荡的隐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最开始的时候,通过设置考试科目来选拔人才,分为常科和特科,简单来说就是你参加这常科和特科,然后通过你的考试成绩来判断你是否能做官,这样一说大家都能够理解了吧。

像现在的高考通过你的成绩来判断你是否能上哪个大学,隋文帝搞科举制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挑选有才华的人才,让国家治理更有效率更高质量。

通过科举考试,不再是靠家世或者官场背景来决定官职,而是选出懂学问、有本事和有品德的人来做官,这个选拔制度彻底改变了封建社会靠血统和社会地位来评英雄的老套路。

给了全社会的人们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也提升了运转效率,令人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隋文帝废除了科举制度,虽然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是门阀贵族的反对。

门阀贵族在一个国家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势力,很有可能是隋文帝为了国家的稳定,不得不放弃自己亲手制定并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政策 ,当然还有着其他方面,隋文帝废除科举制度也有这几大原因。

隋朝晚期局势乱七八糟,还得经常打仗和修建大工程,国库一片空虚。为了减少选拔官员和考试的开支,文帝想到了废除科举,算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省钱法子。

经济也是一个大问题,当时的经济实在不景气,人民负担重,科举考试需要花大量的教育资源和金钱,这些开销对国家财政来说压力山大,所以,废除科举也被看作是减轻经济负担的法子之一。

社会上的士人阶层越来越强大,对统治阶级构成了挑战,文帝或许想通过废除科举来削弱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维护朝廷的权威和稳定。

总结

隋文帝地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出于各种不完善等因素,他又亲手废除了这个制度。

当然,废除科举也有它的后果,可能会引起社会下中层的不满和动荡,取消科举还可能对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阻碍,影响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进步。

不是士人很多都是软弱的,他们可能会出卖大众的利益去换取个人的利益,就最典型的就是宋明的科举人才。

0 阅读:0

赫薰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